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52:41
文档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研究

根据传统弹性理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出,而抑制出口。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贸易顺差反而继续扩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收支究竟有多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商榷。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快速增加。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的扩大为两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美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常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从而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因而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汇改以后,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面对贸易差额继续
推荐度:
导读根据传统弹性理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出,而抑制出口。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贸易顺差反而继续扩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收支究竟有多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商榷。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快速增加。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的扩大为两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美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常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从而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因而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汇改以后,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面对贸易差额继续
根据传统弹性理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出,而抑制出口。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贸易顺差反而继续扩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收支究竟有多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商榷。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快速增加。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的扩大为两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美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常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从而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因而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汇改以后,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面对贸易差额继续扩大的窘境,美国仍然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币值的变化与中美贸易之间究竟有没有相关性?人民币被低估是否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选取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月度数据,验证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之间的相关性。第三部分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 文献综述

从目前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来看,有关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通常分为两类:中性论和非中性论。中性论,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汇率的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趋于零;非中性论指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有正的

影响,或负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

国外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做过研究,主要有两类观点:

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美中贸易

BaaK Saang Joon (2008)②选取1986—2006年的季度数据,用协整向量回归模型检验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对两国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贬值时,中国对美出口提高,即美中贸易收支改善。Krugman 和Baldwin(1987) ③、Heikie与Hooper(1987)④及Moffett

(19)⑤

分别对美元实际汇率与美国的贸易收支进行

研究,得出结论: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贸易收支。Won W.Koo 和Renan Zhuang(2007)⑥ 认为,汇率在中美贸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人民币升

* 范艳,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9,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东区二栋

618室。邮箱:fanyan91@126.com。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

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研究

*

范艳

摘要: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国内外讨论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入世以后,中美贸易顺差高速增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归咎于人民币被低估,并一再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美国对华持续逆差。那么,人民币币值波动究竟是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升值能否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关系,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失衡;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822

2.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关系并不显著

Rahman & Mustafa(1996)对美国1973—1992年季度数据研究发现,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其贸易收支之间没有系统的长期影响关系。Stephen Jeffrey(2006)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说明人民币升值难解美国贸易失衡。 Guangzhong Li,Jan P. Voon 和Jimmy Ran(2006)提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将会被人民币实际汇率矫正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所抵消。

(二)国内研究

中国入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也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有显著影响

许少强和马丹(2005)采用Johansen检验对1994—2003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贸易收支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能够缓解中美贸易顺差,且实际汇率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提高人民币汇率可缩小中美贸易顺差。卢向前、戴国强(2005)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1994—2003年的数据,证实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李海菠(2003),宋兆晗、卜建明、杨晓森(2008),曹 瑜(2008)分别选取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都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指出实际汇率的变动可改善美中贸易。

2.二者关系不显著

沈国兵(2004),任兆璋、宁忠忠(2004)分别对不同时期中美贸易关系进行计量分析,都认为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谢建国、陈漓高(2002)分析了1978—2000年的数据,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没有显著影响。曹阳、李剑武(2006),用AR-GARCH模型分析了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并不显著。王细芳、叶全良(2008)对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叶永刚(2006)也发现: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二者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王中华(2007)运用协整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实际汇率和需求等因素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他认为,实际汇率并不是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真正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因素是美国的需求。钟永红(2007)选取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讨论了实际汇率和收入等因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并非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美国的国内需求才是罪魁祸首。因而人民币升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

二、实证分析

根据弹性理论,本币贬值会减少进口,刺激出口,从而减少逆差,改善贸易收支;而本币升值会恶化贸易收支。无论是根据美方数据,还是中方数据,中美贸易逆差持续增加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中美贸易逆差扩大是否与人民币币值有必然联系?本部分通过建立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中美贸易收支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二者的相关性。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66个月度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源自国际清算银行, 汇率指数上升(下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贬值)。中美贸易差额TB取自中国海关统计。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因素,本文又添加了诸多因素,如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C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A。外商直接投资额FDI源自和讯网。由于国际上只有季度和年度GDP,故此处用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tion 替代月度GDP。美国工业生产指数IPA源自美联储(以2007年为基期)。中国因为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故通过各月工业增加值来计算,同样以2007为基期,

得到各月工业生产指数IPC。

为降低异方差问题造成的影响,本文对相关变量均取自然对数。即主要讨论LNTB、LNREER、LNFDI、LNIPA、LNIPC 等五组变量序列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二)单位根(ADF)检验

由于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往往都是不平稳的,若直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在正式回归估计之前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即△x i =θ0+θ1t+(ρ-1)x t-1+Σφi Δx t-i +εt 。其中,△表示一阶差分,θ0表示截距项,t 表示时间趋势项,εt 表示随机误差项。滞后阶段根据AIC 和SC 准则进行选择。原假设:H0:ρ=1;备择假设:H1:ρ<1。如果ADF 统计量小于临界值,意味着ρ足够接近1,则拒绝原假设ρ=1,认为时间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是平稳的;反之,则是不平稳的。检验结果见表1:

虽然上述数列未通过ADF 检验,但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后若能通过检验,依然可以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框架进行协整检验,从而得到回归结果。表2是对各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后的ADF 检验结果。

根据表2得出:各变量的一阶非平稳序列检验的ADF 统计量均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这五个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滞后是平稳的,不存在单位根,所以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 (1)。

(三)协整检验

协整理论用于描述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非平稳序列,只有当它们存在协整关系时,才能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ADF 检验,证实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美贸易差额、FDI 及中美两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各时间序列都为一阶单整。那么就可以进行协整检验以得到回归结果。

1. E-G 协整检验

设定中美贸易收支的方程为

LNTB=α+β1*LNREER +β2*LNFDI +β3*LNIPA +β4*LNIPC+ε。其中β1、β2、β3、β4分别表示中美贸易收支对各种因素的弹性。

协整分析一般用E-G 两步法和Johansen 协整检验两种方法。本文采用E-G 两步法:先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回归,然后再把回归得到的参数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回归方程的设定就是合理的,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反之则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OLS 回归,得到的回归方程为:LNTB=-5.029635-0.311991*LNREER -0.171339*L NFDI+1.998521*LNIPA+0.630654

(-1.096837) (-0.565038) (-1.974597) (3.3637) *LNIPC (5.916940)

R 2=0.509978 D.W .=1.235412 F-statistic=15.87108结果显示:回归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表1 原序列ADF 检验

变量检验方法ADF 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LNTB (C,N,9) 1.065561-2.606911-1.9467-1.613062

不平稳LNREER (C,T,0)-2.230504-4.105534-3.480463-3.168039不平稳LNFDI (C,N,2)0.7939

-2.602185-1.946072-1.613448不平稳LNIPC (C,N,14) 1.569483

-2.611094-1.947381-1.612725不平稳LNIPA

(C,N,0)

0.020471

-2.603423

-1.946253

-1.613346

不平稳

注:本表中采用eviews6.0软件计算,取滞后阶段s 的准则是AIC,SC 值最小及DW 值接近2。检验形式(C,N,s)表示单位根检验式中不包括时间趋势项和截距项,M 代表只包括截距项,T 代表包括时间趋势项和截距项。ADF 统计量后面括号内的数为滞后阶段,加入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值项为白噪声。Δ表示一阶差分。

表2 一阶差分非平稳ADF 检验

变量检验方法ADF 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ΔLNTB (C,N,8)-5.026302-2.606911-1.9467-1.613062平稳ΔLNREER (C,N,0)-8.505394-2.601596-1.945987-1.613496平稳ΔLNFDI (C,N,1)-10.84914-2.602185-1.946072-1.613448平稳ΔLNIPC (C,N,0)-9.125036-2.601596-1.945987-1.613496平稳ΔLNIPA

(C,N,0)

-5.844542

-2.601596

-1.945987

-1.613496

平稳

(t=1.296),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t 值都不显著,而其他几个因素的t 统计量都是显著的。这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而其他几个因素对中美贸易收支都有显著影响。其中,FDI 增加1%,中美贸易顺差减少0.171339%;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增加1%,中美贸易收支增加1.998521%;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增加1%,中美贸易收支增加0.630654%。

第二步,检验残差的单整性:与上述ADF 检验步骤类似,对残差序列e t 进行ADF 检验。经试验发现,ADF 检验式中时间趋势项和截距项均不显著,因此应用模型1的形式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该表的检验结果来看,在1%显著性水平下,可拒绝原假设,即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LNREER 与中美贸易顺差LNTB 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序列LNTB、LNREER、LNFDI、LNIPC 和LNIPA 均是I(1),而对它们进行协整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序列LNTB、LNREER、 LNFDI、LNIPC、LNIPA 之间

存在(1,1)阶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

定的均衡关系。

以稳定的时间序列et 作为误差修正项,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误差修正项ECM t-1为:

e t =λ*[LNTB t +θ1*LNREER t-1+θ2*LNFDI t-1

+θ3*LNIPA t-1+θ4*LNIPC t-1]

用直接估计法来估计ECM 模型,估计式为:DLNTB t =β1*DLNREERt+β2*DLNREER t-1

+β3*DLNFDIt+β4*DLNFDI t-1+β5*DLNIPA t +β6*DLNIPA t-1+β7*DLNIPC t +β8vDLNIPC t-1+λ*LNTB t +α1*LNREER t-1+α2*LNFDI t-1+α3*LNIPA t-1+α4*LNIPC t-1

同样,对此模型进行估计,得到:DLNTB t =0.4568*DLNREER t +2.566025*DLNREER t-1-0.025863*DLNFDI t -0.0421

*DLNFDI t-1+0.506698*DLNIPA t -0.922723*DLNIPA t-1+0.156257*DLNIPC t +0.708610*DLNIPC t-1-0.543386*LNTB t -0.520638*LNREER t-1-0.223588*LNFDI t-1+0.829341*LNIPA t-1+0.472616*LNIPC t-1R 2=0.629978.

将上式写成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为:

DLNTB t =0.4568*DLNREER t +2.566025*DLNREER

t-1

-0.025863*DLNFDI t -0.0421*DLNFDI t-1

+0.506698*DLNIPA t -0.922723*DLNIPA t-1+0.156257*DLNIPC t +0.708610*DLNIPC t-1-0.543386

*[LNTB t +0.958137*LNREER t-1+0.411472*LNFDI t-1-1.526247*LNIPA t-1-0.869761*LNIPC t-1]

从上式可看出,LNTB 关于LNREER 的短期弹性为0.4568,LNTB 关于LNREER 的长期弹性为0.958137;LNTB 关于LNFDI 的短期弹性为0.0421,长期弹性为0.411472;LNTB 关于LNIPA 的短期弹性为0.506698,长期弹性为1.526247;LNTB 关于LNIPC 的短期弹性为0.156257,长期弹性为0.869761。

(四)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只是帮助我们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没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此处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证明。

从表4分析结果可以看出,LNREER 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下都不是LNTB 的Granger 原因,而且LNTB 也不是LNREER 的Granger 原因。即LNREER 与LNTB 之间不存在Granger 因果关系。

(五)检验结果说明

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他因素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美贸易收支与REER、FDI、中国GDP 、美国GDP 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会扩大中美贸易顺差。

第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 因果关系,即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非中美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

第三, FDI、中美GDP 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也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其中,美国的GDP 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弹性更大,即美国GDP 的增加会使中美贸易收支有更大程度的增加。

表3 残差检验

变量检验方法ADF 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结论残差e

(C,N,0)

-5.304025

-2.601024

-1.945903

-1.613543

平稳

DLNTB t =β1*DLNREER t *β2*DLNREER t-1

+β3*DLNFDI t *β4*DLNFDI t-β6*DLNIPA t-1*β7×DLNIPC t *β8*DLNIPC t-1+λ*e t 1+β5*DLNIPA t +

鉴于第二部分的实证检验结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中美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但实证分析中列举的其他因素,如美国的GDP对中美贸易收支则有显著影响。这就属于美国内部因素,并非人民币汇率所导致的。因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此部分贸易逆差是没有影响的。这就要求美国及其他指责人民币被低估的人士重新认识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

对中国来说,我们更应该正确看待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美贸易失衡不仅是单纯的贸易不平衡问题,而且是世界性的经济失衡问题。为改善中国对外贸易失衡,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扩大内需

一个经济体的运行,主要通过需求来拉动。从需求的空间构成看,出口需求属外部需求,而投资和消费属内部需求。扩大内需实质就是扩大国内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

一方面,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提高,一个经济体出现漏洞,就有可能波及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因而,我们必须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使中国的经济体系不至于被国际经济动荡所动摇甚至摧毁。那么,内需才是最根本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经济体过于庞大,中国的产出需要比本国现有的需求更为广阔的市场。而国际市场是有限的,并不能全部吸收中国的巨额产出。如果内需过少,过多地出口,势必会造成国家之间较强的贸易摩擦。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国的出超地位使得中国频遭各贸易伙伴的责难,贸易纠纷也源源不断。因此,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平稳运行,主要还是靠内需。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

近些年来,很多国家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是造成全球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但实证检验表明,人民币汇率并非全球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无助于解决全球贸易失衡。目前我们应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这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全球经济波动的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应该是一个更加灵活的、可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双向运行机制。因此,人民币汇率也应该反映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应该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

(三)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要改善对外贸易结构首先应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不仅要增强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而且更要提高其质量和技术性能上的优势,逐步减少对国外尤其是美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自身制造业的水平,尽快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和升级。

表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原假设滞后期数观察数F统计量P值结果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22.971660.05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0.48010.6211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3632.362840.0809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0.5560.4492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4622.975040.0273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0.874810.4853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5612.353660.0539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 1.033550.4083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6601.870.1069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0.84490.542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7591.314860.266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 1.010330.4372接受

LNTB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

8581.330390.2562接受

LNREE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TB0.678180.7078接受与此同时,应该提高对外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虽然我国出口大于进口,但是进口的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大都是廉价低质的产品。一方面,这种低档商品不能满足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低档商品的市场越来越小。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消失。另一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很容易遭受欧美发达国家各种质量认证体系的责难。鉴于这些方面的因素,在加强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们应该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逐步改善以初级产品和制造品为主的贸易结构,逐步树立中国“贸易强国”的地位。

注释:

① 周惠:《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页。

② BaaK Saang Joon. The 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rade 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J].China Economic Review, Jun 2008, Vol.19 Issue:117-127.

③Krugman, A.O., and R.Baldwin. The Persistence of U.S. Trade Defici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s Activity, 1987.

④Heikei, W.I.,and P.Hooper. The U.S. Deficit in the 1980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1987, No.304.

⑤Moffet, M.H. The J-curve Revisited: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19,8(3):425-444.

⑥Won W. Koo, Renan Zhuang.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in the Sino-U.S. Bilateral Trade [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7(3):362-373.

⑦Jaime Marque, John Schindler. Exchange-ra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 15(5):837-853.

⑧Chou, W. L.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 and China’s Expor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0 (28):61-79.

⑨Menzie D.Chinn. Incomes, Exchange Rates and the U.S. Trade Deficit, Once Aga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4 (3):451-469.

⑩Pingfan Hong, Rob Vos, Keping Yao. How China could Contribute to a Benign Global Rebalancing—A Model-based Policy Study. DESA Development Policy Seminar, 2008(5):1-50.

Zhenhui Xu.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Its Trade

Balance with the U.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4):714-727.

李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页。

彭甚龙:《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Guangzhong Li, Jan P. Voon and Jimmy Ran. Risk, Uncertainty and China’s Exports [J].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2006(2):158-168.

许少强、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新金融》2005年第2期12-16页。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31-39页。

李海菠:《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基于1973—200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62-66页。

宋兆晗、卜建明、杨晓森:《“J”曲线效应与中美贸易收支》,《上海金融》2008年第1期22-26页。

曹瑜:《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兑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38-46页。

沈国兵:《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56-59页。

任兆璋、宁忠忠: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实证分析》,《现代财经》2004年第11期。

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世界经济》2002年9月27-34页。

曹阳、李剑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56-59页。

王细芳、叶全良:《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关系的实证分析》,《财经视线》2009年第4期81-82页。

叶永刚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王中华:

《贸易收支与实际汇率——中美、中日比较研究》,《经济科学》2007年第3期88-96页。

钟永红:《人民币汇改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统计观察》2007年第9期83-84页。

参考文献:

[1] BaaK Saang Joon. The 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rade 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8(19).

[2] Chou W.L. Exchange Rate Variability and China’s Export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0 (28).

[3] Guangzhong Li, Jan P. Voon and Jimmy Ran. Risk, Uncertainty and China’s Exports [J].Australian Economic

63

Papers, 2006(2).

[4] Jaime Marque, John Schindler. Exchange-ra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15(5).

[5] Menzie D.Chinn. Incomes, Exchange Rates and the U.S. Trade Deficit, Once Again[J].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4(3). [6] Pingfan Hong, Rob Vos, Keping Yao. How China could Contribute to a Benign Global Rebalancing—A Model-based Policy Study[J].DESA Development Policy Seminar, 2008(5). [7] Won W.Koo, Renan Zhuang.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 in the Sino-U.S. Bilateral Trade [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07(3).

[8] Zhenhui Xu.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and Its Trade Balance with the U.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4).

[9]曹阳,李剑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6(8).

[10]曹瑜.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兑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7).

[11]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

[12] 彭甚龙.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研究[D].浙江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沈国兵.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J].南开

经济研究,2005(3).

[14]宋兆晗,卜建明,杨晓森.“J”曲线效应与中美贸易收支[J].

上海金融,2008(1).

[15]王中华.贸易收支与实际汇率——中美、中日比较研究[J].

经济科学,2007(3).

[16]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

冲击分解[J].世界经济,2002(9).

[17]许少强,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

实证分析[J].新金融,2005(2).

[18]叶永刚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J].

金融研究,2006(4).

[19] 钟永红.人民币汇改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统计观察,2007(9).

(编辑:张小玲)

资本市场

文档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研究

根据传统弹性理论,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出,而抑制出口。近几年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贸易顺差反而继续扩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收支究竟有多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商榷。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持续快速增加。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的扩大为两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中美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美国常指责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从而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因而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是,汇改以后,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面对贸易差额继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