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4:33
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新课程要求中,“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被推崇为典范性的教学风格;“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成为基本教育理念。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第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好课的前提。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
推荐度:
导读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新课程要求中,“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被推崇为典范性的教学风格;“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成为基本教育理念。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第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好课的前提。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

    在新课程要求中,“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被推崇为典范性的教学风格;“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成为基本教育理念。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第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好课的前提。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其他知识可用“讲授式”或“学生阅读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一些老师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因此,一节课要学什么知识技能,要通过怎样的过程,应用什么方法,要达到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教师要清清楚楚,学生也要心领神会。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攻坚。

第2、“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

    新课程的教材观,已不是仅把课本内容教给学生,教会学生,而更注重学生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把握过程,学会方法,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堂课中,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不仅不能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也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我们在备课时一方面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学生是“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

所以,一节好课,绝对不能是教教材,而必须是利用教材。我们教师更关心的应该是怎样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使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能力和开发潜力、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的过程。

    第三,“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随着对学生主体观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判断一堂课是否好课,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老师的课堂表演。在新课程所强调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得到老师有意识的落实。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如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什么时候听课最认真、最投入?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据此来选择、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由此可见,一堂好课应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准备指导策略,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力求教学方式多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甚至可以议论纷纷,发言声不绝于耳。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和机会,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和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一堂好课一是要做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二是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即通过一堂课的教学,看看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究竟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文档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

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新课程要求中,“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被推崇为典范性的教学风格;“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等成为基本教育理念。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第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好课的前提。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