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5:10:34
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

▲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

▲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是一位发现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科学家。

5、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是就牛痘。

▲6、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做了一个“动起来小人”的有趣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接受,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英国医生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

7、我知道的科学家有: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爱迪生:发明电灯,被称为“发明大王”

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   

8、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有:农业研究、医学研究、航天探索。

▲9、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保持左右平衡。

10、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11、如果一个物体(C)就不容易倒。

A 上重下轻 B 放在矮处 C 下轻下重 D 上下一样重

12、小丑为什么能在细线上表演杂技?这是()

A解决问题 B作出猜测 C提出问题 

13、走刚丝的杂技演员手里拿着长长的竿子是为了(B)

A挡风 B 保持平衡 

14、观察蚂蚁也是科学研究。(√)

15、科学只是科学家有关。(×)

16、科学是非常高深的问题,我们小学生不需要了解。(×)

17、想办法保持平衡能让各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

18、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入手,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19、只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我们都称他们为科学家。(×)

20、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1、下面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是(B)

A.同学们一起研究课本中出现的一个问题

B.小明把电视机砸烂了   

C.技术员在观察实验田中的玉米生长情况

D.小军在自己制作飞机模型

22、你认为做一名科学家,下列行为中(D)是不对的。

A.细心观察 B.善于思考 C.具有好奇心 D.不要怀疑大人的话

23、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寻找证据 D.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共同的特征有: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要呼吸、对刺激有反应。因此我可以判断:机器人是无生命的,因为它不吃东西。

2、 水滴、机器人、电脑、云、瀑布都不属于生物。

3、有生命的物体都必须是能活动的。(×) 如:树木不活动

4、在观察活动中,(C)是不正确的。

A.注意安全 B.不惊吓小动物 C.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D.保持安静

▲5、植物就是依靠阳光进行活动,位置一般不移动,它不需要寻找食物。

6、通过观察比较,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有:都要阳光和空气,都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都能开花结果,都能繁殖后代。

▲7、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三种形式。生长叶子的地方称为“节” 

对生

的叶子:如:桂花的叶子 

每节生长着两片叶子,两两相对

互生

的叶子:

如:枊树叶子   

每节生长着一片叶子,依次交互排列

轮生

的叶子:

如:银杏叶子   

每节生长着三片叶子

8、有的植物落叶,有的植物不落叶。如:杨树落叶,松树为落叶

▲9、蜗牛的形状:蜗牛有一个螺旋形的硬壳、身体柔软、头部有触角;当蜗牛受到惊吓或被触到会蜷缩到壳里,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在夜间活动。在蜗牛的面前放上酒、醋等刺激物时,它会收缩触角。

蜗牛由头、胸、腹、壳四部分组成。

蜗牛遇到危险和刺激会加速逃跑(×)

10、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蜗牛的肚子下的扁平的足实际上是一条条横纹,这些横纹像水波一样向后波动,蜗牛靠着横纹的波动,一伸一缩地向前推进。也就是蜗牛靠腹足爬行。蜗牛的黏液对它的爬行部分起保护作用。蜗牛靠齿舌吃食物。

要让蜗牛跑得快可以用苹果引诱

11、蚂蚁是群居动物,喜欢和同伴生活在一起,蚂蚁喜欢吃甜食和饼干。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是动物中的大力士。它通过触角和分泌物的气体传递信息。

▲12、把不是“一家”的蚂蚁放在一起,尤其是数目不等时,它们会立刻咬起来,同窝的蚂蚁不但不咬,还会互相喂食。

13、小动物有共同的特征:长大、死亡、呼吸、吃东西、运动、能繁殖、

小动物不同的特征:生活环境、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等不同

14、给植物分类:仙人掌、水葫芦、水草、望天树、椰子树、玉米、水花生、浮萍

陆生植物有:仙人掌、望天树、椰子树、玉米

水生植物有:水葫芦、水草、水花生、浮萍

15、有些小动物不需要呼吸空气就能生存(×)

16、有些动物不需要水,例如蚂蚁从来不到河边喝水。(×)

17、观察是学习科学的有效的手段,那么观察是有目的地看并做好记录。

▲18、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

19、观察大树树皮的时候,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观察树皮的结果记录下来。

▲20、在下面圆圈里的恰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

21、动物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非洲象、乌龟、蜻蜓、斑马、狼、蛇、金鱼、大熊猫、家鸽、海鸥、螳螂、

娃娃鱼 

天上飞的有: 

家鸽、海鸥、蜻蜓、螳螂
水里游的有:金鱼、娃娃鱼
陆地上走的有:非洲象、大熊猫
陆地上爬的有:乌龟、蛇
陆地上跑的有:斑马、狼
22、 

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
都是生物。

都能长大、都需要水、都要空间生存、都需要营养

兔子能运动,萝卜不能
兔子身体有毛,萝卜没有
萝卜需要土壤生存,兔子不需要
23、人和猩猩是很相近的生物。 

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
吃东西人会制造工具
生孩子(能繁殖后代)人会说话
会长大、会死亡人能直立行走
要呼吸人的身体没有那么多长的毛
对刺激有反应 
需要水分、需要生存空间 
24、动物、植物与人的比较 

 不同之处相同之处
动物植物与人动物能运动,植物则不能都需要阳光、空气、水空间、营养;都会长大和死亡
人能说话、制造工具而其它的动物和植物则不能
植物生长在士壤里,有根、叶、茎、花、果实。动物大多生长在海里和陆地上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几乎在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也多亏了水。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水在动植物体内的比重很大,人体65%是水,蔬菜90%是水。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4、我们在研究小草每天“喝水”时,在试管上滴几滴油的目的是防止水份蒸发。

5、水是生命的摇篮,水还是大自然的“空调器” (√)

▲6、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对不了解的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7、液体:水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像具有水这样特点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液体。   

▲8、 

水的特点所做实验说明水的神奇之处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透明

没有固定的形状

容易流动的液体

会“爬”的水

水的毛细现象
会“团结”的水

水的表面张力
会“喷射”的水

水的压力
会“托举”的水

水的浮力
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9、水的毛细现象: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0、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有:用粉笔吸墨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潮湿的墙根。

11、墙根潮湿是因为土坯(pī)或砖头的细孔将地面的水或土壤里的水吸上来,导致墙根阴湿。也就是水的毛细现象

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砖块中有许多空隙,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把土壤里的水吸上来。

12、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有一种相互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3、生活中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有:

(1)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杯子里的水不会溢出。

(2)一元钱硬币能容纳水滴。

(3)草上的露珠:表面张力使水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4)水面上溅起球状的水滴:表面张力使水滴成球状。

▲13、水的压力:水压力的大小和水的深度有关,浓度越深水的压力就越大。

14、水的浮力:“曹冲称重”是利用浮力承载物体重量的原理。

1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糖、盐、洗衣粉、奶粉能溶解在水里。

16、溶解: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17、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物质溶解得快点。

▲18、地球上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的暗河。

▲19、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地球上70%是海洋,30%是陆地。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3%的淡水,而这3%的淡里中,有2/3 的水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不能饮用。

20、地球虽是个水球,但可用淡水资源却极少。

21、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它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2、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比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23、水资料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利用过滤法、咸水淡化法可以得到更多干净的淡水。

24、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5、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26、清澈透明的泉水、井水都是纯净水。(×)

28、只要有水的地方,人们就能定居生存。(×)

29、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怎么办?

答:自然界里的水污染会造成的后果比如有:

(1)人体中大部分是水,如果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会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这是百病发生之必然;

(2)农业污水使大片农田遭受污染,农作物产量降低;

(3)海洋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为了避免污染发生我们应该:

(1)减少耗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不乱砍乱伐,提倡植树造林;

(3)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4)对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加以控制。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物品都是用材料做成的,材料按其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石料。人造材料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和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木材、石料、棉花、蚕丝、麻、陶土。

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塑料、尼龙、合金、油漆、玻璃。

尽可能写出纸的用途:包装、印刷、装饰、书写、擦拭、盛装。

2、一种物品的不同部位往往由多种不同特性的材料构成。(√)

3、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4、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料,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木材资源。

5、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 

抗拉性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不一样
透光性表现纤维间空隙大小
吸水性纸的吸水性跟纸纤维的疏密程度和是否有腊质有关[毛细现象效果]

6、各种同颜色的纸有哪些不同?牢固程度、毛边、吸水性、透明度

7、常用的纺织材料: 

棉 

棉布柔软透气,可做内衣
羊毛松软保暖,可用于冬天御寒
丝稠 
合成纤维尼龙结实耐磨,可做运动服。

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

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伞就是尼龙做成的

8、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棉布尼龙
结实程度不结实棉丝易断 

结实,尼龙线的纤维长
燃烧性燃烧慢燃烧快
燃烧后气味和烧纸气味相同和烧塑料气味相同
吸水性同样大小的棉布和尼龙,棉布的吸水性强,尼龙的吸水性弱,因此同时洗过的棉布衣和尼龙衣服,尼龙的衣服要干得快。
9、我们利用砂纸磨、加热、敲打等方法发现金属具有:表面光泽、具有导热性、富有延展性等性质。 

橱房用具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和延展性
电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
奖牌是利用金属具有光泽的属性
斧头、剪刀是利用金属的坚硬性
飞机用铝制造是利用铝质地较轻的特点
用铁做砂锅铁价格便宜、坚硬,铁是人体所需要微量元素
用铝做易拉罐铝质地轻、易加工(延展性好)、价格便宜
金银做首饰金银光泽度好、不易氧化、昂贵
▲10、请写出5种常见的金属:铁、铜、铝、铅、锡。

▲11、在铝、铜、铁、金中,铁的硬度最大,金延展性最好,铜的导热性最好,金的价格最贵。 

12、塑料和其它材料比较 

 塑料优点最大缺点
塑料尺与木尺轻、透明塑料优点概括:

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

透明隔热

不容易

分解,

对环境

极为有害

塑料口袋和纸口袋牢固、防水
塑料杯和玻璃杯轻、不易碎、隔热性好
塑料凳和木椅轻便、可塑性强
塑料盒和陶瓷盆轻、弹性好、不易碎
13、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占用土地、威胁海洋生物、影响生活环境(影响市容)

14、“白色污染”是指不易腐烂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15、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3)研究可以分解的塑料。

16、科学家已经研制出比较容易分解的塑料,如用木薯、玉米等原料生产出的可降解饭盒。

17、塑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18、所有纸都容易被水泡烂。(√)

19、夏天穿哪里材料做成的衣服才更舒服()

A.棉质 B.化纤 C.塑料

第五单元 提出问题

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我们要不断地从爱提问发展为会提问。

2、课文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3、科学问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1)在仔细观察的活动中;

(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3)在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

4、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5、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作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6、金鱼最常见的死因是贪得无厌,并不是它不知饥饱。金鱼不会捕食,所以它不会放过每一粒投向它的食物。

6、“冬虫夏草”又叫“黄金草”它兼有虫和草的处形,但非虫非草,属于菌藻类生物。它不会冬天变成虫,夏天变成草。

7、在科学探究中,寻到问题答案的方法有: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获得间接知识;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获得直接知识。

8、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制作信息卡。

9、我们选择研究问题时,应该多提什么样的问题?

(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10、当遇到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时,我们要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11、我想要一双即能透气又柔软舒适的鞋子,你觉得应选择什么的材料?为什么?

答:胶底,因为牢固,柔软。布做鞋帮,因为透气,棉布吸汗。

12、科学家作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不应该怀疑。(√)

13、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法做。(×)

14、为了自己的研究需要,我可以看见什么喜欢的就采集回家研究。(×)

15、只要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就不会面临水危机。(√)

16、很远的东西,用肉眼难看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17、当我们观察蚂蚁时,相要看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下列哪种工具()

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并驱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2、科学家工作[或者说科学研究]经历的四个阶段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提出问题。▲3、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就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了。    科学研究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4、爱德华·琴纳是一位英国乡村医生,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