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馨分校 | ||||||
课名 | 有几瓶牛奶 | 教师 | |||||
学科(版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章节 | 第7单元第3课 | ||||
学时 | 第一课时 | 年级 | 一年级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加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情境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4、发展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 | ||||||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 重点:初步感知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 ||||||
学习者分析 |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应创设摆小棒、拨计数器、圈一圈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 |||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喝牛奶吗? 师:孩子们,请认真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 生:第一箱有9瓶牛奶,第二箱有5瓶牛奶。 生:一共有几瓶牛奶? | 结合情境图,寻找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及问题意识。 | 出示情境图,使用白板的淡入功能。 使用白板的插入文字功能 | |||
二、摆一摆,说一说。 | 师:“有几瓶牛奶”,该怎样列式呢? 师: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呢?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明白,请你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牛奶,摆一摆,说一说,看你能想出哪些方法计算出9+5的结果。 师:把你的方法与同伴说一说,看看他同意你的做法吗? 师:还有别的摆法? | 生:9+5 (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方法一:一个一个数出来。或在9的后面接着往后数5个。 方法二、三:边摆小棒边说算法,着重理解算理。 生:从5根中拿1根到9根中,9+1=10,10+4=14.生:从9根中拿5根到5根中,5+5=10,10+4=14. |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促进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发展学生思维。 | 1、使用白板的无限克隆功能 2、使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 |||
三、拨一拨 | 师:你会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表示出9+5吗?每个孩子看着大屏幕上的计数器,先想想,应该怎样拨? 师:他是在哪儿表示出9+5的?为什么要在个位上加呢? 师:那9+5到底得多少呢?你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它的结果呢? 师: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 | 生上台操作:先在个位上拨9个红珠子,再在个位上添上5个白珠子。 生: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表示9个一,个位上的5个珠子表示5个一,所以9+5就是9个一加上5个一,所以在个位上表示。 生:5个白珠子和5个红珠子合起来是10个珠子,个位上的十个一也就是一个十,所以个位上去掉十个珠子,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所以9+5=14。(十位上的一个珠子既表示一个十,也表示十个一。) | 借助计算器,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算理。 进一步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 使用白板的无限克隆功能 使用白板的拖拽功能 使用白板的删除功能 | |||
四、圈一圈。 | 师:仔细观察(白板),你知道图上讲了什么数学故事? 师:该怎样列式呢?(9+3) 师:怎样圈?为什么你要这样圈? 师:那你是怎样算的? 9+1=10,10+2=12 师:还有不同的圈法吗?为什么你要这样圈?那你又是怎样算的? 3+7=10,10+2=12 | 生:有9只小猫在玩皮球,3只小猫在睡觉,一共有几只小猫? 抽生白板前演示怎样圈,并讲解怎样算。 | 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计算策略。 | 使用白板的插入书写功能 使用白板的锁定功能 使用白板的淡入功能 | |||
五、练一练。 | 课后练一练P80,1 | 生完成在书上后汇报交流。 | 使用白板的锁定功能 使用白板的淡入功能 使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