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成都七中初2017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5:12:11
文档

成都七中初2017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初2017级期末模拟诊断性评价(二)(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
推荐度:
导读2015—2016学年度(上期)初2017级期末模拟诊断性评价(二)(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初2017级期末模拟诊断性评价(二)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7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

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

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n)

D.憎恶(zēng)     诘问(jié)       震悚(sǒng)     憧憬(chó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健忘       蹁然      穷愁缭倒     无动于衷

B.绮丽       藩篱      草长萤飞     惊涛骇浪  

C.霹雳       唏嘘      消声匿迹     鸣钟击磬

D.壬戍      斑斓      重峦叠嶂      物竞天择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秋十月,我们徜徉在蜀岗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欧洲媒体,特别是英国主流媒体,言简意赅地指出英国靠近中国是“顺应潮流的务实之举”。

C.自播出以来,有关良心剧《琅琊榜》的话题持续升温,随着《伪装者》的落幕,它的收视率一路走高,观众也与日俱增。

D.在“我爱阅读”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

4.下列句子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的文学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

B.日本对以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严重侵犯中国领主权。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的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

D.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宜乎众矣:适宜    (出自《爱莲说》)                               

B.珠翠罗绮溢目:满,充满(出自《观潮》)

C.罔不因势象形:就着(出自《核舟记》)                                    

D.沿溯阻绝:顺流而下(出自《三峡》)

7.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案牍之劳形                      水陆草木之花

B.不必为己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投以骨                                  能以径寸之木

D.斯是陋室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即使乘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水流)快。

B.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译文:中庭下的流水是那样的清澈透明。

C.原文: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译文:忽然黄烟四起,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D.原文:盗窃乱贼而不作。译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9.下列对于文章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核舟记》中,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的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很清楚地表现了核舟的整体形象。

B.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不移,永葆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C.《观潮》一文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就能刻画出弄潮健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D.《湖心亭看雪》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还采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第Ⅱ卷 (其它类型题  共73分)

三.默写古诗文。(共6分)

10.(1)补写出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徙倚欲何依。

②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岳阳楼》与《送友人》中任选一首,默写它的颔联和尾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1、通读全文,说说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④段中“似乎”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字数不少于600字。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B  卷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4分)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13分)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选自《白鹤堂文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自恃才华,鄙他人之文,非君子之为矣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生活实例说说你对“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   。他们谈了很久。     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一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发现         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

“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6、选本选自小说《                》,选文中划线处的人物是主人公                   (2分)

7、选段中的说“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请联系小说内容,说说选文中的他所经历的痛苦。(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8~12题。(18分)

雨 中

王玉昆

    ①这个初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被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满心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得不放弃温暖的被窝去公司加班,完成一张本该下周三才交差的图纸。匆匆地洗漱毕,我向窗外瞅了一眼。天阴沉沉的,雨已下了很久了。我从壁橱扯出一把雨伞,快步向楼下的公交站走去。

②看来,和我一样悲剧的人还不少,小小的公交站里挤满了人。他们个个都手捧着冒着热气的快餐大块朵颐着。站旁的小垃圾桶显然已不堪重负,人们只好把垃圾堆在垃圾桶周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这清洁工哪里去了,垃圾都堆成山了!”也许这是一句有魔力的话,没过几分钟,一个脚踏三轮车的清洁工便影影绰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③我看到这位身穿橙黄色工作服的清洁工,身上罩着一层薄薄的塑料布,显然是雨来时临时披在身上的。雨水早已浸透他的头发,顺着发梢一滴滴地滴落到他不断工作的手上。这时,雨大了起来,清洁工也把垃圾清理完毕。他站在了车站的矮檐下,看来是想躲一会儿雨。挨着他的人不自觉地向我这边挤,仿佛在躲避着什么。霎时间,本来还挤满人的小车站的一头只剩下清洁工一人。许多人上车时,还回头看了清洁工,似乎露出鄙夷的神色。

④人们差不多快走光了,我还在焦急地等待着班车。这时,(A)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撑着一把小黑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我这边跑过来,连溅起的雨水打湿裤子都浑然不觉。当我正在无聊地猜测和臆想的时候,小男孩就从我身边飞过,扑向了旁边的清洁工,清脆地叫一声:“爸爸!”

⑤我愣了一下神,小男孩便伸手递给清洁工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雨衣,说道:“爸爸,来,穿上!”清洁工伸出黝黑的手指,爱怜地捏了一下小男孩因跑步而通红的脸蛋,                 

小男孩却假装老到地责备父亲道:“你就会骗我,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要照顾自己!”清洁工笑了,扭头看了我一眼,我也忍不住笑了,但我的笑里似乎少了什么。

⑥此时,(B)小男孩又拉开厚厚的上衣拉链,拿出一小杯水和塑料袋包着的两个鸡蛋,鸡蛋已经剥过皮了。清洁工喝了一口热水,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舒服极了。于是,他和自己的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在雨中尽享着父子深情,各自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幸福。

⑦突然间,一直默默充当看客的我,感觉有两股热热的东西从脸上滚落。我这是哭了吗?我的内心翻滚着,努力地寻找着答案。

⑧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恰恰地,我和这泱泱等车人一样,变得冷漠,变得势利,只顾得去分别高低尊卑,忽略了出现在身边的最珍贵和美丽的东西。

⑨我很幸运,在一个寒冷的雨天,见证了发生在人们眼中“最卑微”的人之间的一段“最伟大”的亲情。它使我明白,亲情真的无处不在,感动真的无处不在。这雨中的父子深情,将会永远地向世人证明着一个真理:唯有真正的感情,才会让这世界变得一尘不染,就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我想,我也已找到了落泪的真正原因。

⑩上车的时候,我深情地冲着这对父子,这对教会我道理的“老师”挥了挥手,他们看着我,我们都笑了。(摘自《做人与处世》)

8、梳理作者内心变化,填写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4分)

(         )→(         )→颇感幸运

9、文中第⑤段写到“我也忍不住笑了”,第⑩段又写到“我们都笑了”。谈谈你对“我”先后两次笑的理解。(4分)

                                                                                                                                                                     

10、文章A、B两处都是关于小男孩的细节描写,请自选角度做简要赏析。(3分)

                                                                                 11、原文第⑤段空格处有一句关于清洁工的描写,请联系上下文想象清洁工的神态和语言,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紧密、连贯。(3分)

                                                                                 12、 文中第⑧段写到“长久以来,我一直陷于各种‘情’汇聚成的漩涡之中,渐渐地丧失了分辨清浊、识清好恶的能力。”根据文章并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分)

                                                                             

                                                                                                                                                                       

四、语言运用 (12 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新的SDR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至此,人民币成功跻身SDR,以10.92%的权重,与美元(41.73%)、欧元(30.93%)、英镑(8.33%)、日元(8.09%),共同承担国际货币体系的偿付责任,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向了更深层次的发展领域。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字)(4分)

14、一语赞成都(4分)

市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一语赞成都”的活动,要求以一句话展现成都形象或反映改革以来的变化。请你参照下面的参赛作品,也用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成都。

作品一: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

作品二:改革成都三大变——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近了!

作品三:昨天,四川的成都:今天,中国的成都;明天,世界的成都!

你的参赛作品:                                            。

15、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很大。为此,学校正开展一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谁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为主题的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第一辩手,请任意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80个左右)。(4分)

    我的观点                 ,你的发言是:                                                         。

文档

成都七中初2017级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

2015—2016学年度(上期)初2017级期末模拟诊断性评价(二)(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签订(qiān)    惦记(diàn)     交卸(xiè)     脖颈(jìng)B.提防(dī)      溃退(kuì)      取缔(tì)      阻遏(è)C.歼灭(jiān)    差使(chāi)     琐屑(xiè)     寒噤(j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