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3-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四(4)班数学,经过了上学期的了解,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包括个章(单元)教学内容,教训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的分析.)这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加减,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等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这单元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2.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习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3、小数乘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等五部分内容。
4、观察物体
本单元的目标是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也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实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空间观念.
5、认识方程
这部分内容先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6.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本单元经历收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措施
1、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 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 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 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
|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备注 |
| 1 | 3.2~3.6 |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一)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三) | 3 | |
| 2 | 3.9~3.13 | 比大小 买菜 比身高 | 5 | |
| 3 | 3.16~3.22 | 歌手大赛 练习一 | 5 | |
| 4 | 3.23~3.29 | 第二单元 图形分类 三角形分类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 5 | |
| 5 | 3.30~4.5 |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 5 | 清明节 |
| 6 | 4.6~4.12 | 四边形分类 练习二 | 5 | |
| 7 | 4.13~4.19 | 第三单元 买文具 小数点搬家 | 5 | |
| 8 | 4.20~4.26 | 街心广场 包装 | 4 | |
| 9 | 4.27~5.3 | 蚕丝 | 5 | 劳动节 |
| 10 | 5.4~5.10 | 手拉手 练习三 整理与复习(一) 考试 | 5 | |
| 11 | 5.11~5.17 | 第四单元 看一看 我说你搭 | 5 | |
| 12 | 5.18~5.24 | 搭一搭 练习四 | 4 | |
| 13 | 5.25~5.31 | 第五单元 字母表示数 等量关系 | 5 | |
| 14 | 6.1~6.7 | 方程 解方程(一) | 5 | 端午节 |
| 15 | 6.8~6.14 | 猜数游戏 练习五 | 5 | |
| 16 | 6.15~6.21 | 密铺 奥运中的数学 | 5 | |
| 17 | 6.22~6.28 | 优化 第六单元 生日 | 4 | |
| 18 | 6.29~7.5 | 栽蒜苗(一) 栽蒜苗(二) | 5 | |
| 19 | 7.5~7.12 | 平均数 练习六 整理与复习 | 5 |
| 20 | 整理与复习 | 5 | ||
| 21 | 复习 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