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开始,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本人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新学期里,我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教学上的每个基本步骤。我不打没把握的仗,上课之前我一定会参考各种资料备好课,联系学生实际写好教案,设计好教法,准备好需要的教具,这样上课才能得心应手,学生也能听得清楚明白。上完课后,我会及时对该课教学过程作出总结、分析,布置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认真批改、讲评。除此,教务处和我们科组组织的听课、评课,我都积极参加,并做好笔记以及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在听课、评课、培训过程中,增加教学经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明确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汽修班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课程汽车专业技术核心课,是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熟悉汽车各总成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为主要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三、贯彻教学过程: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我主要把汽车发动机构造分成发动机构造的理论讲授和发动机拆装与调整实践环节,课时比例按1∶1分配。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全面系统的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实践环节则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因此,对于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理论课:因为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以往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只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一定能够完全消化理解,所以,我课前预习,结合学生实际,带着问题去预习,然后又在课堂上结合挂图、课件、实物,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实践课:用来验证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目的在于通过拆解和组装使学生掌握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系统或总成是有哪些部件组成。因此,学生在实践课中主要是自己动手,老师辅导,这样才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不能单纯的看教师演示。我在授课中主要以讲练为主,采用引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结合书本实例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课时分配
单元顺序及名称 | 总课时 | 授课 | 技能训练 |
第一单元 总论 课题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 课题二 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基础知识 | 16 | 8 4 4 | 8 4 4 |
第二单元 曲柄连杆机构 课题一 机体组 课题二 活塞连杆组 课题三 曲轴飞轮组 课题四 内燃机的支撑 课题五 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 43 | 13 3 4 3 1 2 | 30 6 8 8 2 6 |
第三单元 配气机构 课题一 气门组 课题二 气门传动组 课题三 配气相位 课题四 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 21 | 5 1 1 1 2 | 16 3 3 4 6 |
第四单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课题一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课题二 进排气系统 课题三 新型柴油机 | 60 | 18 10 4 4 | 42 26 8 8 |
第五单元 润滑系、冷却系 课题一 润滑系 课题二 冷却系 | 28 | 8 4 4 | 20 10 10 |
第六单元 发动机总装及检测 课题一 发动机总成装配及竣工验收 课题二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 | 28 | 6 4 2 | 22 10 12 |
合 计 | 280 | 82 | 198 |
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总体能掌握教材和大纲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投入课堂,采取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学习。例如在上《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时,理论和实践有机相结合,把传统的发动机构造分成了理论讲授和拆装与调整,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训练,以实践训练巩固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既可以使枯燥和抽象的理论分析变得直接和生动,又可以将感性的直观认识升华为理性的分析领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讲什么,他们就认真听,认真看书,注意观察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使教与学的效果可得到及时反馈。这种听、看、动手操作有机的结合,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节奏紧张有序,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听讲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基本能摸清教师的思路配合教学,使对这种教学方法感兴趣,在操作中能够自觉训练,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争取贯彻教学基本环节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个人教学实践,争取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竭尽所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做到对学生负责。
付小江
2014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