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繁多的社会信息刺激,使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缺乏社会支持是导致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疾病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推动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障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阿拉木图宣言》将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分为:(4方面,8要素):
8要素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安全卫生水和卫生设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预防接种,控制地方病,合理治疗,提供基本药物。其中,健康教育被列为8要素之首,并且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
自我保健: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决策。
健康教育的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他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抉择。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卫生服务。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饮酒,心理健康。1992年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
健康管理的分类(根据服务来源不同):自我健康管理和社会健康管理。
自我健康管理:指以被管理者个人或团队自我健康管理为主,健康相关人员和机构健康管理服务为辅而进行的健康管理。社会健康管理:社会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主,被管理者积极配合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为辅而进行的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模式:2方面,各方面有3个部分。
管理者模式:1)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管理 2)个人或群体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
3)个人或群体健康计划及改善指导
被管理者模式:1)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 2)明确自己的任务 3)采取行动
健康信息采集与管理的内容: 生物遗传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医疗服务水平,个人医学问题。
健康计划与健康指导:P45 (理 解)
健康行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和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我们正在用自己的不良习惯杀死自己”,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人类自身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的表现形式:1)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2)放弃或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
健康行为的类型:1)日常健康行为,如,营养,睡眠,休息,运动,个人卫生,规律生活节奏
2)保健行为,如,体检,预防接种,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遵循医嘱
3)预防性行为,如,系安全带,安全的性行为
4)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如,戒烟,戒酒,戒毒,戒赌
危害健康行为:指在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确定的行为。
危害健康的行为有:网络成瘾,自杀行为,吸毒,吸烟行为,酗酒行为。吸烟和酗酒的危害要重点看P75
体适能:体适能是人类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体力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身体能力。
心血管适能又被称为心血管耐力或者有氧适能。
心血管适能的生理学基础:1)心脏是影响心血管适能的基本要素,功能是泵血,推动血液循环。
2)血管是由一系列复杂分支管道组成,遍及全身,分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3)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和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离不开肺与
组织的呼吸以及血液的运输
心血管适能与健康的关系:P85 肌肉适能与健康的关系:P 注意:设计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包括:练习形式,强度,运动量,持续时间,频度
肌肉适能的生理学基础:1)肌肉力量和耐力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也是肌肉适能的基本组成成分
2)肌肉体积或者MAX肌肉横断面积影响和决定肌肉的力量大小
3)肌肉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纤维的数量和活动模式受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健身锻炼的基本原则:1)自觉性原则 2)经常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运动处方:是知道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它是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根据患者,运动员或健身锻炼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由健身目标,内容,运动负荷,注意事项等组成)
肌肉适能训练的原则:1)超负荷原则 2)渐增阻力原则 3)专门化原则 4)合理练习顺序原则
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健全人格的前提下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4大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维护:1)生理维护 2)心理维护 3)社会维护
人格的分类:气质体液理论(希波克拉底):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
内倾,外倾人格理论(容格):内倾型,外倾型
人格结构理论(艾森克):直角坐标系对人格进行分类。
(佛洛依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3个层次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需要因素,是决定因素,需要越强,增强关系的内驱力越大
2)距离因素,是常见原因,相距越近关系越密切,反之,相反。
3)次数频率因素,接触次数多,频度高者关系越密切,反之,亦然。
4)相似性因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互补性因素,补偿作用容易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
6)外表因素:良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或风度会对人产生好的印象。
7)人格因素:人格品质是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基石。
压力:指人类对环境消极思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压力的来源:1生物性压力源:创伤或疾病,噪音,气温等直接阻碍或破坏个人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2精神性压力源:直接阻碍或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外在事件,错误的认知结构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直接阻碍或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失恋离婚。
压力的缓解:1)自我调节:及时调节,保持乐观心态
2)行为调节: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适应环境和减轻心理压力
3)回避:趋利避害
4)宣泄:适时宣泄,引导压力外溢,减轻心理承载量。如大喊,锻炼
5)疏导:及时疏导,引导压力转移目标。
6)升华和转化:变压力为动力
7)心理干预:巨大痛苦或压抑需要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合理膳食:膳食要全面平衡的膳食,来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的需要。
合理膳食是健康饮食的核心,包括:膳食结构,膳食制度,食品的加工方式
平衡膳食原则:指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也应保持合适的比例。
营养对健康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2)提高智力3)促进优生4)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5)延缓衰老 6)预防疾病
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没有饥饿感,被称为“潜在饥饿”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果把两种或以上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它们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混合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谷类配豆类
糖尿病患者选择低血糖指数的糖类食物。
必需脂肪酸:在多部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等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被称为~,如坚果
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心脏病高血压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A,D,E,K
维A缺乏导致夜盲症,干眼病;维D缺乏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病;维E缺乏导致不育症
维K缺乏导致出血; 维B1缺乏导致脚气病 ;维B2缺乏导致口角炎,舌炎;维B6缺乏导致溢脂性皮炎
维B12缺乏导致虚弱,贫血; 维C缺乏导致抵抗力下降 ;叶酸缺乏导致恶性贫血;烟酸缺乏导致糙皮病
矿物质分为2类:常量元素(含量较高)和微量元素(人体必需)
钙和锌的内容:P151-P152 理解为主。
人体能量的消耗包括:1)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
健康饮食结构:
1)适当控制能量摄入,通过适当的锻炼保障能量供应的平衡
2)在保障摄入适当能量的提前下,控制3大供能物质的供能比例
3)平衡是饮食营养供应与人体需要相平衡
4)全面多样,通过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全面满足人体需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0建议:(核心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1)食物多样,蔬菜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荤油和肥肉
5)食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减少烹调油的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饮酒应限量 10)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顶层:油和盐。 第二层:奶类大豆。 第三层:肉类鱼虾蛋类
第四层:蔬菜和水果。 底层:谷类杂豆和水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睡眠的质OR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睡眠不足。
睡眠的功能:1)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 2)保存脑的能量 3)巩固记忆
4)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 5)增进机体的免疫机制
睡眠的分类:非快眼动睡眠 AND 快眼动睡眠(梦出现于此)
引起失眠症的常见原因:
1)心理因素: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困难所造成的焦虑抑郁紧张等
2)生理因素:疾病或随着年龄增长也可引起失眠症
3)药物因素:饮酒,滥用药物,药物依赖等可引起失眠症,常见药物有兴奋剂,避孕药等
4)不良环境和习惯:如噪声,光线强弱,过冷过热,过饱或饥饿等
肥胖的分类(脂肪细胞变化不同):增值型肥胖AND肥大型肥胖AND混合型肥胖
体质指数: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
肥胖的危害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恶性肿瘤,性功能异常。
肥胖的原因:肥胖是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综合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父母与祖父母的体型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2)神经内分泌因素:饱腹中枢受到损伤,引起摄食过量,容易肥胖。情绪也会影响食欲。
3)饮食因素: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对肥胖发生有直接影响。
4)行为因素:运动不足,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
肥胖的治疗:
1)行为干预:相互配合,制定摄食计划。
2)合理膳食:当消耗热量高于摄入热量时,才能减轻体重。主要是体脂的建少使体内不再积聚脂肪
3)体育锻炼:锻炼应与饮食配合,并长期坚持,否则出现体重不易下降或反弹现象。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仅在饮食,运动治疗未能奏效时作为短期内的辅助治疗。
5)外科治疗:吸脂,切脂或减少食物吸收的手术。应慎重权衡其适应症且严格选择手术方式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传染: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削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ABOUT冠心病: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症,吸烟,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其他(性格情绪等)
ABOUT高血压:
病因:1遗传: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
2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高于摄盐量低的人群
3社会心理应激: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等
4神经内分泌因素:小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
5: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失调,引起全身小动脉的阻力增加,长期积累
形成高血压
ABOUT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维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类,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
病因: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
2心理因素:伴随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4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不节制,营养过剩诱发糖尿病
5感染: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
糖尿病的预防:
1)控制饮食 2)加强体育锻炼 3)减肥 4)心理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