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验就是运用三角形相似原理,把钢丝的伸长量进行放大。此方法受小,仪器少,操作简单,而且能准确的测出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学会用三角形相似原理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学会多角度对实验创新。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杨氏模量仪、刚卷尺、水准仪、硬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砝码、微型激光发射器和钢丝。
实验原理:最简单的形变是棒状物体(或金属丝)受外力后的伸长与缩短。设以物体长为L,截面积为S。沿长度方向施力F后,物体的伸长(缩短)为△L。比值F/S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为胁强,它决定了物体的形变;比值△L/L是物体的相对伸长,称为胁变,它表示物体形变的大小。按照胡克定律,在物体的限度内胁强与胁变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 Y=(F·L)/(△L·S).
Y称为杨氏模量,Y的国际单位制是帕斯卡,记为Pa(1Pa=1N/m^2).
根据上式,测出等号右边各量后,便可算出杨氏模量。其中,F、L和S可用一般的方法测得,唯有伸长量△L的值很小,用一般工具不易测量准确。因此我们用放大法来测定伸长量△L。
装置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N为在米尺上的读数,△L为钢丝伸长量即为
OE、FB,OC为激光器的长度,OF为激光器距离米
尺的距离。 A
N
F O
△L
B E C
N在米尺上读出,OC可以测出,根据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到:
△AFO与△OEC相似,AO/OC=AF/OE
因为AF和OF已知,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可算出AO
这样OE可以算出来。
实验步骤: 1、按 照实验要求安装仪器,米尺必须保持与地面垂直,激光 器必须与地面保持平行。(把光杠杆镜子改成激光发射器)
2、适当调整被测钢丝长度,使钢丝长度为L。
3、二前尖脚放在工作台的横槽内,后面的主杆尖脚放在下夹头上,但是不与钢丝接触。调整激光发射器光点恰好垂直照在左边竖着的长米尺上。钢丝自然伸直。
4、按顺序增加砝码,(每次增加1kg),观察长米尺上的刻度变化,并依次记下相应的刻度值。然后按相反次序将砝码取下,记录相应的米尺数值用逐差法算出△L的平均值。
5、测量钢丝的长度L和激光器到长米尺的距离D,测量激光器两前脚中点与后脚的距离OC,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丝的直径d,并计算其截面积
6 、 带入数据计算杨氏模量E.
注意事项:1.长米尺必须与地面垂直,激光器发出射线必须与地面平行,且光点恰好垂直照在长米尺上。此为关键!
2.后脚不能与钢丝接触。保持钢丝处于垂直状态。
3.尽量让钢丝不晃动。稳定后再读数。
数据记录:
钢丝伸长量数据记录表
砝码数
| n | F=mg (N) | 增加砝码时的读数Ni(mm) | 减少砝码时的读数Nj(mm) | Nn=(Ni+Nj)/2 (mm) |
| 3 | 3*9.80 | |||
| 4 | 4*9.80 | |||
| 5 | 5*9.80 | |||
| 6 | 6*9.80 | |||
| 7 | 7*9.80 | |||
| 8 | 8*9.80 | |||
| 9 | 9*9.80 | |||
| 10 | 10*9.80 |
钢丝直径数据记录表 零差d0= mm
| 次数 | 读数值d1 (mm) | 测量值d=d1-d0 (mm) |
| 1 | ||
| 2 | ||
| 3 |
项目
项目
| 数据 | 测量值 | 测量误差 |
| F (N) | 4*1.00*9.80 | 4*0.01*9.80 |
| L (mm) | 0.5 | |
| D (mm) | 0.5 | |
| b (mm) | 0.1 |
数据处理:
△L=(b*(Nn-N0)) /√(D^2+(Nn-N)^2)
逐差法:△L=
F=4Mg=4*1*9..8=39.2N
Y=(F·L)/(△L·S)= N/m^2.
Ey=△F/F+△L/L+△D/D+△b/b+△△L/△L+△d/d=
△Y=Y*Ey= N/m^2.
测量结果表达示:
Y=Y+△Y= N/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