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分析地理分布图、剖面图、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等地理图像图表。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地理分布图、剖面图、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的分析方法。
【知识建构】
【要点突破】见资料P
【变式练习】
一、分布图
[例1]图12-12中的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四)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_____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 岩石圈中的是__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图
[例2](2000年广东卷)读图12-15,回答下列各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三、等值线图(除等高线地形图外)
1、等温线
[例3](2003年江苏卷)图12-20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出35.0℃、35.5℃的两条等温线。
(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
(3)简述上海市在长江、沿海水运中的区位优势。
2、等压线图
[例4](2002年广东卷)读图12-23回答下列问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
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图示地区4月份因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四、地理示意图
1、地理原理示意图
[例5]读图12-28,回答:
(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A.60°N附近海域 B.15°N 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2、地理过程示意图
[例6](2002年上海文综卷)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地理关联示意图
[例7]图12-30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地理模式图
[例8]图12-31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五、地理统计图表
1、表格
[例9](2002年广东卷)阅读下表(表12-4)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2-4: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 区域 |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 GDP占世界百分比 | ||
| 1900年 | 2000年 | 1900年 | 2000年 | |
| 亚洲 | 57.4 | 60.5 | 32.6 | 37.4 |
| 欧洲 | 24.6 | 12.0 | 42.4 | 25.5 |
| 非洲 | 8.1 | 13.0 | 3.4 | 3.0 |
| 北美 | 5.0 | 5.5 | 16.6 | 24.6 |
| 拉丁美洲 | 4.5 | 8.5 | 4.0 | 8.1 |
| 大洋洲 | 0.4 | 0.5 | 1.0 | 1.4 |
__________________,最低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
(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
2、坐标图
[例10](2003年广东卷)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读图12-34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为(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重相近
(2)2000年消费量超过生产量20%以上的能源种类有
A.煤炭、石油 B.石油、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煤炭
(3)我国目前(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B.天然气消费呈下降趋势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地理分类图像图表专题》学案2
4月28日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分析地理分布图、剖面图、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等地理图像图表。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地理分布图、剖面图、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的分析方法。
【知识建构】
【要点突破】见资料P
【变式练习】
[例11](2003年江苏卷)图12-35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例12]图12-36是“我国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在该地布局一个炼油厂,则厂址宜选择在
A.a B.b C.c D.d
(2)该城市所属气候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
A.青稞 B.枣椰 C.咖啡 D.油菜
[例13]图12-37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家俱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3、结构图
[例14](2002年广东卷)图12-38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___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___________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例15]图12-29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例16]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图12-40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001年1月,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
六、地理景观图和主题漫画
1、地理景观图
[例17] 图12-49是“280N附近的我国东部某丘陵地区示意图”,其中A为山地,B为丘陵梯田,C为平原,D为水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的自然带为 , 地带性土壤为 。
(2)该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天气主要有
和 。
(3)按投入多少进行分类,该区属于
农业。
(4)请你依次为A、B、C、D四处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对象
A.柑橘、毛竹、油菜、鱼 B.柑橘、油菜、水稻、鱼
C.毛竹、柑橘、水稻、鱼 D.毛竹、油菜、柑橘、鱼
(5)对该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谈谈你的合理化建议。
2、主题漫画
[例18](2000年上海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3)据报道: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上海市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比欧洲、日本等国还多20升。35.8%的市民不知道这一情况;9.1%的市民认为,上海有黄浦江作为水源,水费相对便宜,用水并不紧张。作为一个上海市民,请根据资料对上海地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图形绘制
(1)图形绘制的类型:主要有地形剖面团、柱状(或直线式)图、曲线或折线图、圆形百分比图等,还有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洋流分布示意图等。
(2)常用的图形绘制方法:
①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
②按照各类不同图形的形状要求,准确定出绘图点的位置;
③细心按图形轮廓要求绘画图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数据注释。
④在绘制柱状图时,必须注意柱状体的宽度相等;
⑤绘制曲线图时必须注意用平滑的曲线;
⑥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点角度;
⑦绘制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时注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黄赤交角度数,黄道面、赤道面、地轴和晨昏圈必须交汇于地心。
[例19]读图12-51,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