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2.12
学时数:2周
适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开设学期:3
实践类别(实训、课程设计、实习):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实践能帮助学生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与技术等理论,并且吸收教学过程中介绍的管理数据库开发实例中的经验,通过一个具体应用实例的亲自设计与开发,借助课程设计环节及上机操作,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管理数据库的开发技术与方法。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步骤的规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良好的实验步骤规范(包括上机操作规范)。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与要求是:
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在确定解决方案框架过程中确定每个函数的简单功能,以及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等。
2、详细设计和编码
确定算法的主要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3、上机前编写程序与检查
上机前程序检查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减少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无谓错误。
程序检查主要有两种途径:用一组测试数据手工执行程序;通过阅读或给别人讲解自己的程序而深入全面地理解程序逻辑。把程序中的明显错误事先排除。
4、上机调试程序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和学生成绩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学生信息的灵活查询;学生各门课程成绩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统计、排名等,并对学生的留级、休学情况进行记录。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学生信息表、课程表、选课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学生信息和学生成绩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每名学生的选课门数。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留级学生的信息(每学期4门课程不及格则留级)。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学生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二、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读者管理、图书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图书查询管理,包括读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图书的借还信息查询及库存管理。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读者表、图书表、借阅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及借阅信息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未按期归还图书的学生信息及欠费情况。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各种图书的库存量。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读者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三、员工工资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工资信息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等功能,包括员工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工资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等。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员工信息表、工资信息表、部门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员工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每个部门员工的平均工资。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存储过程给员工加薪,加薪的员工号和加薪数额由调用该过程的实参给定,把加薪后的员工工资更新到数据库。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员工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四、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选课信息管理等功能,包括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课程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选课信息的查询等。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学生信息表、班级信息表、选课表、教师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学生信息、班级信息和成绩信息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某学期某班级学生的成绩信息。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存储过程给学生提分,提分的学生号和课程号由调用该过程的实参给定,把提分后的学生成绩更新到数据库。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学生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五、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仓库信息管理、货物信息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入库出库管理等功能,包括货物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供应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货物入库出库信息的查询等。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货物表、供应商表、仓库表、入库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仓库信息、货物信息和入库出库信息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各个供应商提供的货物种类。
6、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各类货物每天的入库出库情况。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六、酒店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酒店员工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房信息管理、订单管理等功能,包括客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客房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订单查询及退房管理等。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员工信息表、客户信息表、客房信息表、订单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客房信息、客户信息和订单信息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空闲客房的信息。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查询客房入住的客户信息、时间信息。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七、超市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商品销售管理、进货管理、人员管理、收银业务管理等功能,包括商品的录入及查询;人员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库存管理、营业额计算等。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商品表、会员表、销售表、进货入库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商品信息、库存信息和销售信息等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超市每天的出货、入货量。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超市营业额。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八、网上购物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消费者信息管理、商品信息管理、商家信息管理、订单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功能,包括消费者信息、商品信息、商家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订单查询、物流管理等功能。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消费者表,商家表,商品信息表,订单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商品信息、商家信息、订单信息等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统计各个商品的订单数量。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九、新闻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新闻信息管理、新闻评论管理等功能,包括新闻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新闻评论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新闻分类查询等功能。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新闻分类表、新闻表、新闻评论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新闻信息、评论信息等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当天的新闻。
6、存储过程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各类新闻的数量。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求实现宿舍楼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宿舍信息管理、宿舍事故信息管理等功能,包括宿舍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学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及查询;宿舍备品及事故的查询等功能。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数据库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和总体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2)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详细列表显示完整的数据库表结构。
2、创建表空间
3、在表空间中创建表
在 SQL*PLUS 环境中输入 PL/SQL 代码,创建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至少包括宿舍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宿舍备品信息表等5张表(自行设计用到的表,注意表中字段的设置及类型);
向表中插入数据,每张表至少插入10条数据,数据要合理。
4、索引和完整性
在表上建立相应索引。
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必须建立主键、外键、检查约束等)。
5、数据查询和视图
使用SELECT语句实现宿舍信息、学生信息、宿舍备品信息等的查询(要求查询要和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做单条件的查询、组合条件的查询、多表查询等,至少完成10个查询)。
创建视图查询某个宿舍楼入住的学生总人数。
6、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使用
创建存储过程实现表中数据的修改和删除。
创建函数统计各个宿舍楼发生的事故数。
7、用户、角色
创建用户并授权,将其赋予某个角色成为其成员。
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询操作。
8、系统数据维护
导出数据库数据
导入数据库数据
●课程设计的安排
分组选题:两人为一组,每组一个课题,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设计工作的协调、分工等。
日程安排
课程设计一共持续两周(10天),具体安排如下:
| 序号 | 内容安排 |
| 1 | 按组讨论、对系统功能进行需求分析并进行明确分工 |
| 2 | 概念模型设计:设计E-R模型,详细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
| 3 | 逻辑结构设计: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 4 | 在oracle环境下创建表空间及表 |
| 5 | 建立索引;实现列、行及参照完整性;向表中插入数据 |
| 6 | 实现查询和视图 |
| 7 | 实现存储过程 |
| 8 | 实现用户、角色设置及数据库的导入导出 |
| 9 |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
| 10 | 成绩考核评定 |
通过程序实现、总结报告和学习态度,并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考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检查、程序检查和课程设计报告检查结合的办法。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考核标准包括:
1、程序代码(50%)
2、学生的工作态度、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及出勤率(30%)
3、课程设计报告(20%)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要求
一、封面;
二、目录;
三、设计任务书;
四、本组课题及本人任务;
五、程序功能简介;
六、主体内容(简要说明总体情况,详细介绍本人任务部分):
1.需求分析
2.概念模型设计(画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转换成关系模型
4. 数据库的实现,创建表空间及表的代码及主要查询代码
5.创建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的主要代码
6.权限设置及数据库备份
七、设计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