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3:12:40
文档

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B)A、博比特B、泰罗C、查特斯D、麦克尼尔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是(B)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后现代课程》D、《儿童与课程》3、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D)A、强调实践指向B、强调学科关联C、强调学习兴趣D、强调学科
推荐度:
导读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B)A、博比特B、泰罗C、查特斯D、麦克尼尔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是(B)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后现代课程》D、《儿童与课程》3、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D)A、强调实践指向B、强调学科关联C、强调学习兴趣D、强调学科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B)

A、博比特    B、泰罗

C、查特斯    D、麦克尼尔

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是(B)

A、《课程》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后现代课程》    D、《儿童与课程》

3、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D)

A、强调实践指向    B、强调学科关联

C、强调学习兴趣    D、强调学科结构

4、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的价值取向是(C)

A、实践兴趣    B、技术兴趣

C、兴趣    D、美学兴趣

5、提出“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而不是改变。”这一论断的教育家是(D)

A、赫尔巴特    B、卢梭

C、福禄贝尔    D、夸美纽斯

6、卢梭认为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活动教学和(A)

A、实物教学    B、理论教学

C、演示教学    D、示范教学

7、杜威认为真正能将儿童与学科统--起来的是(B)

A、方法    B、经验

C、思维    D、理论

8、泰勒认为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连续性”“序列性”和(A)

A、“整合性”    B、“实践性”

C、“重合性”    D、“复杂性”

9、奧苏伯尔非常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他提出了(C)

A、“主动作业”    B、“自我提高驱力”.

C、“先行组织者”    D、“认知脚手架”

10、在泰勒原理中,需要对教育目标进行两次甄选,即哲学的甄选和(B)

A、社会学的甄选    B、心理学的甄选

C、科技的甄选    D、多学科的甄选

11、以下教学设计模式中,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是(C)

A、范例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

12、下列不属于程序教学设计原则的是(D)

A、积极反应原则    B、小步子原则

C、自定步调原则    D、融会贯通原则

13、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

A、学习的层级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教学认识论    D、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14、在教育目标体系中,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的是(C)

A、发展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15、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城”“情感领域”和(D)

A、“哲学领域”    B、“科技发展领域”

C、“社会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16、通过师生民主对话和讨论从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教学方法是(A)

A、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B、提示型教学方法

C、自主型教学方法    D、实践型教学方法

17、借助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是(B)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18、课程垂直组织的两个标准是“顺序性”和(C)

A、“整合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过程性”

19、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D)

A、活动课程    B、实践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20、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C)

A、科目本位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学科课程

21、以下关于隐性课程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C)

A、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    B、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

C、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长远性    D、隐性课程具有明确的意图性

22、在课程组织方面,最早倡导螺旋式课程的教育家是(A)

A、布鲁纳    B、艾斯纳

C、杜威.    D、斯金纳

23、“这种教育将不是吃力的,而是非常轻松的。课堂教学每天只有4小时,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其中描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A、小组教学    B、合作学习

C、班级授课制    D、小先生制

24、认为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课程“消费者”,持此种观点的是课程实施中的(A)

A、相互适应取向    B、合作取向

C、忠实取向    D、创生取向

25、以下不属于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特征的是(D)

A、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B、教师开始进人教学设计过程

C、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D、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

26、形成性评价的特点表现为过程性、灵活性和(B)

A、广泛性    B、探索性

C、实践性    D、交互性

27、布卢姆的评价体系属于(D)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    D、目标本位评价

28、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即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致的程度,此类评价属于(B)

A、第一代评价    B、第二代评价

C、第三代评价    D、评价

29、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重意义的建构,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A)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达成式教学

30、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中心是(B)

A、教师.    B、学习者

C、家长    D、会话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中“范例”的基本特征。

答:

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范例性则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基础性和范例性。基本性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基础性是针对学生、针对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适切性而言;P124

3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习成就动机的三种驱力。

答:

在奧苏伯尔看来,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附属驱力。P109

33、简述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的要求。

答:

教学方法的选择最起码要符合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1)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2)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

(3)第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P209

34、简述课程整合的三种途径。

答: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学生经验的整合。

(2)学科知识的整合。

(3)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称“社会关联”。P214

35、简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答: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两类课程组织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

(1)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

的综合。

(2)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3)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并不全然不顾学科逻辑.并不是以牺牲科学体系为代价,而是从某种观点、以某种方式对分门别类的学科逻辑的超越。P242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理解。

答:

所谓“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指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当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未必一定符合教育要求和社会要求,当教师不能自觉意识到“教学的教育性”原理、不能高质量地组织教学、不能有意识地发挥教学的积极教育作用的时候。学生很有可能变得道德败坏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使教学的教育性表现为反教育性。P300

37、请结合实际,分析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

世纪大转换时期,世界各国所推出的面向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

①在课程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②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③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④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

⑤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先生他自己造成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种教学模式?

(2)概述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答: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种教学模式?

课程创生取向教学模式

(2)概述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内涵:在课程创生取向的视野中,课程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体验到的教育经验,课程知识不是以教科书、教学指导书等为载体的外部的、静态的、物化的内容,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情境同创生的内在的、动态的人格结构课程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特征:

①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教育与教学,基于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并以不断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自由与为根本目的;

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在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师的主体性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并被完全释放出来。

③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获得充分的尊重和发挥是成功的教学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3)尝试对这种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评析。

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把教学视为充满偶然性、不可预知性、神秘感的艺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持续的创造性探究,获得关于真善美的活生生的真实体验。实现人格的不断重构。

文档

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是(B)A、博比特B、泰罗C、查特斯D、麦克尼尔2、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是(B)A、《课程》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后现代课程》D、《儿童与课程》3、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D)A、强调实践指向B、强调学科关联C、强调学习兴趣D、强调学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