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用2B铅笔在填涂区域将该项涂黑。)
1.(3分)小明同学将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放到桌面上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0.2J B.2J C.20J D.200J
2.(3分)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们正在加紧训练。关于滑雪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雪板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当运动员停止用力时,滑雪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会继续前进
C.运动员匀速转弯滑行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当运动员在滑雪板上静止时,运动员的重力与滑雪板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3分)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B.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C.气垫船脱离面行驶 D.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4.(3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
5.(3分)如图是中国的“奋斗者”号全海深潜载人潜水器,2020年11月28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成功返航,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 )
A.“奋斗者”号在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大
B.“奋斗者”号在水下作业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
C.“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质量逐渐变大
D.“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6.(3分)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受力运动后碰撞其它球( )
A.白球在水平桌面滚动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白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其它球后没有静止,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7.(3分)“天和入九天”,2021年4月29日,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向下喷射气体火焰而升空,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空间站进入预定轨道时做圆周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
8.(3分)小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石头的重力。如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原本水平平衡的翘翘板A位置,自己坐在B位置上,OB=0.5m,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明重力300N( )
A.100N B.150N C.300N D.600N
9.(3分)小明家装修新房,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装置绳子端上升的速度相同
B.两种装置中拉力大小相等
C.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D.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10.(3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核桃夹子 B.瓶盖起子
C.钢丝钳子 D.医用镊子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题9分,12题8分,13题8分,14题5分,15题4分,共34分)
11.(9分)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选取器材,进行了如图所小的实验:
(1)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2)分析图B和图C,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一”、“二”或“三”)是正确的。
(3)比较图 和 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无关”或“有关”)。
(4)分析图D和E,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 的关系;金属块下表面在D中所受液体压强 在E中所受液体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金属块的体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
12.(8分)牛顿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杠杆的状态如图甲所示。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节,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有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个钩码。平衡后,若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3)小明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位置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分析实验数据后,小伟认为: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即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的依据是 。
(5)多次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所示。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写出公式)
|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臀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 1 | 1 | 10 | 2 | 5 |
| 2 | 2 | 5 | 5 | 2 |
| 3 | 3 | 6 | 2 | 9 |
|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距离h/cm | 拉力F/N | 绳子上升距离s/cm | 机械效率 |
| 1 | 1 | 10 | 0.5 | 30 | 66.7% |
| 2 | 2 | 10 | 0.9 | 30 | 74.1% |
| 3 | 4 | 10 | 1.6 | 30 | ? |
(2)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并使钩码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3)若在第2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的功率为 W。进行第3次测量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结果保留到0.1%)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钩码重力越大 (选填“高”或“低”)。
(5)小丽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小明的测量值,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较小
14.(5分)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物体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斜面倾角/° | 30 | 30 | 30 | 30 | 45 | 60 |
| 斜面的表面材料 | 木板 | 毛巾 | 木板 | 木板 | 木板 | 木板 |
| 物块重G/N | 2.0 | 2.0 | 4.0 | 6.0 | 2.0 | 2.0 |
| 沿斜面拉力F/N | 1.35 | 1.52 | 2.70 | 4.05 | 1.52 | 1.70 |
(1)通过对比实验1,2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提升物体越省力。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他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 (“相等”或“不等”)。
(4)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 。
15.(4分)小明同学是个航天迷,他查阅资料得知,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月坑可能是由不同行星撞击形成的。他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行星的质量有关。请你利用下列器材帮小明设计实验验证他的猜想。实验器材: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刻度尺。
(1)实验步骤: ;
(2)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10小题,16~21小题每空1分,22题4分,23题4分,24题6分,25题6分,共36分)
16.(2分)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以 命名压强的单位,以牛顿命名 的单位。
17.(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饮料杯的广告,从固定吸管可直接吸到杯中饮料,该广告是否符合科学性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 。
18.(2分)山西的第一条地铁——太原地铁2号线于2020年10月开始试运行。如图是地铁2号线效果图,小明解释:“图中的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这是由于靠近地铁的位置空气流速 ,压强 。
19.(4分)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 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20.(2分)小明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决定假期里去外地游学。拉着行李箱走在高铁站时的情景,若行李箱总重为300N,且重心到轮子的距离是箱子总长的1/3,那么拉力大小是 N,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可将拉杆行李箱当成 模型。
2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天问一号”追梦之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仰望星空,我们追梦不止!火星是以太阳为核心,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是太阳系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星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器“天问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上空,于2021年5月降落在火星表面,分四个阶段才能安全着陆。第一阶段气动减速,通过与火星大气的摩擦;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速度减至342km/h,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速度减至3.如m/s,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观察,放出巡逻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
(1)“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第一阶段气动减速时,动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利用 原理使探测器获得阻力。
(2)“天问一号”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此时探测器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3)某块矿石的质量为600kg,则该矿石在火星上所受重力大约为 N(在地球上g取10N/kg)。
22.(4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钥匙形“瓶起子”,图乙为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A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2。
(2)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23.(4分)某公交车上有如图所示提示语。请你说明车辆启动时,乘客容易向哪个方向摔倒。 。
24.(6分)如图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与人工智能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有关参数如下其质量6kg,与地面接触面积为300cm2,厚度约10cm,小明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l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5N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多大?
(2)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多大?
(3)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的功率为多大?
25.(6分)如图所示,为我国生产的履带式水陆两栖突击车,是当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战斗力最强的两栖突击车。该车满载时总质量为30t
(1)满载的突击车漂浮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2)此时突击车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水密度为1.0×103kg/m3)
(3)突击车在海面训练过程中,发射多枚炮弹后车体向上浮起了一些,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车体位于水面下20cm,则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大?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用2B铅笔在填涂区域将该项涂黑。)
1.(3分)小明同学将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放到桌面上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0.2J B.2J C.20J D.200J
【解答】解;
估计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m=300g=0.3kg,物理课本的重力大约为G=mg=6.3kg×10N/kg=3N,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3N×0.8m=7.4J,最后估算的该同学对物理书本所做的功的大小与B选项最为接近。
故选:B。
2.(3分)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们正在加紧训练。关于滑雪项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雪板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当运动员停止用力时,滑雪板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会继续前进
C.运动员匀速转弯滑行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当运动员在滑雪板上静止时,运动员的重力与滑雪板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不是减小压力;
B、当运动员停止用力时,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
C、运动员匀速转弯滑行时,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当运动员在滑雪板上静止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C。
3.(3分)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 B.给自行车加润滑油
C.气垫船脱离面行驶 D.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解答】解: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故A不合题意;
B、给自行车加润滑油会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可减小摩擦力;
C、气垫船脱离面行驶,故C不合题意;
D、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选:D。
4.(3分)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
【解答】解:A.篆刻刀很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骆驼宽大的脚掌,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D.切菜的菜刀,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故选:B。
5.(3分)如图是中国的“奋斗者”号全海深潜载人潜水器,2020年11月28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成功返航,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 )
A.“奋斗者”号在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大
B.“奋斗者”号在水下作业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
C.“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质量逐渐变大
D.“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解答】解:
A、“奋斗者”号在上浮过程中,排开的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变小;
B、“奋斗者”号在水下作业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海水的重力;
C、潜水器浸没海水中后继续下潜过程中,海水密度不变,排开海水的质量不变;
D、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中,由p=ρgh可知,故D错误。
故选:B。
6.(3分)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受力运动后碰撞其它球( )
A.白球在水平桌面滚动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白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其它球后没有静止,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解答】解:A、重力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故A错误;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支持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
D、手对白球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7.(3分)“天和入九天”,2021年4月29日,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向下喷射气体火焰而升空,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空间站进入预定轨道时做圆周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
【解答】解:A、火箭向下喷射气体火焰而升空,产生向上的推力;
B、火箭上升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所以机械能增大;
D、空间站进入预定轨道时做圆周运动,则空间站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故选:A。
8.(3分)小明想用公园的翘翘板来估测石头的重力。如图所示,他将石头放在原本水平平衡的翘翘板A位置,自己坐在B位置上,OB=0.5m,翘翘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小明重力300N( )
A.100N B.150N C.300N D.600N
【解答】解:设石头所在一端为动力F1,则小明所在一端为阻力F2,
读图可知,杠杆水平平衡,OB=5.5m,
则==2,
石头的力臂约为小明力臂的3倍,
即L1=2L6,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6L2得:
F1×3L2=300N×L2,
解得,F2=150N。
故选:B。
9.(3分)小明家装修新房,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装置绳子端上升的速度相同
B.两种装置中拉力大小相等
C.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D.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解答】解:
A、图甲使用的是定滑轮甲=h,图乙使用的是动滑轮乙=2h,拉力端移动距离s甲<s乙,运动时间相同,由v=甲<v乙,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甲=GA;使用动滑轮,拉力F乙=(GB+G动);
若GA=GB≥G动,F甲>F乙;
若GA=GB<G动,F甲<F乙;所以不能确定拉力大小关系,故B错误;
C、提升的物体质量相等,提升的高度相等有用=Gh可知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故C正确;
D、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为0J;使用动滑轮时,机械效率小于100%甲>η乙,故D错误。
故选:C。
10.(3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核桃夹子 B.瓶盖起子
C.钢丝钳子 D.医用镊子
【解答】解:A、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C、钢丝钳子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
D、医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是费力杠杆。
故选:D。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题9分,12题8分,13题8分,14题5分,15题4分,共34分)
11.(9分)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选取器材,进行了如图所小的实验:
(1)由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2.8 N。
(2)分析图B和图C,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 一 (选填“一”、“二”或“三”)是正确的。
(3)比较图 C 和 D 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无关 (选填“无关”或“有关”)。
(4)分析图D和E,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 液体密度 的关系;金属块下表面在D中所受液体压强 小于 在E中所受液体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金属块的体积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大一些 。
【解答】解:(1)从图甲可知物体的重力为5.8N,从图C可知物体的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的示数为3N浮=G﹣F示=5.8N﹣8N=2.8N;
(2)分析图B和图C可知,液体的密度是相同的,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G﹣F示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3)验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控制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由图可知,说明浮力相同;
(4)分析图D和E可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4.8N﹣2.3N=3N,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于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E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由p=ρgh可知金属块下表面在D中所受液体压强小于在E中所受液体压强;
(5)由F浮=G﹣F示可知,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应增大金属块的体积。
故答案为:(1)2.8;(2)变大;一;D;无关;小于。
12.(8分)牛顿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杠杆的状态如图甲所示。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右”或“左”)调节,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力臂 。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有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个钩码。平衡后,若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 左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3)小明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位置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分析实验数据后,小伟认为: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即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的依据是 一组实验数据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 。
(5)多次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所示。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写出公式)
| 实验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臀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 1 | 1 | 10 | 2 | 5 |
| 2 | 2 | 5 | 5 | 2 |
| 3 | 3 | 6 | 2 | 9 |
(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G,一格的长度为L,F1L1=F3L2,
3G×8L=nG×3L,
解得:n=2,
应在B点挂7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将两端同时减去一个钩码,杠杆左侧变为2G×2L=8GL,4GL>3GL;
(3)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将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4)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具备普遍性,这种结论很具有偶然性;要进行多次实验;
(5)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7L1=F2L6。
故答案为:(1)左;力臂;左;(3)变大,结论具有偶然性;(5)F1L1=F7L2。
13.(8分)小明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明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距离h/cm | 拉力F/N | 绳子上升距离s/cm | 机械效率 |
| 1 | 1 | 10 | 0.5 | 30 | 66.7% |
| 2 | 2 | 10 | 0.9 | 30 | 74.1% |
| 3 | 4 | 10 | 1.6 | 30 | ? |
(2)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并使钩码 缓慢 (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3)若在第2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的功率为 0.27 W。进行第3次测量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0.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3.3% 。(结果保留到0.1%)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钩码重力越大 高 (选填“高”或“低”)。
(5)小丽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小明的测量值,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较小
【解答】解:(1)实验中选用测出钩码与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因此实验还需要刻度尺。
(2)实验过程中需要匀速竖直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并使钩码缓慢上升。
(3)在第2次实验中,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绳=nv,拉力的功率:
P=Fv绳=Fnv=0.5N×3×0.2m/s=0.27W;
第3次测量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6N×0.1m=2.4J;
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3.3%。
(4)分析1、5、3次实验数据可知,提升的物体越重,所以可得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A.测拉力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总功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小;
B.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较小,即额外功减小,总功减小,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刻度尺;(2)匀速竖直向上;0.4;(4)高。
14.(5分)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斜面的省力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物体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 斜面倾角/° | 30 | 30 | 30 | 30 | 45 | 60 |
| 斜面的表面材料 | 木板 | 毛巾 | 木板 | 木板 | 木板 | 木板 |
| 物块重G/N | 2.0 | 2.0 | 4.0 | 6.0 | 2.0 | 2.0 |
| 沿斜面拉力F/N | 1.35 | 1.52 | 2.70 | 4.05 | 1.52 | 1.70 |
(1)通过对比实验1,2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 表面材料 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 ,提升物体越省力。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 1、3、4 (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他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 相等 (“相等”或“不等”)。
(4)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 62.5% 。
【解答】解:(1)通过对比实验1,2中的数据可知二者的倾角和物重均相同,故通过对比实验7;
(2)对比实验1、5、4中的数据可知、物重相同的情况下,拉力越小,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
(3)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重力大小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表面材料相同;所以需要对比1、3;
根据2、3、4的实验数据可知,拉力会变为原来的几倍;
(4)有用功为:W有=Gh=4.5N×0.3m=1.35J;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3N×1.2m=3.16J;
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62.8%。
故答案为:(1)表面材料;(2)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3、4;相等。
15.(4分)小明同学是个航天迷,他查阅资料得知,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月坑可能是由不同行星撞击形成的。他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行星的质量有关。请你利用下列器材帮小明设计实验验证他的猜想。实验器材: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刻度尺。
(1)实验步骤: 将两个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释放,记录沙坑的深度 ;
(2)实验结论: 从相同高度释放质量不同的小球,如果砸出的沙坑深度相同,可推断出月坑深度与流星质量无关;如果深度不同,则推断出月坑深度与流星质量有关 。
【解答】解:(1)实验步骤:将两个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释放。
(2)判断方法:从相同高度释放质量不同的小球,如果砸出的沙坑深度相同;如果深度不同。
故答案为:(1)将两个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释放;(2)从相同高度释放质量不同的小球,可推断出月坑深度与流星质量无关,则推断出月坑深度与流星质量有关。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10小题,16~21小题每空1分,22题4分,23题4分,24题6分,25题6分,共36分)
16.(2分)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以 帕斯卡 命名压强的单位,以牛顿命名 力 的单位。
【解答】解: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故答案为:帕斯卡;力。
17.(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网红饮料杯的广告,从固定吸管可直接吸到杯中饮料,该广告是否符合科学性 不符合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 吸管和饮料杯中的液面不相平 。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网红饮料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
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所以该广告不符合科学性。
故答案为:不符合;吸管和饮料杯中的液面不相平。
18.(2分)山西的第一条地铁——太原地铁2号线于2020年10月开始试运行。如图是地铁2号线效果图,小明解释:“图中的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这是由于靠近地铁的位置空气流速 大 ,压强 小 。
【解答】解:地铁急驰而过时,被地铁带动的空气速度变大,人身后的空气流速小,人容易被身后的空气推向铁轨而发生危险。
故答案为:大;小。
19.(4分)如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 重力势能 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解答】解:
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其重力势能变小,则动能变大;
由图知,小球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则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重力势能;大于。
20.(2分)小明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决定假期里去外地游学。拉着行李箱走在高铁站时的情景,若行李箱总重为300N,且重心到轮子的距离是箱子总长的1/3,那么拉力大小是 100 N,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可将拉杆行李箱当成 杠杆 模型。
【解答】拉着行李箱走在高铁站时,箱子能绕着轮转动;
重心到轮子的距离是箱子总长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力臂的定义可知;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8L1=F2L5可知,动力为阻力的三分之一×300N=100N。
故答案为:100;杠杆。
21.(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天问一号”追梦之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仰望星空,我们追梦不止!火星是以太阳为核心,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体积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是太阳系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星球。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器“天问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约7个月抵达火星上空,于2021年5月降落在火星表面,分四个阶段才能安全着陆。第一阶段气动减速,通过与火星大气的摩擦;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速度减至342km/h,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速度减至3.如m/s,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观察,放出巡逻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
(1)“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第一阶段气动减速时,动能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利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原理使探测器获得阻力。
(2)“天问一号”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此时探测器处于 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3)某块矿石的质量为600kg,则该矿石在火星上所受重力大约为 3000 N(在地球上g取10N/kg)。
【解答】解:(1)“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第一阶段气动减速时,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减小;
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喷气,使探测器减速;
(2)探测器悬停在空中静止,此时探测器处于平衡状态;
(3)矿石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G=mg=600kg×10N/kg=6000N。
石在火星上所受重力大约为:G火=G=。
故答案为:(1)减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3000。
22.(4分)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钥匙形“瓶起子”,图乙为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A点受到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臂l2。
(2)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解答】解:
(1)从支点O作动力F2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2;
(2)由杠杆平衡条件F7 L1=F2 L6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越小,因此OB作为动力臂l1最长;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3.(4分)某公交车上有如图所示提示语。请你说明车辆启动时,乘客容易向哪个方向摔倒。 向后摔倒 。
【解答】解:车辆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向前运动,故人向后倾倒。
故答案为:向后摔倒。
24.(6分)如图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与人工智能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有关参数如下其质量6kg,与地面接触面积为300cm2,厚度约10cm,小明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l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5N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多大?
(2)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多大?
(3)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的功率为多大?
【解答】解:(1)机器人的重力:
G=mg=6kg×10N/kg=60N,
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F=G=60N,
在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压强:
p===2000Pa;
(2)因为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机器人受到的水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水平推力:F推=f=15N,
则水平推力做的功:W=F推s=15N×18m=270J;
(3)机器人运动的时间t=5min=60s,
水平推力的功率:P===4.5W。
答:(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2000Pa;
(2)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为270J;
(3)此过程中机器人的水平推力的功率为8.5W。
25.(6分)如图所示,为我国生产的履带式水陆两栖突击车,是当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战斗力最强的两栖突击车。该车满载时总质量为30t
(1)满载的突击车漂浮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2)此时突击车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多少?(水密度为1.0×103kg/m3)
(3)突击车在海面训练过程中,发射多枚炮弹后车体向上浮起了一些,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车体位于水面下20cm,则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大?
【解答】解:(1)满载的突击车漂浮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F浮=G=mg=30×103kg×10N/kg=3×105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突击车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30m3;
(3)突击车在海面训练过程中,发射多枚炮弹后车体向上浮起了一些,根据p=ρgh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若车体位于水面下h=20cm=0.3m,则车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7m=2000Pa。
答:(1)满载的突击车漂浮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3×105N;
(2)此时突击车浸入水中的体积为30m7;
(3)减小;若车体位于水面下2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