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5:18:03
文档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张玉玲一、课题:《生命只有一次》二、教者:张玉玲三、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四、学情分析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珍爱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美好的体验,缺乏对生命可贵的认识。孩子们都是在很多亲人的溺爱下成长的,缺乏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张玉玲一、课题:《生命只有一次》二、教者:张玉玲三、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四、学情分析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珍爱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美好的体验,缺乏对生命可贵的认识。孩子们都是在很多亲人的溺爱下成长的,缺乏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    张玉玲

 一、课题:《生命只有一次》

二、教者:张玉玲

三、教学内容: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

四、学情分析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珍爱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美好的体验,缺乏对生命可贵的认识。孩子们都是在很多亲人的溺爱下成长的,缺乏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命只有一次》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主题,包括四个主题活动:“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这一单元刚开始就设计了《生命只有一次》一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才会珍爱生命,才会为后面的主题活动“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打好基础,对学生品格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生命的孕育过程以及“母亲日记”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爱和孕育生命的艰辛,接着通过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确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教材的编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生命的意义,易于学生接受。

(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为内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中,始终积极实施新课程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与表达,构建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

1. 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2. 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 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2. 学生收集妈妈怀孕时的真实感受。

3.学生收集的有关重大的灾难性的事件。

4 .学生收集的有关身残志坚,却创造生命奇迹的人。

5.学生制作爱心卡片的资料。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准备:《温暖的故事》视频,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同学们看到题目《生命只有一次》。 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题目想开来,启发对生命的思考)

活动一:观看《温暖的故事》思考:

1.你觉得你的生命只属于你一个人吗?

2.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

(设计意图:从温暖的故事中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爱,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

活动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说说你知道的重大的灾难性的事件

(设计意图:从重大的灾难性的的事件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灾难性的事件瞬间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使学生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道理。)

活动三:感受生命的可爱

1.看胎儿孕育图,了解生命的可爱这处。

1.分享妈妈怀孕时的真实感受。

2.说一说你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充满期望的,但是妈妈却是快乐的,幸福的,爸爸、妈妈给了你可爱的生命,你才能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你觉得很快乐,生命很有意义。)

活动四:搜一搜

你知道的身残志坚,却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拥有的是快乐,也会有痛苦和不幸,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打击却没有放弃生命,而是身残志坚,创造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活动五:交流会,听故事,悟道理。

  1.抽生讲述《有生命就有希望》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有生命就有希望的?

2.抽生讲述《一块石头的故事》

    思考:一块普通的石头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稀世珍宝”呢?说说你的看法。

《有生命就有希望》、《一块石头的价值》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道理:

1.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为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

2.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己珍惜自己,生命就有价值,生命就有意义。

(设计意图:第一,教师放手让学生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学生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二、听故事比读故事更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能思考问题。第三、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和挫折,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活动六:想一想、算一算

中国传统称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 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  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2岁)计算,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

我的生命已用去(      ) 天,我的生命还剩下(      ) 天。

算完以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

(设计意图:如果按82.2岁计算,人生也就3万天,让学生从计算自己的生命已经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中真实的感受到生命太短暂了,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活动七: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不珍惜生命的人是哪些?

(设计意图:从计算生命已经用去的天数和还剩的天数中明白生命太短暂了,但是也有很多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吸毒者、自杀者、逃学者、吸烟者等等的人都是不珍惜生命的人,更进一步的教育学生不沾染恶习,珍惜自己的生命。)

活动九:制作爱心小卡片

选一个写一写:

1、写给你想感激的人,感激的话

2、你收集的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3、当你遇到挫折时如何去克服?

(设计意图:通过和不珍惜生命的人的对比,他们伤害了自己、亲人、朋友,危害了社会,让孩子们首先要学会感恩,感恩给了你生命的父母,给了你爱的爷爷奶奶,传授你知识的老师,帮助过你的同学等等,感恩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制作爱心卡片这件小事中感受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二、总结升华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

最后我们充满深情的朗读下面几句话,更进一步体会生命的宝贵。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着,才能享受权利

活着,才能有所贡献

活着,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活着,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反思:

上完《生命只有一次》这一课后,感触颇深,让学生明白生命很珍贵的同时,也洗礼了自己,突然发现自己生命大约还剩一万四千多天了,我们中年人的生命更加的短暂了,生命是我们最珍爱的东西,它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的前提,失去了它,我们就失去了一切。生命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东西,我们对于自己拥有它实在太习以为常了,而一切习惯了的东西都容易被我们忘记。感触的同时分析了这节课的得失。

优点有一下几个:

一、让学生课前收集各种资料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重大的灾难性事件的名称、妈妈怀孕时的真实感受、身残志坚,却创造生命奇迹的人、制作爱心卡片的资料等等,因为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才会有话可说,更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老师变成了组织者、参与者。

二、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1.观看《温暖的故事》从温暖的故事中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爱,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承载着亲人的爱和希望。

2.从汶川地震的资料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死亡,37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的严重后果,这么多的生命瞬间消失了,让学生懂得了我们的生命很脆弱,更宝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3.让学生自己讲《有生命就有希望》和《一块石头的故事》,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听故事比看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的同时就能思考、想象…..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题。

4.播放妈妈孕育宝贝的过程,了解生命的诞生是妈妈怀胎十月而来的,懂得了妈妈既辛苦又幸福,小生命的诞生承载了亲人的爱和希望。

三、了解生命的短暂

让孩子们了解如果一个人能活到82.2岁,约是3万天,计算自己已经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算完后的第一感受是:生命太短暂了,我们要珍惜生命。

四、制作爱心卡片

 孩子们都是在很多亲人的溺爱下成长的,缺乏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是很有必要的,也让孩子们懂得有了感恩之心,让你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五、说一说你认为不珍惜生命的人是哪些

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各抒己见,认为吸毒者、自杀者、吸烟者、酗酒者、逃学者等等,这些人都是不珍惜生命的人。生命如此短暂,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伤害了亲人、朋友,危害了社会,从而教育孩子们做一个珍惜生命,为生命负责的人。

六、小结升华主题,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让学生充满深情的朗读这几句话: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着,才能享受权利

活着,才能有所贡献

活着,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活着,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

提升了主题,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也使我在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情不自禁的举起了双手,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学生上课有点拘谨,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文档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张玉玲一、课题:《生命只有一次》二、教者:张玉玲三、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95---99页内容。四、学情分析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珍爱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美好的体验,缺乏对生命可贵的认识。孩子们都是在很多亲人的溺爱下成长的,缺乏对亲人、朋友、社会的感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