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教育理论考试(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得 分 |
得 分 | 评卷人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2分) |
A、3、14、63 B、3、15、60 C、3、13、60 D、3、14、62
2、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3、先行组织者是( B )提出来的。
A、罗杰斯 B、奥苏泊尔 C、维果斯基 D、昆体良
4、需要层次理论是( B )提出来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海德 D、班杜拉
5、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作为导师的手把手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体现了( C )。
A、廉洁从教、勤恳敬业 B、因材施教,乐于奉献
C、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D、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6、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7、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D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机关
9、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0、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 A )的特点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13、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A )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5、“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C )的特征。
A、差异性 B、连续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8、( C )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 B、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19、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B )
A、反思能力 B、思考能力 C、自学能力 D、教学能力
20、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D )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 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
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C )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工作单位
22、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 A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情感陶冶法 D、道德修养法
23、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C )
A、唯一组织形式 B、重要组织形式 C、基本组织形式 D、辅助形式
2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D)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5、因为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处罚 D、消退
26、“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符合的教育原则是(A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27、(C )的学生受环境影响明显,他们更容易在集体情境的学习中获得快乐,并在集体中表现出顺从、和谐与协调,具有良好的融合性,情境性明显。
A、场型 B、整体型 C、场依存型 D、聚合型
28、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B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得 分 | 评卷人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
2、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师德为先、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和 终身学习 。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
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 了解学生 。
5、“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一样”属于 心境 。
6、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 ,二是 寻求发展 。
7、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规律。
得 分 | 评卷人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运用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体。学习策略包括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宏观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和规划的制定。微观策略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学习方法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学科,对学习认知内容的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2、教学模式
是指依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规定性,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用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运作范式。教学模式是联接和实践的桥梁。
3、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一种以自己的胜任能力和学习能力来赢得相应地位的需求,是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谋求做出贡献和获取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
得 分 | 评卷人 |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什么?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以任务为驱动、教师加以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型教学形式如何开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打破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的界限,将教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模式,主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要看、更要亲自动手
4、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有哪些方面?
(1)树立育人为本 、育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3)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得 分 | 评卷人 |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
我不会忘记,您陪我走过情绪低沉的时光。突如其来的重病使我一度那么消沉与无助,是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等我身体恢复后,您又利用休息时间不知疲倦地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
我不会忘记,为了和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话题,年过斗百的您学习制作视频关注足球赛事,就连“超女快男”也略知一二;我不会忘记,为了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您带领学生们的知识面,您带领我们一直快乐。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许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第一,徐老师践行了“关爱学生”。徐老师将全身心的爱投入工作中,以师爱作为工作核心动力,保留学生入学照片以鼓励的言语“相信自己,成功就在下一步的坚持中!”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取得最好成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
第二,徐老师践行了“爱岗敬业”。徐老师用休息的时间不知疲倦的帮助学生补习落下的功课,帮助学生走出困难,战胜病魔,体现了徐老师“爱岗敬业”
的职业道德。
第三,徐老师践行了“终身学习”。徐老师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徐老师虽然年过半百,但仍然学习新知识,仍然学习制作视频,带领学生快乐“阅读”,并利用课余时间伏案学习。这体现了老师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