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复习的侧重点和时间安排
一、教育学原理的基础地位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教育史
教育学考研中的教育史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教育史是教育学考研中的难点。原因就是在考研分数中与教育学原理基本是平分秋色,但是,其内容却是教育学原理的2到3倍。教育史的复习和学习中以人物的教育思想和各国的教育制度为主线。我们把教育史的基本内容分为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部分。其中,中国教育史的主要内容有前秦诸子百家的各种教育学说(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各朝代的学制特色和学制体系(西周、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代表性人物的教育思想(包括董仲舒、韩愈、朱熹、颜元等);近代教育的发展(洋务运动、近代学制、清末新政、20年代的教育改革等);近代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教育思想(梁启超、康有为、张之洞、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黄炎培等人)。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重点性的知识点零散于各个章节和部分的学习中。
外国教育史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各个时期的教育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包括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现代主要代表人物如杜威等人的思想等。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学统考后增加的科目。教育心理学从今年的统考大纲上看比以前的难度下降了不少,删去了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冯忠良、伍新春等著差不多可以应付考试。陈琦、刘儒德主编的更加深刻一些。在教育学考研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研方法所占的比例与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相比要小一些。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考试比起来,它更倾向于教育领域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包括九章、其中第二章心理发展、第三章学习理论、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七章学习策略、第八章问题解决是重点知识。但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偏教育取向,所以,各部分的相关知识考核中更加注重与教育有关的理论记忆。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属于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所以,它除了基本定义之外,更主要的是实际的应有。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除了记忆一般的概念和定义之外,主要是要在实际的例子中能够恰当的应用。
教育科研方法主要有9章的内容,其中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和第三章的文献检索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导语部分;至于第四章到第七章即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属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当然,这部分也是考核的重点。这部分关键是在具体的题境中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其余部分基本都属于概述和综述的部分,记忆内容较多。
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个心态的问题,考研热有一种奇怪的心理诱因,它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但是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既然决定走上这条路就要为之努力奋斗,而且就成功而言,坚持是最重要的。大家的智力水平都处在一个常态的位置上,智商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考上了而有的人就没有呢,这就是由于非智商的问题即情商的作用。考研是一个全面能力的考察,智力高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您认为您行并且有很高的耐力,那么恭喜您,您离成功不会太远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考试只有短短的两三天,但是,之前的复习备考,却是一个艰苦漫长而又至关重要的过程。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对于考研的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教育学统考学生大都非教育学专业,且不少为在职人士,而这份计划表,是按照学生的标准去写的,自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所以请研友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而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考复习内容量较大,不管有多少的实际情况,有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每一个统考研友所必须的。
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3月)
(一)搜集全面的考研信息和资料,听最新的考研形势讲座。
(二)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三)购买历年真题、教材等,熟悉考研题型和真题,准备复习。
(四)制定全面的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二、打基础阶段(4月—6月)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教育学专业经典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统考辅导班来给自己充电。
这3个月以看书为主,进行基础的复习。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好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课本要很仔细的看,每一个细节不要错过,包括书上的表格,以及脚注部分,这些都可以成为考试的命题题目。总之,对所有知识点都要涉及,尽量做到全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跨专业的考生,有机会最好去旁听相关课程。我们北师在这一方面是相对比较开放的,大家可以去听一些知名教授教育学相关专业的课程。在此轮复习中要做一份笔记,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大师以便于下轮复习。
三、强化阶段(7月—8月)
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难得的是这是时间最充裕的两个月,也是很关键的两个月。这一阶段的任务:
(一)第二遍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保证知识点的理解贯通,了解教育学的整体框架,掌握每章重点。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由于教育学重理论性的性质决定了记忆在这门考试中的分量,因此,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记忆。
(二)在重点把握和记忆第一阶段的难点,研究一部分的真题,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三)有选择地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强化复习效果。
(四)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
(五)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有条件联系导师的话就最好了,没有的话也不必耿耿于怀,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
(六)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去参加辅导班,选择辅导班一定要注意识别,尽量选择一些专业的辅导机构,而不要去找那种什么班都开的所谓的大机构。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问清对方的师资情况。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不要相信一些机构所谓的出题老师上课的谎言,对于统考,教育部是严格的,绝对不会出现出题老师授课的情况,否则相关老师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点请研友务必当心上当。
这阶段还远没有到决战的时候,不必把弦绷得太紧,每天只要坚持完成一定的量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逐步进入角色,尽快把备战的状态调出来。专心看书,一定要保证效率。
四、提高阶段(9月—11月)
第三轮重难点提高复习,这个阶段是比较辛苦的,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坚持考研不动摇”,排除干扰,全面复习。
(一)以大纲为根本,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全理解透彻。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
(二)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中,特别要保持充分的敏感度,带着问题意识去复习,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开,整理成不同的专题。工作量虽然庞大,但每做一部分就消化一部分,效果是很明显的。
(三)由于专业课要求答的深入,建议看看其他的教育学书籍,再找几本经典的参考书相关的内容加以补充,整合到原来自己复习的知识体系中。再看些专业方面的期刊杂志如《教育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了解教育学大师最新的研究动态。
(四)继续研究教育学权威院校的历年真题,针对出题的特点复习。
(五)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五、第五阶段:(12月—1月)冲刺阶段
这是考研复习最如火如荼的阶段,是复习中全面深化、升华的时期,应该抛弃一切杂念,加速前进。本阶段任务:
(一)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整合知识系统。
(二)重点放在教育学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知识点的串连,以及问题的升华上,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三)培养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不要求多,要精中求精,进行查缺补漏,最后梳理考点。这个阶段可以考虑报一个冲刺班,冲刺班上课时间短,较易安排。且冲刺班针对性比较强,虽然没有统考的出题信息,然而由于辅导老师长期从事这一块的教学,对易考点的把握要比研友尤其是跨专业的研友更加了解,所以对于一些非本专业的况且复习不充分的同学来说,参加一个冲刺班也是可以的。
(四)根据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对专业考试作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强的题目,从教育学专业期刊或网上找一些文章来进行准备。
三人行教育特别提醒,考前20天,复习基本要求全部大事完成,应该做到一般内容心中有轮廓,重点内容完全到位。这20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重点、热点反复背诵,同时注意休息、增加足够的营养,把状态调整到最佳,充满自信迎接挑战。
总之,每位备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的研友,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份教育学复习进度安排表。当你按照每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逐一完成时,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跟时间赛跑、跟自己赛跑,胜利归你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