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及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7:34
文档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及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A.2.5μmB.0.4μmC.0.6μmD.6μm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B.20cmC.30cmD.40cm3、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
推荐度:
导读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A.2.5μmB.0.4μmC.0.6μmD.6μm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B.20cmC.30cmD.40cm3、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

A.2.5μm B.0.4μm C.0.6μm D.6μm

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3、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5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38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

A.288mm B.150mm C.138mm D.12mm

4、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和错误是一个意思 B.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

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17.82cm B.17.82dm C.17.81 D.17.816cm

7、某同学用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 8、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质量50 kg

B.身高160 m

C.体温37℃

D.1 min心跳75次

9、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10、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 12.36cm

二、填空题

11、(2003•桂林)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2、如右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

是,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1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长度为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m.(第二个空保留两位小数)

14、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观察它的,认清它的.

15、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7.2mm=7.2×10-3=7.2× km;

16、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圆筒的直径d是 cm。

17、我们知道,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很大,一般用作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而分子直径很小,一般用作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18、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1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单位)的悬浮颗粒物;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ug/m3,死亡的风险就开始上升。此报道中,PM2.5的浓度的单位与我们所学的哪一物理量的单位相同:20、某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测得一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6倍,则桌子的长应记作,其中准确值为,估计值为。

三、计算题

21、英制单位有英寸(吋)、英尺(呎)、码、英里、海里。1码=3英尺=0.914 4 m,1呎=12吋=0.304 8 m,1吋=2.54 cm,1英里=1.609 3 km,1海里=1.8506 km。电视机屏幕的大小用“吋”来表示,例如说某电视是25吋,就是说这台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的长度是25吋。

问:21吋、25吋、29吋、34吋彩电的屏幕对角线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22、一汽车在四平至长春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的速度表指针如图所示,以这样的速度车在遇到“距长春120km”的路牌到“距长春40km”之间需要多少分钟?

23、在一支铅笔上紧密缠绕30匝细铜线,测出30匝线圈的长度为0.75cm,则细铜线的直径为多少?

24、推着一个半径为20 cm的轮子绕操场跑道一周,从起点到终点轮子共转过160圈,求操场跑道的长度.25、怎样从地图上估算出一条铁路的长度,找一张地图,计算北京到广州铁路线的长度.

26、“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A)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B)出境,流经宁夏12个县市。根据简化的宁夏地图,估测黄河流经宁夏的长度L。已知图中单位长度表示60km。估计L约为 km。

四、简答题

2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21吋”、“29吋”等来说明电视机的大小。这里,“吋”是什么制中的长度单位?“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上哪条线段的长度?

28、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个错误(请任选写出指出个错误):

①:②:

29、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2-3-6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___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答:。

图12-3-6

30、某同学用一把如图12-3-2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2);

(3);

(4)。

图12-3-2

31、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请配合示意图说明。

一、选择题

1、C

2、B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解:根据日常经验和观察可知,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不符合实际.

故选B.

3、D

4、D解:(1)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B错误;

(2)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5、D

6、A

7、B。观察题中刻度尺可知,A、B、C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所以记录数据应到0.1 cm。又知铅笔尖位于14、15之间,故应读为14.7 cm,A、C项错,B项对。D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所以记录数据应到0.01 cm,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8、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理解。小明的身高应是160 cm,不能是160 m。

9、C

10、C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L==12.35cm.

故选:C.

二、填空题

11、解:由图可知,在(3~4)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3.00cm的刻线,物体A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4.9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4.90cm﹣3.00cm=1.90cm.

故答案为:1.90;1mm.

12、 A ;1mm ; 2.20(不唯一)

13、解:

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是:25.10cm×7=175.7cm ≈1.76m.

故答案为:25.10;1.76.

14、解: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认清分度值.

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

15、米 10-6

16、1mm 1.20cm17、光年纳米

18、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0 min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in,指针在“2”和“3”之间,略偏过“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 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0 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s,指针在10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 s,即秒表记录的时间为2 min 10 s。

答案:2 min 10 s

19、

20、【分析】在数5.6中,5是准确值,0.6是估计值。铅笔长看成长度单位。则桌子长记作5.6铅笔长,准确值为5铅笔长,估计值为0.6铅笔长。

【解】5.6铅笔长;5铅笔长;0.6铅笔长

【评注】以铅笔长为单位长,就要在此次测量中将铅笔长看成是一个长度单位,切不可再估算铅笔长度,用米或其它做单位。

三、计算题

21、思路解析:根据材料中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不难换算出“吋”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答案:21吋=53.34 cm,25吋=63.5 cm,29吋=73.66 cm,34吋=86.36 cm。

22、解:由题意可知

汽车的速度v=100 km/h

通过的路程S=120-40=80 km

由公式变形得

=min

23、0.025cm

24、200.96 m

25、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26、300多km或400km都可以

四、简答题

27、“吋”是英制长度单位。“21吋”、“29吋”指的是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

28、①尺未放正

②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④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解析】析:任何测量工具的使用要讲究规则,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为:零刻度线磨损的要从其它整数位置开始测量;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视线要和刻度垂直.根据以上几点来对照本题的图,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解答:解:①尺未放正

②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③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④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29、小于(正常主观感觉应为“小于”,除非乱填或故意揣摩可能“相等”,应倡导真实反映主观感觉或感受,故填“大于”或“相等”均不得分) 用刻度尺测量(或“刻度尺”),或用圆规比较(或“圆规”);(其他表示了“测量”含义的均可) 等于有时感觉是不可靠的(或“感觉是不可靠的”),或要准确判断需进行测量。

30、思路解析: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1)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始端,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从其他刻度线量起;(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答案:(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2)刻度尺没有放正

(3)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4)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31、各3分

文档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及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A.2.5μmB.0.4μmC.0.6μmD.6μm2、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B.20cmC.30cmD.40cm3、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