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进行保教结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5:14:06
文档

如何进行保教结合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与保育 重温《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推荐度:
导读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与保育 重温《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与保育 

 重温《幼儿园教育纲要》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生活活动的目标:

在做事中培养习惯,获得能力,幼儿园在生活活动中,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物品习惯、盥洗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理念: 

了解你的孩子、读懂你的孩子,开展适合幼儿生命发展节律的一日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做事能力与成长的性,让孩子在有序、自主、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 

自在性 ---- 是自由自在的学习成长,无制度性, 

自主性 ---- 成长是幼儿自己的事情、 

成长性 ---- 是生命内在的力量、 

连续性 ---- 生活是幼儿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游戏性 ---- 幼儿是以游戏方式而生活的、 

整体性 ---- 生活是幼儿整个世界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引导方法: 

自然的 ---- 遵循幼儿成长的特征采取滚动式的一日生活方式,每个幼儿做事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避免整齐划一。 

有序的 ---- 遵循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绝不随意调整;遵循做每一件事的顺序,要求、方法始终如一,才能培养出幼儿的好习惯。 

轻松的 ---- 遵循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他(她)能做到的,他(她)是喜欢做的。 

愉悦的 ---- 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幼儿本身是勤奋的,他以会做事而感到快乐。 

连续的 ---- 每一个项目(程序)之后要为下一个程序做好准备 

坚持的 ---- 好习惯是在坚持中形成。重复之中变化,变化之中提高 

一、晨间活动 ---- 早上好,我的幼儿园 

接待入园 —— 清晨教师最好在户外等待幼儿到来,幼儿一入园就看到自己的老师心情自然愉快。教师幼儿相互鞠躬主动问好,教师主动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小中大班的幼儿方法不同。 

案例:当遇到幼儿哭不肯进幼儿园怎么办? 

健康晨检 —— 愉快接受保健医检查,使用免洗消毒洗手液后进入班级(或采取)。 

案例:当孩子不肯张嘴配合怎么办? 

早操锻炼 —— 伴随音乐做律动、做早操,幼儿年龄不同,动作速度密度不同。小年龄动作单一,大孩子可几个动作连续。 

案例:当孩子做操不专注、不用力怎么办? 

二、 进餐(加餐)活动 ---- 享受美味时光,轻松愉悦进餐 

(一)进餐物质环境的准备 

桌椅预备 ---- 在户外活动之前请幼儿摆放好入座的椅子 

餐具预备 ---- 餐具放在固定的、便于取放的地方,由幼儿自取自放。不必值日生发放(避免第二次污染),这是幼儿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卫生预备 ---- 餐桌消毒清洁可请值日生进行。保育教师做好物质准备:双盆双巾。八四消毒液 1:200 擦拭第一遍,清水擦拭第二遍。每张桌子上摆好擦桌布(餐后幼儿自己擦桌子使用)。 

(二)进餐心理环境的预备 

活动量的调整 ---- 餐前活动量放缓,情绪平稳,避免剧烈的活动。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看食谱,引发进餐欲望。 

情绪调整 ---- 餐前避免过于兴奋与压抑情绪。不处理问题,不得使幼儿哭泣进餐。 

洗手期间 ---- 教师尽可能把握时间,实现幼儿洗完手就自然进餐,无等待,不必统一进餐。此时可以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安抚幼儿的情绪,愉悦的期待进餐。 

(三)进餐前的洗手 

分组进入洗手间 ---- 防止等待、拥挤,同时教师可以观察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洗手。注意:先请吃饭慢的幼儿洗手。 

保教教师分工 ---- 前部分幼儿洗手时保育教师给予指导,带班教师与未洗手幼儿交谈,同时关注以洗完手的幼儿,当最后一批幼儿进入盥洗室后,由带班教师指导幼儿洗手,保育教师指导幼儿取餐。 

自取餐具 ---- 幼儿洗手后自取餐具,教师要引导幼儿拿餐具的方法及摆放桌子上的方法。 

自取餐具摆放的方法 ---- 幼儿洗手后自取两个碗,一把勺(一双筷子) 

之后入座,碗一前一后摆放在桌子上,勺子放在离自己最近的碗中(筷子放在碗的右侧)。 

(四)进餐的过程 

介绍饭菜 ---- 进餐的过程也是幼儿认知的过程,让幼儿吃的明白。大班可请幼儿观察饭菜后来介绍饭菜。 

自己盛装饭菜 ---- 培养幼儿自主进餐,教师引导幼儿把握饭菜量,给予基本量。添置饭菜是应由幼儿做主。幼儿是了解自己的,会依据自己身体状况添置饭菜的,教师不要强迫幼儿进餐。 

自盛装饭菜方法 ---- 幼儿洗手前保育教师负责将饭菜分发到每个餐桌的桌盘上,幼儿洗手后就可以自取了。 

优雅进餐 ---- 播放轻音乐,教师要尽量轻声讲话,创设轻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 

进餐规则 ---- 饭菜搭配,干稀搭配。精力集中:眼看碗,大口吃,认真嚼,不讲话,尽量不洒落食物。 

观察引导幼儿进餐 ---- 幼儿进餐时教师应认真细致观察每名幼儿进餐的情况:餐具的使用方法、坐姿、进餐的方法、咀嚼、吞咽食物的方法及进餐时的情绪状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 

肥胖儿的关注 ----- 对于吃得太快的和体型较肥胖儿、饭量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可以先稀后干。 

瘦弱儿的关注 ----- 对于饭量小、吃饭慢的幼儿,要注意个别照顾,少盛多餐。对于身体弱、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 如生病、对某种食物过敏等 ) ,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 

确保幼儿进餐时间 ---- 进餐时间不得少于半小时。要保证幼儿咀嚼饭菜的时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得随意催促幼儿“快吃、快吃”,不得开展 “比一比谁吃得快”的竞赛活动。 

(五)进餐的结束 

进餐结束 ---- 引导幼儿将饭菜吃干净,不剩饭菜,咽下最后一口饭菜是进餐结束。注意引导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将两个饭碗叠落一起,将桌上掉落的食物捡入碗中,勺放碗中(筷子攥在手中),才可以起身。 

餐后擦桌子 ---- 引导幼儿一手拿碗与桌边,一手拿擦桌子布,将遗落食物由上至下擦入碗中。 

送放餐具 ---- 将餐具放在规定的地方:饭碗放置桶里(留一个喝汤的碗漱口),勺(筷子)放入小盆中。注意:勺(筷子)放入方向一致。 

漱口 ---- 用喝汤的碗在饮水桶(机)接小半碗水,到水池处漱口。 

漱口方法 ---- 喝一口水含在口中咕噜咕噜滚动水三次,之后仰起头用嗓子向外推动水三下吐入池中,此方法重复三次即可。漱口后把碗顺序放进桶中。 

擦嘴 ---- 自取纸巾擦嘴。 

擦嘴方法 ---- 双手托着纸巾至于嘴的两侧,同时向中间擦拭小嘴,之后对折同法擦拭,再对折擦拭干净,将纸放入小筐中(小筐放在纸巾旁),照镜子,擦干净,搬椅子。 

搬椅子 ---- 之后请幼儿轻轻地搬椅子放置下一项活动要求地方。最后的整体清洁工作可请值日生协助完成。

三、盥洗活动 ---- 认认真真来洗手,干干净净不生病 

挽袖子 ---- 长袖变短袖,挽到(推置)胳膊肘,防止衣袖湿,我们来洗手。 

湿湿手 ---- 打开水龙头,冲湿小小手,关上水龙头 

抹香皂 ---- 拿起香皂抹三下,双手相互搓动; 

搓手指 ---- 双手手指交叉搓动, 

搓手掌 ---- 双手手掌手心手背双向搓动; 

搓指尖 ---- 指尖于手掌中双向搓动

冲冲手 ---- 打开水龙头,冲走肥皂沫,关上水龙头。 

甩甩手 ---- 双手合拢在一起,甩一甩,甩三下。 

擦擦手 ---- 摘下毛巾,打开放置手掌上,双手擦干净,挂号小毛巾。 

四、喝水活动 ---- 能量及时获得补充,有序轻松的一刻 

拿水杯的方法 ---- 右手抓住水杯把,左手托住水杯底。 

取水杯 ---- 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从自己的水杯格里取出水杯 

自倒水 ---- 保育教师为每桌凉杯放置温开水,由幼儿有序地自己将水倒入杯中。左手握住水壶把,右手托住水壶底,水壶嘴对准小水杯,倒入多半杯。 

自接(倒)水 ---- 按自己需要的饮水量到饮水桶(机)前有序地自接水。 

喝水 ---- 接水后按照拿水杯的方法回到自己的座位眼看水杯,一口一口地,之后喝,防止水洒地,起身插椅子将水杯送回水杯格中。 

五、如厕活动 ---- 自然的生理需求,自主的获得满足 

性别如厕 ---- 幼儿分男、女两组按顺序入厕小便。 

有序入厕 ---- 自然排队,按序如厕,便后提好裤子,冲水离开。 

便后洗手 ---- 引导幼儿大小便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六、睡眠活动 ---- 享受温馨恬静、养精蓄锐的甜蜜时间 

(一)睡眠物质环境的准备 

营造入睡环境 ----- 室内空气流通、拉好窗帘、铺好床铺,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 

季节性 ---- 四季温度不同,教师应注意室内的温度、被褥的薄厚、幼儿适宜入睡的衣服,引导幼儿入睡时头的朝向,避免向着风扇、空调、暖气、加湿器等。 

安全性 ---- 在睡前应检查床铺上有无杂物。防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 

生理性 ---- 睡前引导幼儿大小便。 

(二)睡前心理环境的准备 

餐后睡前散步 ---- 调整情绪,心理预备,进行轻声交谈、安静的小游戏。 

切忌: 教师不应用惩罚睡觉或独处睡觉来恐吓和惩罚幼儿。 

要尊重幼儿的一些特殊需要,给予特殊帮助。(觉少多不同的幼儿) 

(三)睡眠的过程 

脱衣服方法: 

脱衣顺序 ---- 从下至上脱,先脱裤子后脱上衣。 

叠裤子方法 ---- 将裤子整齐放平在桌面上,将一条裤腿对准另一条裤腿两面对折,双手履平,裤腿对准裤腰处再对折,双手履平放到小椅子上。 

叠上衣方法 ---- 将衣服整齐放平在桌面上,将两边敞开的衣服分别对准中间处合上,将两只袖子分别对折重叠合上,将下衣服底边对准上衣襟处向上翻合,双手履平放于小椅子上。 

脱鞋上床 ---- 将鞋对准整齐,放于床边后,轻轻上床躺下。 

午睡姿势 ---- 头躺在枕头上,右侧卧,双手合十放于枕边右侧,合上双眼入睡,每位邻床的幼儿头脚交替,减少干扰,便于入睡。 

注: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则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入睡前可以播放轻音乐、轻声讲故事,引导睡眠 

教师的引导 ---- 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睡眠情况,如睡姿是否正确、是否盖好被子等。 

对入睡晚和困难的幼儿 ---- 教师应坐在他身边小声交谈引导尽快入睡。 

对爱做小动作的幼儿 ---- 教师可以拉着小手轻轻抚摸帮他人睡。 

对于体弱的幼儿 ---- 教师须细心照顾,关注变化。 

(四)睡眠的结束 

营造起床氛围 ---- 拉开窗帘、播放轻音乐、抚触幼儿进行午检。 

起床 ---- 依季节引导幼儿如厕着装。 

小班幼儿可以逐个起床,让身体弱需要睡眠的幼儿和入睡晚的幼儿多睡一会儿。中、大班幼儿则可以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共同起床。 

穿衣服方法: 

穿衣顺序 ---- 从上至下穿,先穿上衣再穿裤子。 

穿上衣方法 ---- 将上衣打开,两只胳膊各自伸进两只袖子中,有扣子的上衣将扣子于扣眼对齐按照从上至下的方法系上,整理拉平上衣。 

穿裤子方法 ---- 将裤子打开正面朝上,裤线在中间双腿对准两只裤腿伸进,双手拉住裤腰向上提到腰上。 

穿袜子方法 ---- 袜跟向下放平,双手打开袜筒,将脚伸进,双手向上拉至脚穿入袜中 

教师引导 ---- 可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 

自己整理床铺 ---- 叠被子、铺平床单 

七、离园活动 ---- 再见快乐的幼儿园 

离园准备 ---- 将小椅子放在规定位置,整理自己的物品柜、书包。如厕,整理好服装,之后教师与幼儿交流,回顾一天有趣的事情,幼儿间可交流,也可看电视。 

离园 ---- 迎接家长到来,背好书包,用礼貌语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给一天活动画个的句号,为亲子时光做个美好开始。 

思考:请运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谈一谈你是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能力的。 

要求: 

1. 请抓住生活活动的一个案例说明 

2. 运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成长特征 

3. 说明生活即教育。

文档

如何进行保教结合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与保育 重温《幼儿园教育纲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满足绝大多数幼儿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