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年福建省化学中考真题(含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3:08:33
文档

2018年福建省化学中考真题(含解析)

201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C2H6O)B.青蒿素(C15H22O5)C.富勒烯(C540)D.葡萄糖(C6H12O6)3.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
推荐度:
导读201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C2H6O)B.青蒿素(C15H22O5)C.富勒烯(C540)D.葡萄糖(C6H12O6)3.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
201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学科

(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野外焚烧垃圾         B.回收废弃塑料          C.任意排放污水      D.随意丢弃电池  

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乙醇(C2H6O)         B.青蒿素(C15H22O5)       C.富勒烯(C540)         D.葡萄糖(C6H12O6)

3.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

4.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

A.澄清                B.无异色                C.无异味             D.无细菌和病毒

5.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右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钠由液态变为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

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6.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

A.18.0g              B.16.0g            C.13.2g          D 11.5 g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8.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C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C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材料                        B.含有2个氧分子

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D.Ga、O元素质量比为1:2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右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

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今年“3·15”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了破解。

(1)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

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____________性;

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5H11AsO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2O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①在西红柿和蟹肉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

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As2O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列计算式即可)。

1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右下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种元素,有____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

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3.《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___ (填标号)。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BaCl2溶液

(4)将60kg含10%NaCl的黄卤和40kg含15%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_____kg。

14.某矿山酸性废水(主要含硫酸、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等)为原料,通过下述流程可将废水中的铁、铜和锌分步沉淀,实现回收利用。

(1)步骤①中,加入Ca(OH)2有两个作用。

一是中和废水中的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将硫酸铁转化为Fe(OH)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③中,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3)为分步回收铁、铜、锌等金属资源且直接得到铜单质,只需改变上述流程中的某步骤加入的试剂即可。该步骤和应加入的试剂分别是____。

15.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  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现有如下装置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 (填标号,下同)和______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a=____,b=____。

实验三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右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棵树吸收的CO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

1.B

【解析】A.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空气,不符合环保要求,所以A错误;

B.回收废旧塑料,可以防止白色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所以B正确;

C.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不符合环保要求,所以C错误;

D.电池中有镍、镉等有害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环保要求,所以D错误。

2.C

【解析】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以外含碳的化合物。乙醇(C2H6O)、青蒿素(C15H22O5)、葡萄糖(C6H12O6)都是含碳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但富勒烯(C540)是含碳的单质,不是化合物,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所以C错误。

3.A

【解析】只有单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水银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A正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氧化汞和硫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x+(-2)=0,所以x=+2,所以氧化汞和硫化汞中汞元素化合价都为+2;设轻粉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y,已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2y+(-1)×2=0,y=+1,轻粉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所以BCD都错误。

4.A

【解析】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只能得到澄清的水,无异色和无异味是通过吸附达到的;无细菌和病毒是通过杀菌消毒得到的,所以本题选A。

5.B

【解析】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里的数字代表的是质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所以A错误;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所以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B正确;

C.钠由液态变为气态,微粒间的间隔应该变大,所以C错误;

D.人体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所以D错误。

6.A

【解析】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也就是说2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那么50.0克水最多只能溶解18克氯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本题选A。

7.D

【解析】A.铁有导热性,可以用来制作铁锅,对应关系正确,所以A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降下来,这是人工降雨的原理,所以B正确;

C.胃酸是盐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所以C正确;

D.铁锈是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氧化物,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来除铁锈,所以D错误。

8.C

【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但ZnCa2O4既不是纯金属,也不是合金,它是一个化合物,不属于金属材料,所以A错误;

B.分子中不可能再含有分子,一个ZnCa2O4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所以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ZnCa2O4催化材料可以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所以C正确; D.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Ga、O元素质量比为70×2:16×4=35:16,所以D错误。

9.D

【解析】A.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也产生气泡,该实验方案检测也不一定是碳酸盐,也有可能是活泼金属,所以A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方案错误,所以B错误;

C.检验氧气,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应伸到瓶口,实验方案错误,所以C错误;

D.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从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实验方案正确,所以D正确。

10.C

【解析】AB.m(金属)可以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所以AB错误;

C.m(金属)过小,燃烧放出的热量太少,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金属会与氧气反应,会消耗一部分氧气,从而减小产氧量,所以C正确;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根据表格数据可知,m(Fe)燃烧产生的热量最小,所以需要铁的质量是最大的,所以D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1)①可燃;

②严禁烟火(合理即可);

(2)①蟹肉;

②化学变化;

③ (列计算式即可)。

【解析】(1)①根据题意可知面粉能燃烧,推出面粉有可燃性;

②根据题意面粉在空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严禁烟火(合理即可);

(2) ①在西红柿和蟹肉中,富含蛋白质的是蟹肉;西红柿富含的是维生素。

②有机砷转化为砒霜,有新物质产生,所以该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As2O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 (列计算式即可)。

12.(1) 4;1

(2)没有  ②CO  ③

【解析】(1)反应微观模型中,反应物是CO和H2O,催化剂是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除钼外还有4种元素,有1种单质分子;

(2)①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

②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可以看出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CO和H2O在催化剂和120℃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1) 

(2)蒸发结晶或结晶

(3) B

(4)12kg

【解析】(1)步骤①中,BaCl2和Mg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或结晶;

(3)A.用蒸馏水可以除去硫酸镁和氯化镁,但氯化钠也溶于蒸馏水,会损失一部分氯化钠,所以A错误;    

B.饱和NaCl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可以除去硫酸镁和氯化镁,所以B正确; 

C.饱和NaOH溶液和氯化镁反应,但不和硫酸镁反应,不能除去硫酸镁,所以C错误;     

D.饱和BaCl2溶液和硫酸镁反应,但不和氯化镁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镁。所以D错误,本题填B;

(4)将60kg含10%NaCl的黄卤和40kg含15%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60kg×10%+40kg×15%=12kg。

14.(1)步骤①中,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酸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Fe(OH)3,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溶液②中肯定有锌离子,锌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步骤③中,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OH)2;

(3)为分步回收铁、铜、锌等金属资源且直接得到铜单质, 锌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步骤②加入锌即可。

15.实验一  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B (填标号,下同)和D或E;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是否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热,产生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 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实验1-3的变量是溶液的pH,实验目的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本实验是要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3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那么实验3和5可以探究H2O2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a=15,b=20;实验3和5也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a=30,b=30;

实验三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本实验的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其余的条件要相同,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反应速度够快,产生气体太多,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氧化铜。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解: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x。

x=506g

答: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

(2)968g÷48.4g=20,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

文档

2018年福建省化学中考真题(含解析)

2018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乙醇(C2H6O)B.青蒿素(C15H22O5)C.富勒烯(C540)D.葡萄糖(C6H12O6)3.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