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3:03:16
文档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一部分,可以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
推荐度:
导读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一部分,可以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一部分,可以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

    (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

    (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应

    (c)基本不变,因为水分运输是在死细胞中依靠水势梯度与水分子内聚力而进行的

    (D)无法预测

3.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的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秆细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中的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4.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 内(保持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正确的图示是:

5.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

    (A)的细胞            (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6.强迫在海岸生活的海鸟和渔夫,各喝下等量的海水后,会引起生理功能之变化。下列为有关“喝下海水后之可能结果”的叙述,何者正确?

  (A)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尿而失水    (B)渔夫会引起浓尿作用而得水

  (c)海鸟会引起大量的排盐而得水    (D)海鸟会引起肾功能异常而失水

7.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

    (A)细胞较大、叶绿体没有基粒    (B)细胞较大、叶绿体有基粒

    (c)细胞较小、叶绿体没有基粒    (D)细胞较小、叶绿体有基粒

8.肺泡中的—个氧气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内成为水中的氧。在此过程中,这个氧分子需要通过的选择透过性膜的次数为

    (A)11次    (B)9次    (C)7次    (D)5次

9.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10.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03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

  (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11.愈伤组织细胞在—种包含所有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了几个小时,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氚标记)。当这些细胞被固定后进行显微镜检,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可以有理由地肯定标记化合物是

    (A)—种氨基酸    (B)尿嘧啶核苷    (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D)葡萄糖        (E)上述答案中有2种是正确的

12.某一细胞能够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Q。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①当溶液中Q的浓度低于细胞中Q的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②只在有氧肘才发生Q的吸收;物质Q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而且有一最适温度。哪些实验说明Q的吸收不是以扩散作用为主的?

    (A)①和②能说明    (B)只有②说明    (c)只有①能说明    (D)只有能说明

13.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A.Met,bio,thr,leu     B.Met+,bio+,thr,leu

C.Met,bio,thr+,leu+    D.Met+,bio+,thr+,leu+

14.如图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从理论上分析:—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A和D    (B)D和A  (C)C和B    (D)B和C

15.下列三种食物的胃排空速度,由慢到快的排列顺序是

    (A)蛋白质、脂肪、糖    (B)脂肪、蛋白质、糖

    (c)糖、蛋白质、脂肪    (D)糖、脂肪、蛋白质

16.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基本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则其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分别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A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17.细胞周期可分为G1,S,G2,M四个时期,科学家发现有一类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浓度,会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循环而起落,这类蛋白质称为“循环子”,不同的循环子调节细胞进入不同的循环期。下图为有关循环子E的实验,对照组的细胞只植入载体.实验组细胞则植入含循环子E基因的载体;横坐标为萤光强度(代表DNA含量),纵坐标为细胞数目。由图中数据显示,循环子E可促使细胞进入哪一期?

(A)G1一S   (B)S-G2/M   (C)G2/M-G1    (D)S—G1    (E) G2一M

18.小红出生后曾经打过B型肝炎疫苗。在她国中时,经过三次血液检查都没有测到B型肝炎病毒的专—性抗体,亦不具有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之后她重新施打疫苗,并在接种—个月后进行检测,结果依然不具有专—性抗体。试问下列推测何者正确?

    (A)她可能曾被B型肝病毒感染过,所以对疫苗不产生反应

    (B)她体内可能同时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B及T淋巴细胞

    (c)她体内可能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B细胞

    (D)她体内可能不具有辨识B型肝炎病毒的T细胞

20.青蛙及蟾蜍在生殖季节有雌雄抱对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它们属于体内受精的动物    (B)它们在进行交配

    (C)耀对生在向雌性求偶        (D)抱对增加了精卵结合的机会

21.椎实乓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当右旋♀×左旋♂,F1为右旋;当左旋♀×右旋♂时,Fl为左旋,则据此判断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

    (A)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22.酶是—群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酶BamHI,EcoRI,HindIII以及BglII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炼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B) BamHI和HindIII;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一

(C)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一

(D)EcoRI和HindII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23.人类苯丙酮尿症(PKU)是因下述反应中,催化步骤A的酶异常所致,而黑尿症(AKU)则是由于催化步骤B的酶异常所造成。—位苯丙酮尿症患者与黑尿症患者结婚,他们小孩的表现型将是如何?  (这两种疾病都不是性连锁遗传,双亲都纯合子)

(A)全都有病(B)全都正常(c)—半患苯丙酮尿症,另—半正常(D)一半患有黑尿症,另—半正常

24.下列说法是根据图形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若甲中a和b分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

②若乙中3个圆圈代表3种生物生存的空间范围时,则最容易绝灭的生物是b

③若丙中5个圆圈示意血液循环时,则a、b依次代表的器官是肺和心脏

④若丁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某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食物关系见下图)。假设能量传递率是10%--20%,c从A处获得的能量比B从A处获得能量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传递率为10%--20%.A--C的传递率为10%--20%

(B)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lO%

(C)A--B的传递率为20%,A—c的传递率为lO%

(D)A--B的传递率为10%,A--C的传递率为20%

26.在—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人该生态系统,调查表明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右表。若不考虑瘟疫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最可能的是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J”型

    (B)若在第9年间,大量捕杀x种群个体,则第10年鼠种群数量增加

    (c)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    (D)鼠和x种群为互利共生关系

时间(年)

鼠种群数量(只)

x种群数量(只)

    1    100    100
    2    19500    120
    3    14500    200
    4    10500    250
    5    9500    180
    6    9600    170
    7    9500    180
    8    9600    170
27.甲、乙两图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乳发育

    (B)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乳发育

    (c)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c表示胚的发育

    (D)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b表示胚的发育

28.北美地区色彩鲜艳的帝王蝶会在冬天大量聚集在某处过冬,其中许多个体会因为在幼体时是在某些有毒植物上成长,藉由取食这些植物而将有毒物质积存在体内,使鸟类吃到这些含有毒素的成蝶时会产生呕吐反应,而不再捕食它们。然而并非每只帝王蝶个体都含有毒素。根据以上资料,不含毒素的过冬成蝶可因何科帆制,免于被鸟类捕食殆尽?

    (A)取食有毒植物    (B)大量繁殖    (c)迂回飞行    (D)鸟类无法区分成蝶是否有毒腺

29.某些动物,如蚂蚁和蜜蜂,多数或大多数个体不能生殖,它们把自己的能量用于哺育和保护其他个体的后代。这样,自然选择会产生生殖成功率不同的个体,使有些个体产生大量后代。在蚂蚁的种群中出现大量不生育的个体,其进化E的意义是什么?

    (A)降低生殖能力可以永远地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而目通过生殖可长远远的保护种群

    (B)遗传看1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很相近,在此通过群体的繁殖的成功可积累对环境的适应

    (C)在新出生的个体中性别比例极不平衡,雌性不能找到雄性交尾,并保持不育状态

    (D)蚂蚁是单性生殖

30.有关下列各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甲动物是兔,乙动物是狼

(B)丙图中,d曲线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c)乙图中,若甲表示水和CO2,则x代表光合作用,乙代表糖类和氧气,Y代表呼吸作用

(D)丁图中,A点时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比B点时的高

31.如右图所示:小鸡出壳后就会啄食貌似食物的颗粒,但错误率很高,随着它长大,啄食的准确度会提高。如果在出生后第二天不让小鸡啄食,它的啄食本领在第3天时仍比第l天好,但不如那些坚持练习的小鸡好。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啄食本领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B)啄食本领是让小鸡通过区别食物而学到的

    (C)准确啄食是通过长期练习提高的

    (D)准确啄食本领是通过发育和学习两种机制来实现的

32.我们常用移地实验来检验不同地区同种植物族群的遗传变异。如果将某种植物分布在低、中、高三个不同海拔的植株上采得的种子,同时种在中海拔的苗圃中,发现来自不同海拔植株的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不同,与种子原来海拔分布的植株高度亦环同,其中以来自中海拔植株的种子,所发育的植株高度最高,则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该种植物的分布很广                         (B)该种植物最适合在中海拔地区生长

(C)该种植物在不同海拔的族群有遗传变异    (D)环境条件会影响该植物的生长高度

    (E)移地实验可以检验出此种植物族群内的遗传变异

33.在同纬度一距离50英里的高山岛屿上,发现五种甲属的动物,但是却仅在E发现2种同属的动物。试问,造成该岛上的物种多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该岛上的物种有遗传隔离             (B)E的环境变化较大

    (C)上的物种发生突变的机会较高    (D)上的物种灭绝机率较大

34.下列数量变化趋势曲线图中,与对应文字叙述不符合的是

35.基因型为终的雄性个体交换率为x,雌性个体的交换率为y,则该基因型的个体自交的后代中一显一隐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百分比为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lO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不选、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36.细胞生理活动过程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E)核糖体  (F)中心体

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蜜瓜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下曲线图(QC02表示单位时间C02释放量,Q02表示单位时间02吸收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刚开始萌发的种子进行异养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

(B)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大豆科种子

(C)从开始至胚根长出,此阶段为该生物胚的发育过程

(D)18~30h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38.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以下事实:

(1)在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以式子:6CO2+6H2O      C6H12O6+02表示光合作用

    (2)后来,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在没有C02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02,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0+氧化态电子受体      还原态电子受体+1/2  02

    (3)在希尔反应基础上,Amon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C02时,既积累NADPH也积累ATP;进一步,撤去光照,供给C02,发现NADPH和ATP被消耗,并有有机物(CH20)产生

    希尔反应和Amon的发现应该使当时的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以下哪些方面的新认识?

    (A)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H20而不是c02

    (B)H20被裂解的时候,发生了由H20最后到NADP的电子传递,这个过程需要光

    (c)希尔反应与c02合成有机物是2个可以区分开来的过程

    (D)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过程为C02合成有机物过程提供还原剂NADPH和ATP

39.大肠杆菌生长在含乳糖的培养基时,其乳糖操纵子会被活化,此操纵子的三个基因产物中含半乳糖苷酶,故可用半乳糖苷酶活性大小,代表乳糖操纵子的活化程度。某科学家以不同细菌数量(以细菌干重表示)在乳糖及IPTG(一种细胞中的乳糖衍生物)等两种诱导物作用下,检测半乳

糖苷酶的活性,获得结果如右图。依据实验结果,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A)诱导物愈多,每一细菌中的乳糖操纵子的活性愈强

(B)在任一细菌量下,诱导物浓度与半乳糖苷酶活性皆呈正比关系

(c)在此两种诱导物刺激下,细菌量与半乳糖苷酶活性皆呈正比关系

(D)乳糖对乳糖操纵子的诱导能力比IPTG强

(E)IPTG 对乳糖操纵子的诱导能力约为乳糖的40倍

40.人类的血型决定基因有二,一为决定红细胞表面抗原H物质的基因,显性基因H可产生H物质,隐性基因h不能生成H物质;另—基因为决定血型的基因,以lA、IB、i复等位基因来表示,其产物能否修饰H物质及其修饰的方式,决定ABO血型的表型。小明的血型为O型,但是爸爸为A型,妈妈为B型,哥哥姊姊皆为AB型,请问爸爸妈妈的基因型可能是

(A)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B)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B

(C)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B    (D)爸爸为HHIAi,妈妈为HHIBi

(E)爸爸为HHIAIA,妈妈为HHIBi

41.右图是根据最适觅食策略的理论,预测—种捕食者在被提供低、中、高三种食物量的状态下,取食L、M、s三种食物取食量的情形。依照此图的内容,下列何者不符合最适觅食策略的预测?

(A)L种食物是最被喜爱的食物种类     (B)s种食物是最被喜爱的食物种类

(c)食物量少的时候捕食者比较挑食  (D)食物量多的时候捕食者比较挑食

(E)s种食物量的多寡会影响捕食者选择食物的种类

42.根据下表的数据判断,选出正确的叙述

实验时程    实验内容

测量血液中尿素浓度(mg/100mL)

  AM 7:OO

    由狗采少量的血液

    7.2
  AM 8:OO

将狗的肝脏切除并采少量的血液    7.2
  PM 1:OO

  再由手术后的狗采少量的血液

    2.5
  PM 5:00

    再采少量的血液

    2.0
  PM 8:00

    再采少量的血液

    1.5
  PM 10:00

    狗死亡

(A)狗因为被切除肝脏而促使肾脏大量排出尿素

(B)狗因为被切除肝脏而无法合成尿素

(C)手术后的狗因采血次数过多,使尿素浓度下降

(D)如果手术后的狗给予良好的保温和补充营养剂等最佳照顾,但是最后依然死亡的话,最主要的死因是氨中毒

(E)手术过程刺激过多,使狗的体力衰退太快,尿素合成酶不足

43.小明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右表)。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一”表示没有此成分。由实验设计中可以知道,他想研究何种营养对蟑螂发育的影响?

  (A)维生素    (B)抗生素    (C)脂质    (D)淀粉    (E)蛋白质  

  甲

    乙

  丙

  丁

抗生素    O.1

    0.1

    O.1

    维生素

    0.5    0.5

    0.5

    蛋白质

    44    44    44-  

    脂质

    55    55    55    55
    淀粉

    66    66    66    66
44.Tilman等人研究了两种淡水硅藻的竞争。硅藻需要硅酸盐作为其细胞壁的原料。实验中不断地定期加硅于培养液中。两种硅藻单独培养和一起培养的种群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与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时两种硅藻的种群指数增长时间延长了5~6天

 (B)当种群密度不再上升时,培养液中硅藻的数量是该培养实验条件下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单独培养的两种硅藻相比较,硅藻A对硅的利用量多

 (D)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A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S所能生存的水平以下,导

 致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排斥掉

 (E)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S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A所能生存的水平以下,导

 致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排斥掉

45.穿山甲是亚洲和非洲的食蚁性哺乳动物,而南美洲也有三种食蚁兽。两类动物都有相似的形态,和食蚁的食性有关。譬如,前肢都有很长的爪(用来挖掘蚁窝)、口中牙齿退化或消失(不需咀嚼)、舌头均细长(用来伸入蚁窝)、有很发达的唾液腺(协助粘住猎物)。过去两类动物均被归类于同一目(贫齿目),但是现代的生物学家认为食蚁兽和穿山甲这些构造上的相似性,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这表示

    (A)两类食蚁动物应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B)两类动物都是由非食蚁的祖先演化而来的

    (c)两类动物各自的祖先均为食蚁性    (D)两类动物可能不应属于同一目

    (E)穿山甲是由南美的食蚁兽演化而来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计50分)

46.(12分)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指的是02或C02。

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02浓度与C0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0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至少答出两点)

  (2)图A中哪几个字母代表02 ▲ 。

  (3)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4)当C02浓度分别为c和n时,图A中,对应的a~f过程分别是▲和:▲。

  (5)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说明原因。  ▲

47.(6分)—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科学工作者完成了以下实验过程: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10m处,并与生长于10m、50m、1000m处的野菊进行比较观察。请对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进行下列的分析: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只有—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的假设,则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与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48.(10分)采用黑瓶(不透光)白瓶(可透光)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瓶中氧气的变化(g/m3·24h)

深度    白瓶

    黑瓶

    l    +3    —1
    2    +2    一l

    3    0    —1
    4    —1    一l

  水底

    一3

    —3
(1)该池塘一昼夜产生氧气▲g/m3 24h,消耗氧气▲ g/m3 24h,以上数据表明这个生态系统平衡状态良好,能眵保持一定的氧气浓度,原因是▲。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池塘的垂直结构中:自养生物群落分布在 ▲ 完全由异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分别分布在 ▲。

49.(8分)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一A、B两种哺乳动物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分成等量的2组,每天每只消耗100g大麦种子(其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水量为72.5g),两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持续试验10d,数据如右表所示。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给两组动物中的每个动物各提供多少▲水。10d后A物种健康存活,而B物种全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B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失水量(g/d)

尿中尿素浓度(m mol/L)

尿液粪便汗液
物种A

    15    5    55    3500
物种B

    30    15    75    2000
实验二:选取20只体重150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为两组。实验组(A组)全部摘除肾上腺,对照组(B组)不做任何处理。在实验组小鼠身体恢复手术刀伤后,将它们同时放入4℃的环境中,两组小鼠的体温变化如右图。A组小鼠体温变化曲线为:▲,原因是:▲。

50.(10分)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非携带者。下图为80年代开始采用的“定位克隆法”示意图,通过对家系分析将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特定部位。(表示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Met-甲硫氨酸;Val-缬氨酸;Ser-丝氨酸;Leu-亮氨酸;Gln-谷氨酰胺;Pro-脯氨酸;Cys-赖氨酸)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                       。通过连锁分析定位,该遗传家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        染色体上。致病基因及等位基因用A或a表示,则患者的基因型多为         。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且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四万分之一,则第I代女性为携带者的几率约是                  (可列出算式)。

(2)当初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后,需要对基因进行克隆即复制,获取有关基因的工具是   

                 酶,基因克隆必需的酶是                 。

(3)DNA测序是对候选基因的        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是基因位点发生了由              的改变。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

理论考试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D    C    A    A    C    A
    题号

    l 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D    B    D    A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B    B    A    B    C    D    B    B
    题号

    3l    32    33    34    35
    答案

    D    B    A    C    C
二、选择题II(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不选、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36    37    38    39    40    4l    42    43    44    45
答案  ABE  ABD  ACD  CE  BD  BCE  BD  ABE  BCE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计50分)

46.(12分.每空2分)

  (1)适宜的温度、光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2)bdf    (3)见右图    (4)ab  abef

  (5)不正确。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必需在细

    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方可进入线粒体继

    续分解。

47.(6分,每空2分)

    (1)海拔高度    (2)比10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

    (3)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48.(10分,每空2分)

    (1)8  7    整个池塘群落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2)小于4米水深    4米水深以下

49.(8分,每空2分)

    实验一:2.5g和47.5g    脱水或实验条件下水分供给不足

    实验二:b    手术后缺乏肾上腺素,造成血糖浓度太低,氧化分解产生热能较少

50.(14分.每空2分)

    (1)常    Aa      1/100    (2)DNA性内切酶DNA聚合酶

    (3)碱基序列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突变成了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文档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 暨浙江省第

全国第六届高中生物赛预赛暨浙江省第九届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一、选择题I(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2.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生物组织是快速杀死组织而不使其发生形态学上的改变的良好方法。如果使用高温水蒸气处理植物茎部的一部分,可以预期,通过这段茎的水分运输速率将(A)变陕,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减少了运输中的水分消耗(B)变慢,因为高温杀死了韧皮部的细胞而使水分运动失去了能量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