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公司路桥队
主送单位 | 领工员、钢筋班 | 日期 | 2010年6月20日 |
工程名称 | 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9标二分部所有桥梁 | 根据图号 | 各桥梁桥位布置图 |
交底提要 | 钢筋笼加工、吊装 | ||
交底内容: 桩基钢筋笼制做与吊放技术交底 1、钢筋进场检验 ①钢材的种类、钢号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要求。 ②钢材进货时,要有质量保证书,并应妥善保管,钢筋表面应洁净、无锈蚀。 ③对钢筋的材质有疑问时,应进行物理和机械性能测试或化学成分的分析。 2、钢筋笼制做程序 ①设备进场检查,制做钢筋笼的主要设备和工具有电焊机、钢筋切割机、钢筋圈制做台、主钢筋半圆焊接支撑架等。 ②根据设计,计算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段长度,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③由于切断待焊的主筋、箍筋、加劲箍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应注意分别摆放,防止用错。 ④在钢筋圈制做台上制做加强筋和箍筋并按要求焊接。 ⑤将加劲箍筋按2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准中心线,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焊接支撑架上。 ⑥将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也可将主筋套入箍筋内)并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 ⑦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钢筋环或混凝土垫块。 ⑧将制做好的钢筋笼稳固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 ⑨对制做好的钢筋笼应按设计图纸尺寸和焊接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不合要求者,应予返工,否则不得使用。 3、制作要求①钢筋笼尺寸允许偏差: 钢筋笼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mm 钢筋笼直径 ±20mm 主钢筋间距 ±10mm 加劲箍筋间距 ±20mm 箍筋间距 ±20mm 钢筋笼垂直度 ≤1% ②保护层允许偏差: 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中加劲箍筋外缘至设计桩径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采用80 mm。保护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20mm ③焊接要求 分段制做的钢筋笼,主筋搭接焊时,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 主筋总数的50%,两个接头的间距不小于500mm,主筋的焊接长度,双面焊为5d,单面焊为10d。 箍筋的焊接长度一般为箍筋直径的10倍,接头焊接只允许上下迭搭,不允许径向搭接。加强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宜采用点焊。 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 接头处不得有裂缝。 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的数量和大小以及接头偏差不得超过表规范规定的数值。 坡口焊及熔槽、帮条焊接,其焊缝加强高度为2~3mm。 4、钢筋笼的吊放 ①钢筋笼分段吊装时,钢筋笼的顶端应设置2~4个起吊点。钢筋笼整体吊装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 ②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 ③钢筋笼吊放入孔位置容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④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 ±10mm ⑤钢筋笼定位标高 ±50mm ⑥钢筋笼过长时宜分节吊放,孔口焊接。分节长度应按孔深、起吊高度和孔口焊接时间合理选定。孔口焊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应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⑦钢筋笼全部下入孔后,应按设计及本规范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或用铁丝牢固绑于孔口,以使钢筋笼定位;当桩顶标高低于孔口时,钢筋笼上端可用悬挂器或螺杆连接加长2~4根主筋,延长至孔口定位,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窜动造成错位。 ⑧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初凝后即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以使钢筋笼随同混凝土收缩,避免固结力损失。 ⑨采用正循环或压风机清孔,钢筋笼入孔宜在清孔之前进行,若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钢筋笼入孔一般在清孔后进行。若钢筋笼入孔后未能及时灌注混凝土,停隔时间较长,致使孔内沉渣超过规定要求。应在钢筋笼定位可靠后重新清孔。 5、整体钢筋笼的吊装方法 若钢筋笼加工成整体吊装,应根据钢筋笼的直径和长度采取相应的多点吊装法,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具体采用几点吊装,应试吊确定。现工地采用的多点吊装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⑴、五点吊装法 ①根据钢筋笼的长度及重量合理地选用吊车,且吊车配备主钩和辅钩。 ②加工一个能够使吊起的钢筋笼处于平衡状态的扁担梁。 为了使钢筋笼在吊装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平衡状态,需加工一扁担梁,并在扁担梁两端设置定滑轮。使钢筋笼在起吊的过程中,在拉力和钢筋笼重力的作用下,定滑轮能沿着钢丝绳向上滑行,以达到了钢筋笼顺利吊装的目的。 扁担梁根据钢筋笼直径的大小现场加工制作,可采用直径不小于φ25的钢筋加工而成,且两端各配置一个定滑轮,焊接在扁担梁上,具体见附图一。 图一:扁担梁 ③配置钢丝绳、卡环等工具,挂主钩应配置两根等长的钢丝绳,且钢丝绳的长度满足吊起后能够超过钢筋笼的顶端,吊装时,将钢丝绳通过定滑轮对称地挂在钢筋笼的中部和前半部,挂小钩的钢丝绳吊点设在钢筋笼的后半部。 ④起吊时,先缓缓起动主钩,并开始拉紧辅钩,慢慢将主钩吊起,同时跟着提起辅钩,随着主辅钩的逐渐升起,钢筋笼的重心在不断发生改变,钢丝绳就在滑轮上滑动,这样就慢慢地将钢筋笼吊了起来。 ⑤平行移动钢筋笼,对准桩孔。提前准备好方木和钢棒,下钢筋笼时,临时支垫钢筋笼,以便更换吊点,这样便达到快速吊装钢筋笼的效果。五点法吊装示意图见附图二。 ⑵还有一种吊装办法是八点吊装法。 八点吊装法与五点吊装法原理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①在钢筋笼里面加十字撑钢筋定位之外,还需配置四根钢丝绳,且无论那根钢丝绳吊起后,均能超过钢筋笼的顶端。 ②八点吊装法所用的扁担梁,必须配置四个定滑轮,且每端设置两个,两边的钢丝绳均对称地布置成M形,吊点设置在钢筋笼的较上部位,以便产生重心偏位。 ③吊装时钢筋笼的重心能够不断发生改变,通过定滑轮不断调整它的平衡状态,这样便有效地避免了钢筋笼的扭曲变形,达到了吊装的目的,见附图三。 图二 五点吊装法 图三 八点吊装法 后附:《桩身钢筋布置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