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处,先用沿x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再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了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1中的 ( )
图1
解析:质点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末的速度为v=4 m/s;2 s~3 s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 m/s2,这1 s内沿x轴方向的位移是4 m,沿y轴方向的位移是3 m,故D正确.
答案:D
2.(2010·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2所示,小球P在A点从静止开
始沿光滑的斜面AB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1,在A点以一定的
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恰好落在B点所用时间为t2,在A点以较大 图2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落在水平面BC上所用时间为t3,则t1、t2和t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t1<t2<t3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A点到BC面的高度为h,则=gsinθ·t12;以一定的初速度平抛落到B点时,h=gt22;以较大的初速度平抛落到BC面上时,h=gt32,可得出:t1=>=t2=t3,故A正确.
答案:A
3.(2010·郑州模拟)如图3所示,倾斜轨道AC与有缺口的圆轨道BCD
相切于C,圆轨道半径为R,两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D是圆轨
道的最高点,缺口DB所对的圆心角为90°,把一个小球从斜轨道
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它下滑到C点后便进入圆轨道,要想使它上升
到D点后再落到B点,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3
A.释放点须与D点等高
B.释放点须比D点高R/4
C.释放点须比D点高R/2
D.使小球经D点后再落到B点是不可能的
解析:设小球刚好过D点的速度为vD,由mg=m得vD=,当落到与B点等高的水平面上时,平抛的水平位移x=v0t,又t=,所以x=vD=R>R,故经过D点后小球不可能落到B点,只有D正确.
答案:D
4.如图4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
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图4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解析:A随B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需的向心力由B对A的静摩擦力来提供,因此B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只有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才能使B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所以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5.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便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
A.v0 B.v0
C.v0 D.v0
解析:由h=和mg月=G、=m
可得:v=v0,故D正确.
答案:D
6.(2010·南京模拟)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
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标志着
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近
似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若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 图5
A.卫星与“神舟”七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B.卫星与“神舟”七号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
C.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
D.翟志刚出舱任务之一是取回外挂的实验样品,假如不小心实验样品脱手,则实验样品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为a==,所以卫星和“神舟”七号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4,A选项正确;线速度计算公式为v=,所以卫星和“神舟”七号的线速度之比为1∶,B选项正确;翟志刚出舱后依然受到地球的引力,引力提供其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C选项错误;实验样品脱手后依然做匀速圆周运动,相对飞船静止,D选项错误.
答案:AB
7.(2010·玉溪模拟)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v=,即线速度v随轨道半径 r的增大而减小,v=7.9 km/s为第一宇宙速度,即围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因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很多,因此其线速度应小于7.9 km/s,故A错;因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即T、ω相同,因此其相对地面静止,由公式=m(R+h)ω2得:h=-R,因G、 M、ω、R均为定值,因此h一定为定值,故B对;因同步卫星周期T同=24小时,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月=27天,即T同<T月,由公式ω=得ω同>ω月,故C对;同步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共同的角速度,由公式a向=rω2,可得:=,因轨道半径不同,故其向心加速度不同,D错误.
答案:BC
8.(2010·湖南沙市调研)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6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7F2,设R、m、引力常量G以及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星球的质量为
D.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
解析:小球在最低点有F1-mg=m;小球在最高点有F2+mg=m;小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mv12=mg2R+mv22,又F1=7F2,联立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选项A正确;由G=m得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选项B错误;由G=mg和g=解得星球的质量为,选项C正确.
答案:AC
9. .B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0.(4分)(2010·潍坊质检)某同学利用如图7所示的两种装置探究平抛运动,方案如下:
图7
装置1:用小锤打击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仔细观察A、B两球是否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若同时落地,则说明水平分运动是匀速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装置2:竖直管A上端要高于水面,这样可在较长时间内得到稳定的细水柱.水平管B喷出水流,在紧靠水流、平行于水流的玻璃板上用彩笔描出水流的轨迹,这就是平抛运动的轨迹.
找出以上叙述中不当之处并写到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同时落地,不能说明水平分运动是匀速运动,只能说明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2)竖直管A上端要高于水面(应低于).
答案:见解析
11.(8分)(2010·陕西省西安铁一中月考)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
得出如图8所示的小球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
动轨迹上已标出.则:(g取10 m/s2)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cm. 图8
y=________ cm.
(3)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________ m/s.
解析:(1)小球由a到b,b到c,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时间间隔相同,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由Δy=gΔt2得出Δt=0.1 s.再根据水平方向的位移x=v0Δt,解得v0=m/s=2 m/s.
(2)小球在b点的竖直速度为v==1.5 m/s.由v=gt1得t1=0.15 s,则从抛物点到a点的时间为t2=0.15 s-0.1 s=0.05 s,水平初速度为2 m/s,从抛物点到a点的水平距离x=v0t2=2 m/s×0.05 s=0.1 m=10 cm,竖直距离y=gt22=0.012 5 m=1.25 cm,所以抛物点坐标为(-10,-1.25).
(3)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的速度2 m/s和竖直方向运动的速度1.5 m/s的矢量和,应为2.5 m/s.
答案:(1)2 (2)-10 -1.25 (3)2.5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3分)
12. 解:设小滑块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t1,位移为s1,加速度为a;从B点飞出的速度为vB,从B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s2,飞行时间为t2。
小滑块在AB之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B=v0-at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μmg=ma
在BD间做平抛运动 s2=v0t2
从A到D所用时间t=t1+t2联立求解,得t=0.8ss μ=0.25
13.
14.(15分)(2009·天津高考)2008年12月,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的数据确认了银河系的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与太阳质量的倍数关系.研究发现,有一星体S2绕人马座A*做椭圆运动,其轨道半长轴为9.50×102天文单位(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为一个天文单位),人马座A*就处在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观测得到S2星的运行周期为15.2年.
若将S2星的运行轨道视为半径r=9.50×102天文单位的圆轨道,试估算人马座A*的质量MA是太阳质量MS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S2星绕人马座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人马座A*对S2星的万有引力提供,设S2星的质量为mS2,角速度为ω,周期为T,则
G=mS2ω2r ①
ω= ②
设地球质量为mE,公转轨道半径为rE,周期为TE,则
G=mE()2rE ③
综合上述三式得=()3()2
式中TE=1年,rE=1天文单位
代入数据可得=4×106.
答案:4×10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