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10嫦娥奔月 | 教材版本 | 苏 教 版 | ||
教案属性 |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 课 型 | 新 授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4.感知课文中的意境美,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月亮文化。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 ||||
教学难点 | 感知课文中的意境美,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月亮文化。 | ||||
教学准备 | 生词卡、课文挂图、学生课前搜集咏月的诗句、小黑板《水调歌头》。 | ||||
教学过程 | 修注栏 | ||||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四年级学过的两个神话故事吗?(《普罗米修斯盗火》、《盘古开天辟地》)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神话故事呢?请学生交流。 (牛郎织女、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鲧禹治水、八仙过海、神笔马良、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2.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知道希腊神话中太阳神是谁吗?宇宙之王呢?那你们知道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是谁?(板书:嫦娥)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4.学生齐读课题。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学生自读课文,布置任务。 (1)读要过关(正确地读,流利地读)。(2)自学好生字新词。 2.自学情况交流。 (1)认读生字词。(出示) 企盼 嫦娥 力大无比 威逼 皓月当空 奸诈贪婪 周旋 逄蒙 美丽善良 后羿 树影婆娑 迫不及待 (2)指导写字。“奸”要写得左窄右宽,蒙、贪、企是上小下大。 3.你看出了神话传说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吗?(相传、远古时代、很久很久以前等词语的出现,说明这是很久以前的传说。)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中三个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分别来概括他们三人的特征吗? 后羿力大无穷、 逄蒙奸诈贪婪、 嫦娥美丽善良、 2.哪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相近?试着给课文分段。 3.学生讨论交流。 (1—2)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下了九个太阳。 (3—7)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了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8)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4.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概括为: 板书: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思念企盼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仙药成仙的故事。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认为文中的后羿是个怎样的人? 紧扣“力达神勇”、“为民除害”等词来体会。 重点句: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2.他对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联系第一自然段来体会后羿的性格特点。 这就是传说中的后羿,在他的身上有着男儿的英雄气概,有着一种令人折服的壮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1---2自然段。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月朗星稀,风清月朗,月亮是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常客,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诗句中带有“月”字吗?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不光自古至今的文人喜欢写月,今天的作曲家喜欢谱写月光曲,艺人同样喜欢唱月,请学生回去欣赏轻音乐《月光曲》以及了解和月亮有关的歌曲。 六、总结全文 1.概括课文内容。 2.《嫦娥奔月》的故事一路走来,流传至今,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呢?请同学们试着从文中找一找答案。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 教师强调奔的读音应读第四声。 抓住动作、象声词来体会,并指导朗读。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指导读出命令的语气。 | ||||
作业设计 | 抄写词语2遍。 | ||||
板书设计 | 10、嫦 娥 奔 月(神话故事)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思念企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