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50020209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80 学分: 3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即课程任务:本课程总体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或技能;
基本要求:教学目标的展开)
二、教学学时分配
章次 | 各章名称 | 学时分配 | ||
讲授 | 习题 | 小计 | ||
第一章 | 导论 | 4 | 2 | 6 |
第二章 | 消费者购买决策 | 6 | 2 | 8 |
第三章 |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 6 | 2 | 8 |
第四章 | 知觉与购买行为 | 8 | 2 | 10 |
第五章 | 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 | 8 | 2 | 10 |
第六章 | 文化u消费者购买行为 | 8 | 4 | 12 |
第七章 | 社会影响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 8 | 4 | 12 |
第八章 | 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 6 | 2 | 8 |
第九章 | 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 | 4 | 2 | 6 |
总学时 | 58 | 22 | 80 |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熟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消费者、消费者行为的定义;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方法;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框架。
教学难点:
消费者行为的含义;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方法及框架。
教学内容:
1、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
2、熟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3、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消费者购买决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消费者决策的类型;问题认知的过程;信息搜集方式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
教学内容:
1、要求学生熟悉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
2、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信息收集与处理品牌评价与选择、购买行动、购后行为;
3、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心理因素;
4、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个人因素;
5、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情境与环境因素。
第三章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与动机;了解早期动机理论;熟悉现代动机理论;了解购买动机的冲突和受挫。
教学重点:
动机与需要;现代动机理论。
教学难点:
对动机理论的理解
教学内容:
1、掌握消费者的需要的含义及分类;
2、掌握消费者的需要的含义及分类与动机;
3、了解早期动机理论;
4、熟悉现代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及现实性需要理论;
5、了解购买动机的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6、购买动机的受挫和购买行为反应。
第四章 知觉与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消费者知觉的过程;了解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熟悉消费者如何知觉产品的质量;掌握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及企业如何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教学重点: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知觉的过程;消费者如何知觉产品的质量;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及企业如何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教学难点:
消费者如何知觉产品的质量;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及企业如何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教学内容:
1、了解消费者知觉的过程;
2、了解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
3、熟悉消费者如何知觉产品的质量;
4、掌握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及企业如何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第五章 学习、记忆与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学习的基本概念;熟悉消费者学习的方法;了解有关消费者学习的理论;了解学习强度的影响因素、刺激的泛化、刺激的辨别。
教学重点:
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与操作性);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什么是刺激的泛化与辨别及在营销中有何意义;记忆的形成;如何加强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记忆而减少其遗忘。
教学难点:
对条件反射理论的理解;什么是刺激的泛化与辨别及其营销的意义;如何加强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记忆而减少对其遗忘。
教学内容:
1、熟悉学习的基本概念;
2、熟悉消费者学习的方法;
3、了解有关消费者学习的理论;
4、了解学习强度的影响因素、刺激的泛化、刺激的辨别;
5、熟悉记忆的含义、记忆系统与机制;
6、掌握遗忘及其影响因素;
7、了解遗忘的原因。
第六章 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价值观及其变化;熟悉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文化价值观;掌握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教学重点:文化的概念、特点;企业如何利用文化价值观展开营销策略;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营销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营销的影响。
教学内容:
1、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
2、了解文化价值观及其变化;
3、熟悉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文化价值观;
4、熟悉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5、掌握中国文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6、掌握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第七章 社会影响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社会阶层的基本概念;掌握社会阶层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掌握参照群体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掌握角色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了解从众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社会阶层的定义、特征;社会阶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社会阶层的划分;企业如何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制定其营销策略。
教学内容:
1、熟悉社会阶层的基本概念;
2、掌握社会阶层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
3、掌握参照群体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4、掌握参考群体概念在营销中的运用;
5、掌握角色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
6、了解从众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 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家庭发功能;了解家庭变化趋势。
教学重点: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生命周期;家庭成员在购买中的角色;家庭购买决策。
教学难点:家庭的变化趋势,这将对营销者有何借鉴意义。
教学内容:
1、了解家庭与住户的定义;
2、熟悉家庭的功能、现代家庭的发展及分布;
3、掌握家庭生命周期、家庭人员角色;
4、熟悉家庭购买决策;
5、了解家庭变化趋势并掌握其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
第九章 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满意的理论解释;掌握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
教学重点:消费者满意相关理论;品牌忠诚的含义及测定;企业对消费者不满的处理。
教学难点:企业提高消费者满意、培育品牌忠诚的方法;企业对消费者不满的处理。
教学内容:
1、掌握消费者满意的含义、分类;
2、了解消费者满意的理论解释;
3、掌握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
4、掌握品牌忠诚的含义;
5、了解品牌忠诚的测定、品牌忠诚形成原因的传统解释、一些新的探索;
6、熟悉消费者不满情绪的表达方式;
7、掌握影响消费者抱怨行为的因素、企业对消费者不满和抱怨的反应。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
五、推荐使用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推荐使用教材: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第二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主要参考书:
[1] 聂志红,崔建华.消费者行为学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 尤建新.质量管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本大纲主撰人:荣小培
审稿人:刘宁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