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世说新语_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拓展练习(7份,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5:11:02
文档

《世说新语_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拓展练习(7份,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照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管。(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喝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天喝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
推荐度:
导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对照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管。(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喝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天喝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照阅读

一、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    ,喝酒乐 ,天雨。文侯将出 ,左右日 : “今天喝酒

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日 :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魏文侯书》 )

【说明】①虞 (y ǘ)人:侍卫。②焉之 :到哪里。

1.解说加点词语解说    (4 分)(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B 去后以致    乃——

C 天又雨 , 公将焉之    雨——    D 是日 ,喝酒乐    是——

2..翻译下边句子。 (4 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 (乙 )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4

分 )

一. 1.商定    才    下雨    1.

2.(4 分)(1) 您和我父亲商定在正午。 中正午您没来 ,就是不讲信誉。 (2 分 )(2)

此刻即便很乐观 ,莫非不能够相见达成商定吗    ?(2 分)

3.(4 分 )为人必定要讲诚信。 (2 分) 谈感觉 (2 分。能环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畅即可得满分 ,其他酌情给分。 )

二.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

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 ,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执行② ? 元方曰 : “老父在太丘 ,强行绥③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 ,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 ”袁公

曰 :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 ,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元方曰 : “周公、孔子 ,异世而出 ,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 ,孔子亦不师周公。 ”

说明 :①候 ,拜见 ,问候。②执行 ,实践 ,做。③绥 ,安,抚慰。④孤 ,封建时代贵爵对自己的谦称。⑤师 ,学习。

1.解说以下词语

过中不至    至 ——    尊君在不 ?    不——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    尝——    孔子亦不师周公    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2 分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弱者抚之以仁 ,

3.你以为元方所说的 “周公不师孔子 ,孔子亦不师周公 ”的话中有话是什么 ?

(二 )1. 尝以前    亦也

2 。关于贫弱的人 ,用仁义抚尉他们 (用仁义抚慰贫弱的人  )

3.家君没有效法袁公 ,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

三、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

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乙 )昔吴起①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 : “诺,期返而食。 ”起曰 : “待公而食。 ”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明天早 ,令人求故人。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全军欤③ ?欲服全军 ,非信不行也 !

[说明 ]① [吴起 ]战国时有名的军事家。②    [俟]等候。③ [欤 yú]句末语气词。

1.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字词  :(4

分 )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相委而去   委——
③故人来 ,方与之食

方——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2.依据语句意思 ,以下句子朗诵停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 )

A.期日 /中 B.对 /子骂父

C.下车 /引之  D.故人至 /暮不来

3.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  ②昔吴起出 ,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读了 [甲]段和 [乙]段以后 ,你必定对 “守信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联合文段内

容说说你对 “守信 ”的见解。 (4 分)

[三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  ,达成 1—— 4 题(16 分 )

1.①商定  ②丢掉 ,舍弃  ③才  ④惧怕 ,担忧  (4 分,各 1 分)

2.C (2 分)

3.(4 分,各 2 分)

①正午已过 (朋友 )还没来 ,太丘不再等候 ,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 ,碰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4.(4 分 )答题重点 :可从正面说 ,可从反面说。可就 [甲]段来谈 ,可就 [乙]段来谈 , 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见解 1 分,联合文段适合睁开 2 分 ,整体语言表达 1 分。

比如 :守信 ,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 ,可使全军服气 ,, 不守信之人 ,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

[增补说明 ]若出现 :赞成做人是该守信 ,但对吴起的守信案例有所怀疑者 ,可给 2 分。 //若出现 :离开文段内容平常而谈的 ,有扣守信者 ,最多给 2 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四)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① ,到西河美稷② ,有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 ,道次迎拜。亻及 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 “闻使君到 ,喜,故来奉承。 ”亻及 退却之。及事讫 , 诸儿复送至郭外 ,问“使君何日当还 ”。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 , 先期一日 ,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 ,遂止于野亭④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 ?郭亻及 传》 ,略有变动 )

【说明】①〔郭伋 (j )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当并州牧 ,初次出巡。行部 ,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手下官吏。④〔野亭〕田野外的亭子。

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太丘舍去 (舍弃、丢掉 ) B. 则是无信 (不讲信誉 )

C.及事讫 (完成 ) D.先期一日 (商定的日期 )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相委而去    杂但是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 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2 分)

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曰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

4.文段理解。 (5 分

4.(1)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但从选材角度看 ,甲文选用的是友人 “无信 ”“无礼 ”的反面例子 ,乙文选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正面例子 ;从表达方式看 ,甲文重视 ____________, 乙文

重视表达。 (3 分 )(1) 做人要讲信誉 (答出 “讲信誉 ”之意即可 ) 郭伋守信 (或 :郭伋不

违信于小孩 ) 描绘 (或:对话描绘 ;语言描绘 )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 ,你还获得了哪些新的启迪 ?(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 ,起码两条 )(2 分)

四.答案 :1.A

2.C

3.那人便问元方 :  你“爸爸在吗 ?”(或: 那客人便问元方 :  你“爸爸在家吗 ?”)元

方答道 : “等您许久都不来 ,他已经走了。 ”

5.(1) 做人要讲信誉 (答出 “讲信誉 ”之意即可 ) 郭伋守信 (或 :郭伋不违信于小孩 )

描绘 (或 :对话描绘 ;语言描绘 )

(2)答案示例 :①要有礼貌 ;②要勇于更正错误 ;③要允许他人更正错误 ;④成人要为小孩作出好的楷模 ;⑤对小孩也要说话算数 ;⑥做人要言行相符。

(五)(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何所执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

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③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④孤,

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⑤动静⑥,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①绥:抚慰。②恣:听凭。③孤:贵爵自称。④法:⑤周旋:策划⑥动静:举止。

1、用 “给/”下边的句子区分节奏。(只画一处)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2、指出乙文中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奇妙之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5、经过甲、乙两文,能够看出陈元方是一个如何的孩子?

(五)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行

2 第二次的奇妙之处在于引用典故, 既夸赞袁公,又表示父亲的功绩, 两项不冒犯,把自己从窘境中走出

3你的父亲在太丘任职,远近的人都夸赞他,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4识礼仪,聪慧,能说会道

六.(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

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 : “尊君在不 ?”答目 :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 “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

[ 乙 ]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 ?”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这样,非吾所欲也。孝子

之事亲也,全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后代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说明】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

经》。

1.解说以下加点的词语。(  4 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2.翻译以下句子。( 4 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管。

②宜尔后代承承兮。

3.[ 甲 ][ 乙 ] 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了然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

“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4 分)?

六、参照答案:

1. 答案:①相约同行。期,商定。 ②退休回家。评分:共 4 分,答对一个词语得 2 分。

2.答案:①友人感觉愧疚,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后代,慎重当心啊。评分:共 4 分。每个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

3. 答案: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心接受责备,知错就改。评分:共    4 分。每问 2 分,意思对即可。

七、文言文比较阅读( 11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管。(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承。”亻及

退却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问“使君何日当还” 。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

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变动)

【说明】①〔郭伋(j í)始至行部〕 郭伋    刚担当并州牧,初次出巡。行部,

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手下官吏。④〔野亭〕田野外的亭子。

1. 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 太丘舍去(舍弃、丢掉)    B.    则是无信(不讲信誉)

C.及事讫(完成)    D.    先期一日(商定的日期)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

A. 相委而去    杂但是前陈者    B.    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    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

3.文段理解。( 5 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用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用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重视 ____________,乙文重视表达。( 3 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新的启迪?(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起码两条)( 2 分)

七、参照答案:

1.A    2.C    3. (1)做人要讲信誉(答出“讲信誉”之意即可)

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小孩)    描绘(或:对话描绘;语言描绘)(

2)答

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更正错误;③要允许他人更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小孩作出好的楷模;⑤对小孩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相符。

文档

《世说新语_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拓展练习(7份,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对照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以致。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管。(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喝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天喝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