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是能以较低的教学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产出的课堂。即能以较低的教学成本、较少的学习负担量和较短的教学时间高质量得到一个较高的学习成绩和传输了较大的教学信息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本人总结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维目标”是一个完整、协调、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高效课堂主张教师树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活动课堂。
有效活动课堂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思想的碰撞,整合各种好的想法,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可以流于形式。在选择合作内容时教师要考虑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有没有讨论的价值。
(2)教师要做好小组成员数量的分配,考虑各成员间的个性差异,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和秩序,还要安排好合作的次数。
(3)把握好最佳合作时机。教师可在创新处提出合作学习,在出现疑难问题时合作学习,在提高课堂效率时合作学习,在需要发展发散思维时合作学习。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放低架子参与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只有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开放、民主、合作的精神。因此,打破学习的封闭性、倡导合作学习,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三、改进、活用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师课堂教学中要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参与;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通过“三看”,关注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于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
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心体验。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格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灵活选择切实的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学法主要有三种形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去选择学法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钻研,大胆改革,匠心设计,虚心学习,尝试新方法,探索新规律,都能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课教学的实效,为学生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高效课堂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有效课堂,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