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男性患者,28岁,经去骨、劈开挺出右下近中阻生智齿4天后出现持续性剧痛,并向耳颞部放散,检查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牙槽突骨折 B.拔牙后肿胀反应 C.干槽症 D.邻牙在拔牙时受到损伤 E.邻牙急性根尖炎
2、1/3平行
3、某医院血库负责人甲和工作人员乙将不符合同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造成患者经24小时抢救才脱离危险。此事件有以下法律责任,除了
A.对甲和乙都给予行政罚款 B.对甲要给予行政处分 C.对乙也要给予行政处分 D.对患者的损害给予赔偿 E.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是
A.CD4+T淋巴细胞
B.CD8+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NK细胞
E.CTL细胞
5、关于颗粒层,正确的是
A.被覆黏膜的颗粒层中颗粒多而明显 B.因含有较多膜被颗粒而得名 C.位于基底层与棘层之间 D.细胞呈立方状,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E.在正角化的上皮中更明显
6、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咀嚼功能检查()。
A.力检查
B.咀嚼效能检测
C.颞下颌关节检查
D.下颌运动轨迹检查
E.肌电图检查
7、唇裂修复术对患儿的白细胞计数的要求是
A.小于20×109/L B.小于15×109/L C.小于10×109/L D.小于5×109/L E.无要求
8、某患者,大面积银汞充填。检查:MOD大面积银汞充填体,牙冠剩余硬组织少,仅残留颊舌薄壁,无松动,无叩痛,已行完善根管治疗。设计先行桩然后全冠修复。牙体预备首先要()
A.全部磨除牙冠
B.先按照全冠预备体的要求进行磨除
C.先制备箱型洞
D.先制备固位沟
E.先去除颊舌壁
9、患者男性,32岁,肝硬化患者,查体在左肋缘下可触及脾,在左肋缘下还可能触及其他肿块,需与脾鉴别的有以下几项,除外
A.增大的左肾
B.肿大的肝左叶
C.肿大的胆囊
D.结肠脾曲肿物
E.胰尾部囊肿
10、在全国通用的烧伤补液公式中,下列正确的是
A.面积是工、Ⅱ、Ⅲ度烧伤面积之和 B.胶体液首选是全血 C.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总量的1/3 D.基础水分量是2500ml E.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11、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因紧张刺激而紊乱的功能,这种疗法称为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条件操作法 D.模仿疗法 E.放松训练法
12、拔牙后出血是指拔牙后至少多长时间仍有明显创口出血
A.2小时 B.30分钟 C.10分钟 D.60分钟 E.24小时
13、嘌呤碱在体内分解的终产物是
A.尿酸 B.次黄嘌呤 C.黄嘌呤 D.别嘌呤醇 E.氨、CO2和有机酸
14、患者,男,20岁,自觉牙齿不好来诊,无自 觉症状,幼儿时常患病。检查:切缘变薄,牙尖缺损,患牙对称,无探痛, 冷(-)。医生诊断为釉质发育不全,推 测其导致病变的致病因素发生在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E.5岁左右
15、5~4岁乳牙的特征()。
A.侧切牙根向近中倾斜
B.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
C.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
D.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近中面彼此相齐
E.后牙间隙逐渐形成
16、牙拔除后多长时间,X线片上拔牙创出现正常的骨结构
A.1~2个月 B.3~6个月 C.7~9个月 D.10~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17、患者,女性,37岁,因3天来右上后牙肿痛就诊。查右上第一前磨牙龋深及髓,无探痛,Ⅲ度松动,叩 (+++),龈红肿,扪痛。有波动感,右面颊部轻度水肿,体温38℃,诊断最可能为
A.慢性根尖周脓肿 B.急性牙槽脓肿 C.急性蜂窝织炎 D.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E.急性颌骨骨髓炎
18、以下哪种情况一般有可能设计单端固定桥
A.上颌侧切牙缺失 B.上颌尖牙缺失 C.第二、三磨牙缺失 D.第一、二磨牙缺失 E.间隔缺失
19、用四环素族类药物可致恒牙发生四环素牙的时期是
A.出生以前 B.胚胎4个月 C.胚胎6个月 D.7岁以前 E.8岁以后
20、不能有效清除菌斑的机械方法是
A.清水含漱
B.牙刷
C.牙膏
D.牙线
E.牙签
21、下面哪项不是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的要求
A.轴面预备后相互形成6°的内聚角 B.轴面预备后无倒凹 C.面预备应与面解剖外形相一致 D.颈部形成1mm以上的斜面肩台 E.牙体预备完成后应点线角清晰圆钝
22、讨论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口腔疾病流行因素和病因时,大家都同意小张医生下面的看法
A.研究应以纵向调查资料为基础 B.先提出危险因子假设 C.用调查资料就可推断和验证 D.研究需以横断面调查研究为基础 E.龋病病因学说是用流行病学方法得出的
23、口腔健康目标不包括
A.改进口腔健康状况的目标 B.保证目标实现的措施与策略 C.减少危险因素的目标 D.改进服务与防护的目标 E.提高公众及专业人员认识的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使用斧形切龈刀作牙龈切除术时,刀刃应距所测标记线即牙周袋底的根方距离为
A.1~2mm B.2~3mm C.3~4mm D.2mm E.3mm
2、使用拔髓针在根管内旋转的角度为
A.180°
B.150°
C.95°~120°
D.360°
E.90°
3、鉴定破伤风梭菌有无致病性最可靠的依据是
A.革兰阳性(G+)杆菌 B.菌体顶端有圆形芽孢 C.产生痉挛毒素 D.专性厌氧 E.有周鞭毛
4、以下关于颌下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为涎石造成唾液排出受阻继发感染所致 B.反复发作者颌下腺可呈硬结性肿块 C.双手触诊应从导管前部向后进行 D.少数涎石X线片可能不显影 E.腺内涎石需做颌下腺摘除术
5、含牙囊肿内所含牙齿几乎都是
A.乳切牙
B.乳尖牙
C.乳磨牙
D.多生牙
E.恒牙
6、下颌作侧方运动时,同时收缩的肌肉不包括
A.对侧的翼外肌下头 B.对侧的翼内肌 C.同侧的咬肌 D.对侧的咬肌 E.同侧的颞肌
7、关于幽门梗阻不正确的是
A.饭后即引起呕吐 B.呕吐含酸酵宿食 C.呕吐后病人较轻松 D.可出现脱水、酸碱失衡 E.查体胃区有振水音
8、常用的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的指标包括,除了
A.几何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均数 E.标准差
9、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具有
A.完好的人际关系
B.健康的身体条件
C.正常的心理状态
D.积极的心理活动
E.良好的环境适应功能
10、功能调节器,主要作用部位
A.上颌位置
B.下颌位置
C.上下牙弓
D.口腔前庭
E.硬腭
11、下列哪项不属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A.开放性骨折
B.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C.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D.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
E.接受激素或抗癌治疗的患者需做手术时
12、患者女性,25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3年,2d前感冒后出现高热、腰痛。查体: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大。该患黄疸的原因可能是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药物性黄疸
D.胆汁淤积性黄疸
E.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13、以下哪一肌肉不参与软腭的构成
A.腭帆提肌
B.腭帆张肌
C.咽上缩肌
D.腭舌肌
E.腭垂肌
14、支托 D.邻面板 E.基托
15、某学生早锻炼时不慎踝关节扭伤,2h后来到医务室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热敷
B.冷敷
C.冷热敷交替使用
D.热水足浴
E.夹板固定
16、对口腔的描述中,恰当的是
A.以下颌舌骨肌为底
B.经口裂通向外界
C.向后借软腭与咽分界
D.固有口腔前界为唇和颊
E.口腔前庭的顶为腭
17、舌体起源于
A.Ⅱ对鳃弓 B.Ⅲ对鳃弓 C.Ⅳ对鳃弓 D.Ⅰ对鳃弓 E.Ⅱ、Ⅲ对鳃弓
18、某患儿,5岁,先天Ⅲ度腭裂,于全身麻醉下接受腭裂修复术,为使发音和讲话接近正常,术后应
A.进行语音训练 B.长期配戴腭护板 C.调整饮食习惯 D.正畸矫治错 牙 E.局部理疗
19、口腔健康调查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和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 B.在几段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和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 C.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和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纵向调查 D.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收集多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和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 E.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和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病例-对照调查
20、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调查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测验法
E.作品分析法
21、患者女性,45岁,右颌下间隙感染,3天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如怀疑菌血症,确诊方法是
A.全身皮肤出现皮疹
B.血细菌培养阳性
C.面部出现多个疖肿
D.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总数升高
E.感染区破溃,溢脓
22、龋病是一种复合因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
A.细菌、酸、牙齿状况 B.细菌、食物、牙齿状况 C.细菌、食物、机体状况 D.细菌、食物、机体和牙齿状况以及致病因素滞留时间
23、杆附着体的杆应位于
A.牙槽嵴顶上方B.牙槽嵴顶唇侧 C.牙槽嵴顶颊侧 D.不与牙槽嵴顶保持平行关系 E.紧贴牙槽嵴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