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杨 军
校核:于富红
会审:吴广强 朱疆 刘传刚
审核:刘得友
审定:高景宏
批准:李绍磊
大氮肥车间
2006年6月22日
一、岗位工作的任务及意义
本岗位主要是将槽车来的石油液化气进行卸车并进行储存、石油液化气气化器通过调节蒸汽或冷水加入量将石油液化气加热增压到后工序所需要的温度及压力后进行供给。
液化气站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岗位,日常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
液化气通过汽车储罐运入厂内,通过液化气卸车泵卸下并储存入V5301石油液化气罐内,储罐的设计容积为15.6m3,工作压力为0.17—2.0Mpa,工作温度为40℃,为了保证液化气的安全储存,储罐的工作温度最高不得超过40℃,必要时可通过喷淋冷却水降温。进入液化石油气气化器E5301的液化气可通过TV-5301调节S3蒸汽的加入量或调节杂用水的加水量来控制E5301的温度从而来控制液化气的压力。送出的液化气通过PV-5301来调节送往后工序的压力。
为了保证液化气的安全储存和安全送出,在V5301上部、E5301的出口管道及LP-5305的管道上分别设有不同等级的安全阀,以防止储罐和管线超压。
液化气送出时,分别供给下面几个用户:(1)火炬 (2)气化炉预热烧嘴 (3)H2S燃烧炉烧嘴 (4)氨合成开工加热炉点火烧嘴
三、技术操作规程
1.液化气站岗位职责
1.1负责液化气站灌区的安全与防火工作,不允许随便排放液化气,不允许随意拆卸维修,不允许随意动火或有其他明火行为。
1.2负责管辖范围的全部设备,管线和阀门均应正常投用和良好备车,液位、压力、温度及泵的电流等应满足工艺要求和在规定的范围内。
1.3按时巡检,认真填写本岗位的操作记录和报表,并记录设备管线和阀门的正常或异常状况,对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处理,并做好记录。
1.4负责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的完好无损并正确使用。
1.5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卫生和界区卫生。
1.6进入本岗位的所有人员禁止接听拨打手机。
2.岗位管辖范围
2.1本岗位所有设备的操作维护,电气照明、安全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使用。
2.2从槽车卸料进口到液化气送出管线LP-5305至用户的第一道阀门前,及沿途拌热管。
2.3进入本岗位的蒸汽及杂用水管线。
3.操作规程
3.1液化气的卸车操作
物料卸车前应确认分析合格,经调度、车间同意后方可卸车。
3.1.1 准备工作
3.1.1.1完成液化气泵和槽车的静电接地。
3.1.1.2泵首次使用时需经置换处理。
3.1.1.3确认液化气卸车时泵的回流阀和分装阀全关,排气阀关。
3.1.1.4接通槽车的汽液相软管,严格遵守《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管理规定》。
3.1.1.5确认各连接部位牢靠,无泄漏。
3.1.2 卸车操作
3.1.2.1液化气泵盘车正常。
3.1.2.2打开气相连通阀和槽车气相阀,槽车和储槽气相压力相平衡。
3.1.2.3打开液化气泵进口阀和槽车液相阀,泵体冲压。
3.1.2.4打开泵后排气阀排气后,再打开靠近液化气储罐的入口阀。
3.1.2.5启动液化气泵,缓慢开启泵出口阀。
3.1.3安全注意事项
3.1.3.1液化气罐液位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很大,正常温度下温度不得超过40℃,压力不得超过1.8Mpa,同时最高液位不得超过80%,夏季时不得超过70%。
3.1.3.2停泵时,应及时关闭液化气泵的出口阀,卸车阀和气相连通阀。
3.1.3.3关闭槽车的气相阀,打开快装接口处残液排放阀排尽软管内的残液和残气,并注意周围10米以内不得有明火。冬季应注意用蒸汽吹除排出的残液,以免结冰。
3.1.3.4卸车操作中严禁明火,防止静电火花和碰撞火花。
3.1.3.5同时严格执行车间下发的《液化气罐区防火管理制度》。
3.2液化气的供料操作
3.2.1操作前的确认
3.2.1.1确认各仪表阀门指示灵敏,动作灵活,安全阀SV-5301、SV-5302、SV-5303良好,且前阀开。
3.2.1.2确认喷淋冷却水和气化器冷却水供水正常,具备投用条件。
3.2.1.3确认S3蒸汽供给正常,具备投用条件。
3.2.1.4应开阀门:V5301的出口根部阀,SV-5301及各压力表的根部阀,PV-5301、TV-5301的前后截止阀,回流根部阀。
应关阀门:V5301灌装阀,各放空阀、排污阀,PV-5301、TV-5301的旁路阀,回流调节阀,液化气送出总阀。
3.2.2 液化气的操作步骤
3.2.2.1根据调度指令,送液化气时应先缓慢开启液化石油气储罐到气化器的进口调节阀,再打开液化气的送出总阀;同时,通知调度联系后工序用户的打开本岗位的液化气调节阀。并将PV-5301交中控控制。
3.2.2.2E5301的压力和温度可通过TV-5301的蒸汽加入量或冷却水量来调节。开用蒸汽时注意要先进行排液。
3.2.2.3正常运行中,根据调度和后工序中控的要求随时通过PV-5301来调整压力。
3.2.2.4当温度较低时,储罐的气化压力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打开回流调节阀来调节。或微开储罐的蒸汽加热阀。同时根据储罐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蒸汽加热阀开度,严防超温超压。夏季温度高时可利用喷淋水来控制储罐的温度、压力。
3.2.2.5接到调度或车间指令需要停送液化气时,依次关闭液化气罐到蒸发器的液化气阀、PV-5301前后切阀,液化气送出总阀。同时应确认关闭回流调节阀,蒸汽加热阀TV-5301及杂用水阀。
3.2.2.6 停送液化气时注意压力的变化,防止气体倒流。
3.3正常维护
3.3.1 液化气罐的工作温度不得超过40℃,出口的压力应控制在≤1.8Mpa;当储罐温度达到40℃,应开喷淋水进行冷却降温;当冷却水不足或因温度过高造成储罐压力高达2.0 Mpa时,应及时开启储罐上部的放空阀,排气卸压,排气时应严格控制10米内不得有明火。
3.3.2 应按时巡检,注意观察和检查液化气系统设备、管道和阀门不得有损坏和泄漏,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处理。
3.3.3 液化气储罐的正常液位,应维持在20-80%之间,当液位低于30%时,应及时汇报车间和调度。
3.3.4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首先切断介质来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急救。
3.3.5严格安全纪律,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和工具。
3.3.6 现场消防、安全防护用品和器材齐全。
3.4 安全注意事项
3.4.1 液化气系统及管网初次投用前须用氮气置换,至含氧量小于3%。
3.4.2 液化气罐的液位受温度压力影很大,正常情况下温度≤40℃,压力≤1.8Mpa,液位≤80%,以免发生危险。
3.4.3 储罐的喷淋冷却水畅通,气化器的加水畅通。
3.4.4 密切注意储罐的温度和压力,当温度和压力过高时及时投用喷淋冷却水,冬季要加热时应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蒸汽加热阀的开度。
3.4.5 液化气送出管线的伴热管,应根据需要进行投用或停用。
3.4.6 液化气罐区的安全阀SV-5301、SV-5302、SV-5303应按规定及时校验,确保储罐压力高时安全阀动作灵敏,正常起跳。
3.4.7 严禁烟火,防止静电火花和碰撞火花。
3.4.8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执行车间下发的《液化气罐区防火管理规定》。
4.异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4.1 事故处理原则
4.1.1坚守岗位,认真巡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遇到需协调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4.1.2遇到有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的紧急情况有权先处理后汇报,不可延误造成危害扩大。
4.1.3严格交制度,生产中发现的问题、隐患、注意事项、本班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以及上级指示必须认真记录,详细交接。
4.2 事故现象及处理
异常现象 | 原因 | 处理方法 | |
1 | V5301压力过高或SV-5301起跳 | 1.环境温度太高。 2.液位偏高。 3.加热蒸汽误投入或开度太大。 | 1.关闭加热蒸汽阀。 2.严禁液位超标。 3.关闭或开启喷淋冷却水,注意不要有明火。 |
2 | E5301的压力PG-53102偏高或SV-5302起跳 | 1.V5301压力偏高。 2.加热蒸汽误投入。 3.环境温度太高。 4.V5301到E5301DE液化气阀误开。 | 1.降低V5301压力。 2.关闭该阀。 3.投用喷淋水。 4.关闭阀门。 |
3 | LP-5305管线上SV-5303起跳 | 1.PV-5301开度过大或失灵。 2.后工序液化气进口阀开度小或误关闭。 3.安全阀失灵。 | 1.及时调节送出压力,请仪表检修。 2.及时联系并停止送气。 3.请保全维修。 4.根据情况切断伴热。 |
4 | 用户液化气压力低 | 1.出口阀未开或全开。 2.气化器加热蒸汽阀未开。 3.液化气罐温度压力低。 4.液化气罐液位低。 | 1.及时调节或开旁路。 2.打开TV-5301。 3.打开蒸汽加热阀。 4.通知调度补充液位。 |
5 | 液化气罐液位不涨 | 1.泵出现故障不打量。 2.进口阀门未开或开度小。 3.槽车内液位低或管路堵塞。 | 1.联系保全维修。 2.检查阀门。 3.检查槽车并消除。 |
1.工艺指标
工艺指标及联锁报警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位号 | 指标 | 报警 |
1 | V5301压力 | PG-53101 | ≤1.8 Mpa | |
2 | E5301压力 | PG-53102 | ≤1.6 Mpa | |
3 | 液化气送出压力 | PICA-5301 | ≤0.5 Mpa | 0.5 Mpa高报 |
4 | V5301温度 | TG-53102 | ≤40℃ | |
5 | E5301温度 | TIC-5301 | ≤40℃ | DCS |
6 | V5301液位 | LG-53101 | 20-80% |
设备名称 | 设备位号 | 规 格 |
液化石油气汽化器 | E5301 | 盘管式Φ1100*8mm H=3119mm 换热管:L=66000 mm F=6.51m2 设计温度:100℃(壳程) 55℃(管程) 设计压力:0(壳程) 2.2 Mpa(管程) |
液化石油气罐 | V5301 | 卧式Φ1700*18mm L=7253mm V=15.6 m3 设计压力: 2.2 Mpa 设计温度:50℃ |
序号 | 位号 | 名称 | 阀门型式 |
1 | PV-5301 | 液化气外送调节阀 | FC |
2 | TV5301 | 汽化器温度调节阀 | FC |
序号 | 位号 | 安装位置 | 排放介质 | 起跳压力MPaG | 备注 |
1 | SV-5301 | V5301顶部 | 液化气 | 1.8 | |
2 | SV-5302 | E5301出口 | 液化气 | 1.6 | |
3 | SV-5303 | 外送总管 | 液化气 | 0.6 |
1、目的及适用范围:
在石油液化气储罐泄漏、破裂等情况后,其危害较大,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减少火灾损失以及及时扑救,特制定本预案。
2、原因分析:
●容器法兰、管线法兰泄漏。
●阀门泄漏。
●液位计损坏。
●容器、管线焊口突然开裂。
●由于应力作用或地震导致管线断裂。
3、泄漏处置方法及应急措施
●发生重大漏气事故时,不要慌乱,如能关闭阀门即可制止漏气时,应及时关闭漏气阀门。如不能迅速有效堵住漏气时,现场人员首先切断电源,阻止一切机动车辆的行驶,并立即报警。
●防护措施:
● 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液化气的生产工人,操作岗位上配备空气呼吸器,检修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和送风面具,特别是带压抽堵盲板和进行设备内作业,必须做好监护工作。
● 浓度较高时,必须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
●接触液化气时要使用防冻手套或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安全靴、防喷淋的特制工作服。
4、急救措施:
使吸入患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发生窒息时,除现场急救外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