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7:25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安监发〔2009〕8号各区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各有关单位:《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已经2009年1月5日第1次局务会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2月1日起试行,请遵照执行。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
推荐度:
导读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安监发〔2009〕8号各区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各有关单位:《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已经2009年1月5日第1次局务会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2月1日起试行,请遵照执行。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通知  

                                                                           京安监发〔2009〕8号

 

各区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各有关单位:

  

  《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已经2009年1月5日第1次局务会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2月1日起试行,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于本规范。

  第三条【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第四条【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第二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第五条【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第六条【危害评估】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第七条【通风】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第【防护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第十条【应急救援装备】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第三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第十一条【主要负责人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二)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三)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五)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十二条【作业审批】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第十三条【危害告知】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第十四条【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一)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二)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三)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第十五条【承包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十六条【临时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本规范要求。如缺乏必备的检测、防护条件,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

  第十七条【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第十【应急救援】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第十九条【事故报告】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附则】本规范自2009年2月1日起试行。

附件:附表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示例).doc;附表2.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列举.doc

附表一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示例)

编号 作业单位 
所属单位 设施名称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作业内容 填报人员 
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 
进入前

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氧含量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检测人员 
    
检测结果检测时间
作业开工 时  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序号主要安全措施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签名)
作业者作业监护人员
1作业人员作业安全教育
2连续测定的仪器和人员
3测定用仪器准确可靠性
4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5通风排气情况
6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
7照明设施
8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
9通风设备
10其它补充措施:
作业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结束 

确认人和结束时间

作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注: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附表二

典型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列举

有限空间种类有限空间名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密闭设备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毒,爆炸

冷藏箱、管道缺氧
烟道、锅炉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

地下有限空间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缺氧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矿井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爆炸

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温室、冷库缺氧
酒糟池、发酵池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垃圾站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粮仓缺氧,磷化氢(PH3)中毒,粉尘爆炸

料仓缺氧,粉尘爆炸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安监发〔2009〕8号各区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各有关单位:《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已经2009年1月5日第1次局务会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2月1日起试行,请遵照执行。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