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3:05:35
文档

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方案

地下室外墙局部单面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西南局部外墙距外侧护坡桩距离过小(具体部位见附图),经现场实测距离为200mm-300mm。造成该部位外墙与护坡桩间距离不能满足双面支模的要求。由于该墙体的厚度较厚,模板的侧压力较大,且无法采取止水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只能靠单侧的模板支架来承受混凝土的全部侧压力,这就为单面模板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本工程支撑系统、模板支撑系统的接茬处理成为本工程施工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二、编制依据序号编制依据编号1图纸南区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南区施工组
推荐度:
导读地下室外墙局部单面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西南局部外墙距外侧护坡桩距离过小(具体部位见附图),经现场实测距离为200mm-300mm。造成该部位外墙与护坡桩间距离不能满足双面支模的要求。由于该墙体的厚度较厚,模板的侧压力较大,且无法采取止水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只能靠单侧的模板支架来承受混凝土的全部侧压力,这就为单面模板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本工程支撑系统、模板支撑系统的接茬处理成为本工程施工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二、编制依据序号编制依据编号1图纸南区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南区施工组
地下室外墙局部单面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西南局部外墙距外侧护坡桩距离过小(具体部位见附图),经现场实测距离为200mm-300mm。造成该部位外墙与护坡桩间距离不能满足双面支模的要求。由于该墙体的厚度较厚,模板的侧压力较大,且无法采取止水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只能靠单侧的模板支架来承受混凝土的全部侧压力,这就为单面模板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本工程支撑系统、模板支撑系统的接茬处理成为本工程施工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二、编制依据

序号编制依据编号
1图纸南区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南区施工组织设计》
3规程、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5年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2、3
4地勘文件南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主要施工方法

混凝土板带钢筋绑扎→外侧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防水基层处理→防水卷材铺贴→防水保护层→外墙钢筋绑扎→地下室外墙内侧单面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

3.1混凝土板带钢筋绑扎

混凝土板带钢筋从地下车库垫层生根,绑扎C12双层双向间距300mm。混凝土板带高度为高出地下室外墙200mm。详见下图:

  3.2外侧模板支设

在混凝土板带对应位置浇筑地下车库垫层时预埋C25钢筋作为模板支撑点,模板横龙骨间距为300-500mm,脚手架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支撑体系详见下图:

3.3混凝土浇筑

本次加固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浇筑。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详见《混凝土施工方案》。

3.4防水基层处理

混凝土板带表面采用抹灰进行防水基层处理,防水层基底表面抹20厚1:2水泥砂浆,表面压光。抹灰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不得有开裂空鼓等现象。

3.5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为4+3两层自粘防水同地下室外墙防水。

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详见《地下防水施工方案》。

3.6防水保护层施工

防水保护层采用1:2水泥砂浆挂网抹灰,抹灰前应使用专业界面处理剂进行表面拉毛处理,以保证粘结牢固无空鼓、脱落现象。钢筋绑扎施工时应注意成品保护,如有破损及时修补。

3.7地下室外墙内侧单面模板支撑

外墙模板支撑:单面支模无法设置穿墙螺栓加固,在模板侧面设四道φ48×3.5mm钢管斜支撑,同时搭设9排脚手架侧向支顶,底板预埋三排Φ25钢筋锚环,纵向间距600,斜支撑及侧面支顶脚手架底部须与楼板链接作为加固措施。具体详见下图:

3.7.1模板形式(1)面板采用18厚木胶板,用钉子与次龙骨相连,主龙骨用铁丝勾住次龙骨。(2)支撑系统采用φ48钢管,扣件连接,地面埋设钢筋地锚与支撑体系相连,次龙骨间距不大于200㎜,主龙骨间距不大于500㎜。

3.7.2支撑系统外墙单面支模系统见上图所示。支撑系统要保证模板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垂直模板方向的宽度应大于高度的1.5倍。

3.7.3主龙骨立杆、水平杆顺模板方向的主龙骨立杆间距应为600mm,垂直于立杆方向的上下水平间距为600mm,用扣件连接牢固。

3.7.4扫地杆距地200mm设置纵横扫地杆,垂直于模板方向的扫地杆与主龙骨的立杆间距对应为500mm,平行于模板方向的扫地杆间距为700mm。扫地杆与地锚须连接牢固。

3.7.5斜撑钢管斜撑上连接每道主龙骨水平杆,下连接扫地杆,斜撑的角度不应大于45°,斜撑横向间距500mm。

3.7.6主龙骨立杆和斜支撑的下部及扫地杆的端部,顺模板方向,均用扣件固定于底部钢管。

3.7.7主龙骨的水平杆与斜撑的连接,斜撑与扫地杆的连接完全靠扣件固定,为了增加扣件的抗滑性,扣件必须拧紧,模板受力最大的中下部的斜撑要加双扣件。

3.7.8地锚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和向上分力靠地锚拉牢,受力最大,所以主地锚与扫地杆的连接、扫地杆与主龙骨的连接是整个体系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必须确保它的稳定性。

3.7.9砼的侧压力与砼的浇注高度和速度有关,所以砼浇注时须分层浇注,控制砼的浇注速度。

四、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主管工长必须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混凝土输送泵及布料设备在转移、安装固定、使用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3、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正确系安全带。现场严禁吸烟。振捣及拉线人员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4、用于泵送混凝土的模板及其支承件的设计,应考虑混凝土泵送浇筑施工所产生的附件作用力,并按实际工况对模板及其支撑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5、当输送管发生堵塞而需拆卸管夹时,应先对堵塞部位混凝土进行卸压,混凝土彻底卸压后方可进行拆卸。为防止混凝土突然喷射伤人,拆卸人员不应直接面对输送管管夹进行拆卸。在混凝土泵出口的水平管道上安装止逆阀,防止泵送突然中断而产生混凝土反向冲击。泵送系统受压力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

6、排除堵塞后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末端输送管的出口应固定,并应朝向安全方向。作业后,必须将料斗内和管道内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进行清洗。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前方10m内不得站人并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橡胶球及砂石粒。

7、在布料设备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或影响作业的障碍物。布料设备与塔吊不得在同一范围内作业,施工过程中责任工程师应进行监护。

8、控制布料设备出料口位置,避免超出施工区域,必要时应采取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出料口混凝土坠落。

9、布料设备在出现雷雨、风力大于6级等恶劣天气时,不得作业。雪天要注意防滑,及时清理钢筋上、模板内及脚手架、马道上的冰雪冻块。

10、混凝土振捣器使用安全要求: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无破损漏电,漏电保护装置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接紧固,旋转方向正确。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楼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切断电源。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自然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振动器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防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动器。电源线路要悬空移动,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摩擦及车辆的碾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立即进行处理。振捣器与平板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装在手把上。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并有防雨措施。

文档

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方案

地下室外墙局部单面支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西南局部外墙距外侧护坡桩距离过小(具体部位见附图),经现场实测距离为200mm-300mm。造成该部位外墙与护坡桩间距离不能满足双面支模的要求。由于该墙体的厚度较厚,模板的侧压力较大,且无法采取止水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只能靠单侧的模板支架来承受混凝土的全部侧压力,这就为单面模板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本工程支撑系统、模板支撑系统的接茬处理成为本工程施工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二、编制依据序号编制依据编号1图纸南区施工图纸2施工组织设计《南区施工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