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红 单位 枣庄一中
E-mail liuhong0102@163.com
课时课题: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 年 3 月 6 日,星期 三 ,第 3、4 节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简述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催化了基因工程
⑵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2、 能力目标
⑴学会运用概念图总结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⑵尝试运用基因工程原理,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⑵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前两个步骤)
2、 教学难点:
⑴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⑵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异同
三、考试点:
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步骤
四、能力点:
1、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构建方法
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提出疑惑
2、教师的教学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1、讨论法、演示法、讲述法
2、学案导学
七、教具:
多媒体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导入语: 一、目的基因获取 过渡语 (一)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过渡语 提问: 课件展示 (二)、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进行对比 (三)、化学法直接合成 提问: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提问:
课堂巩固 | 听写: 1、基因工程的三个基本工具 2、酶的作用特点 3、运载体的必备条件 检查学生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对个别未完成的同学进行批评) 我们已经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工具,那么这项技术如何操作呢? 通过分析图1-6我们知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 基因工程概念中的“更符合人们需要”的那个基因就是目的基因了,只有有了目的基因,我们才能赋予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特性,所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到底什么是目的基因呢? 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如抗虫基因,抗旱基因。 补充有关基因结构的知识: (1)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2)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目的基因呢?目的基因怎样获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哪些呢? 1、来源:①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分离 ②人工方法合成 2、方法:(一)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引出基因文库概念,基因文库的分类,用打比方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部分基因文库” 若一个基因文库中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那么这种基因文库就叫做基因组文库,若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就叫做部分基因文库。 那么,怎样从基因文库中得到我们所要的目的基因呢? 可根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来获取目的基因,如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基因文库又要如何构建呢?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对上述两种文库进行比较 除了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还可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二)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概念: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 3、前提:一对引物 (结合课本,重点讲解,理解引物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4、条件: 5、过程: a.变性( ℃):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接连为单链 b.退火( ℃): 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 c.延伸( ℃):在 的作用下进行延伸 Taq酶的特点是 。 多媒体演示过程并结合书本,学会描述扩增的过程。 知识延伸: PCR技术与DNA复制的比较: | PCR技术 | DNA复制 | |
相 同 点 | 原理 | |||
原料 | ||||
条件 | ||||
不 同 点 | 解旋方式 | |||
场所 | ||||
酶 | ||||
结果 |
若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该过程需要模板吗?
(不需要)
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只需含目的基因就可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要有“表达载体”的构建这一步骤?
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有哪些结构组成的呢?
共同归纳: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
什么是启动子、终止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呢?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
(2)终止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呢?
(3)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把含目的基因细胞筛选出来。
学案上的相关习题:
1.下列不属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A.利用DNA连接酶复制目的基因B.利用DNA聚合酶复制目的基因
C.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D.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根据mRN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A.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用PCR技术扩增mRNA
3.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
A.用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
B.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
C.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
D.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
4.下列哪项不是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 :
A.启动子 B.终止密码子 C.标记基因 D.复制原点
5. 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所需要的酶是 :
①酶 ②DNA连接酶 ③解旋酶 ④DNA聚合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资料显示,近十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中的_______键断裂,该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___酶的作用完成的。分析可知新合成DNA分子中A=T,C=G,这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PCR技术所需要的DNA聚合酶的温度比较____________(高、低)。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以用PCR扩增血液中的( )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抗体 D.病毒核酸
教师归纳讲解,评价 | 课前准备听写纸 学生认真听写 (听写完成后,将听写纸收交) 阅读、分析图1-6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看学案,并理解 学生阅读书本讨论,找到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学生阅读,分析,理解 学生结合学案内容完成 学生阅读课本生物技术资料卡(课本第10页)并完成学案内容 阅读课本的表格,进行掌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理解该过程,并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观看课件演示 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加深理解,课堂完成 学生讨论、完成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第11页),了解构建的目的 学生看课本,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学生完成 | 了解学生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并督促学生课下的学习 自主完成学习 自主完成 拓展学生的知识,加深对基因的理解,为后面的内容做好知识准备 自主完成 自主完成 自己看课本,完成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及归纳的能力 结合前面的补充知识,理解启动子、内含子等概念 学生总结、归纳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一步理解,抽象变直观 与旧知识建立联系,更好的掌握 通过自主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 自主完成 当堂巩固,及时掌握 |
第6题的图例
板书设计: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二、基因工程的步骤:
1、酶
2、DNA连接酶
3、运载体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