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 |
| 【教学目标及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认识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课文是依照情况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能够概括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宏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 |
|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 |
|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投影仪、投影片。 | |
|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勇敢顽强 不怕牺牲 诱敌上山 (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接受任务 | |
| 课 堂 活 动 预 设 | 设计思想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 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 3、板书课题 “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预习课文 (1)学会生字新词,从音形义三方面说说应该注意的问题。 (2)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课文是如何描写五壮士跳崖的,画出最使您感动的句子。 (3)质疑。 2。交流预习收获 (1)读生字组词 (2)读读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3)注意“尸、斩、磨、罢、豪”5个字的部首、 (5)指名读课文,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6)质疑,解决部分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指名读课文 2、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感情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做“五壮士"? (2)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读读最使您感动的句段,谈谈感受、 2、分小组学习讨论。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读原文。 (2)谈感受,大伙儿补充、 (3)感情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五壮士跳崖的部分,试着背诵。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边读边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 3。总结中心。(板书:英勇顽强,勇于牺牲) 4、观看情景朗读,再次受到感染。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越多越好。 | |
| 【教学反思】 | |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知识链接: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依照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三千人在占领的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5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预习任务: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了解故事的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 多读几遍文章,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把生字词写下来)
日寇 龙王庙 任务 葛振林 大吼 满腔怒火 抡圈 绷紧 全神贯注 崎岖 横七竖八 尸体 棋盘陀 悬崖绝壁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嗖 屹立 眺望 仇恨 叽里呱啦 昂首挺胸 党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几部分,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我来闯关:
1。 我明白: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______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______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____________,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______顶峰,英勇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________、热爱________、仇恨_____、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3、课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分别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并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明白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划出课文2、3、4、6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您感受到了什么?把您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知识链接: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斗志更加旺盛,在本次战斗中,他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战士也相继跳下悬崖。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等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在半山腰被树枝档住,负伤脱险后返回、
预习任务:
1.划出课文2、3、4、6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您感受到了什么?把您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自主、合作、探究:
1.课题可不能够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壮士”?
2.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来闯关:
1、 先用“√”勾出带点字的读音,读了这些词语您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读。
嗖(sōu shōu)的一声 斩钉截(jié jiē)铁
绷(bēng běng)得紧紧 大吼(hǒu kǒu)一声
2、选一选,填一填
陆续 接着 相继
①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 )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②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从悬崖往下跳、
站立 挺立 屹立
①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远去的方向。
②一棵小松树迎着寒风( )在山坡上。
3、填适当的词。
( )的山路 ( )地瞄准敌人 ( )的力气
( )地躺着尸体 ( )的怒火 ( )地完成任务
( )的喜悦 ( )地打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 )山河 全神( )注 居高( )下
斩钉( )铁 横七( )八 昂首( )胸
5、猜猜我是谁(依照意思写词语):
1)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 ( )
2)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模样、 ( )
3)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 )
4)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5)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6、这些都是表示看的词语,您还能想出几个来不?和小伙伴表演表演,相互猜猜,一定特别有趣。
如:眺望 、俯视
您也来写几个: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些句子,在表达上特别有特色,我们不妨能够仿照写一写,您会发现“原来我也会写如此棒的句子!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仿写:
8、学完课文,您一定有更多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五壮士说的最让您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最让您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