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1)简述铁路运输设备的经济作用有哪些?
答案:
铁路运输设备的经济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各种设备的研制与生产,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各种铁路运输设备在完成客货运输任务时,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十分可观的;第三,当国民经济失调而需要调整或治理整顿时,铁路运输设备作为国家宏观工具的作用会更显得突出,如抢运煤炭、全国性的粮食调运等;第四,铁路运输设备及其对应的交通方式,在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对于形成运输大通道,引导形成若干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浪费,都将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铁路运输业要先行,设备的发展必不可少,它是长期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简述铁路运输的基本设备有哪些?
答案:铁路运输设备是铁路完成运输任务的物质基础。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必需的基本设各有以下几类:
(1)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车辆:是装载货物和运送旅客的工具。
(3)机车:是牵引列车和调车的基本动力。
(4)车站:是办理旅客和货物运输的生产基地。
(5)信号及通信设备:完备先进的信号通信设备是确保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必要手段。人们通常把它们比做铁路运输的“耳目”。
(6)铁路信息技术设施及安全保障设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相关设施,是提高铁路基础设施利用率和更加有效地组织运输生产的保障;而安全保障设施是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的基本保证。
(3)世界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世界铁路的发展按修路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高速期,停滞期和复苏期。
模块二
(1)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是怎么划分的?普速铁路有哪些等级?
答案:
我国铁路包括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两大类。国际铁路联盟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作以下划分:
普通铁路 100~160km/h
快速铁路 160~200km/h
高速铁路 ≥200km/h(既有线改造) ≥250km/h(新建线)
我国铁路普速铁路共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
等级 | 铁路在路网中的意义 | 远期年客货运量(百万吨) |
Ⅰ级铁路 | 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铁路 | ≥20 |
Ⅱ级铁路 | 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 | ≤20 |
Ⅲ级铁路 | 为某一地域或企业服务铁路 | ≥10 |
Ⅳ级铁路 | 为某一地域或企业服务铁路 | ≤5 |
答案:
广义的线路概念包括线路的平纵断面、路基、轨道、桥梁、隧道以及建筑材料等,是铁路沿线除供电、接触网、通信信号以外的所有基础设施。狭义的铁路线路概念通常指由路基、 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组成的。
(3)铁路轨道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案:
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主要部件组成一个整体性的工程结构。
(4)简述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区别?
答案: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点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为了达到安全运营要求,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既要为高速度运行的机车车辆提供高平顺性与高稳定性的轨面条件,又要保证线路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使其在运营条件下保持良好状态。因此,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要以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为主,尽可能地降低列车的横向和竖向加速度,减小列车各种振动叠加可能性,从而提高旅客的乘坐舒适度,同时也要考虑到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便于施工、运营、维修等。高速铁路路基、桥梁、轨道结构等重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标准与技术要求比一般铁路高得多,除了具有足够的强度条件外,还要保证在高速行车的条件下,避免出现列车振动、轮轨力加大等破坏安全舒适运营的状况,这也要求路基、桥梁和轨道结构具有持久稳定的高平顺性。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隧道在高速线路上也大量的出现。高速铁路隧道与普速铁路隧道最大的区别就是当列车以高速通过随道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行车、旅客舒适度、列车相关性能和洞口环境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应保证高速线路上隧道的质量,延长隧道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模块三
(1)什么是铁路车站,铁路车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铁路车站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也是铁路和旅客、货主联系的纽带,还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在车站上,除办理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各项作业以外,还办理和列车运行有关项工作。为了完成上述作业,车站上设有客货运输设备及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技术设备,还配备了客运、货运、行车、装卸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2)什么是线间距?
答案:
线间距是指两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3)什么是会让站?什么是越行站?
答案:
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的中间站,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越行,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越行站是设置在复线铁路的中间站,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4)车站线路应如何编号?车站道岔应如何进行编号?
答案: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I、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a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线路,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b 在复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线正线一侧用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c在尽头式车站,站房位于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房的线路起顺序编号;站房为与线路终端时,应面向终点方向由左向右顺序编号。
道岔编号方法:a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单数。b每一道岔均应编为单独的号码,对于渡线、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则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c站内道岔,一般以车站站舍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如站舍远离车站中心,则以车站或车场中心线划分。d 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5)区段站布置图的常见类型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答案:
区段站常见的布局图有横列式、纵列式及客货纵列式三类。
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主要优点是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管理方便、作业灵活性大和对各种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强。它的缺点是一个方向的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对站房同侧的货物取送车和正线有交叉干扰。
纵列式区段站的优点是作业上的交叉干扰较横列式少;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短;当机车采用循环运转制时,到发线上的整备设备比较集中;对站舍同侧的支线或工业企业线的接轨也比较方便。它的缺点是站坪长度长、占地多、设备分散、投资大、定员较多、管理不便、一个方向货物列车的机车出入段要横切正线。
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其优缺点与纵列式图型大致相同。
(6)编组站布置图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案:
按照调车设备的套数及调车驼峰方向分类:单向编组站、双向编组站;
按每一套改编系统内车场相互位置和数目分类:横列式编组站、纵列式编组站、混合式编组站。
(7)什么是客运站,客运站办理的主要作业和设置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答案:
客运站是指客流较大的城市,专门办理客运作业的车站,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主要作业:1)客运服务作业:包括旅客上下车、候车、问询、小件寄存,以及对旅客文化、饮食、住宿、购物和卫生方面的服务等。 2)客运业务:包括客票发售,行包承运、装卸、保管和支付,邮件装卸和搬运等。3)技术作业:办理客运专线列车、城际铁路列车、提速列车及普速列车的始发、终到、通过作业及办理市郊(通勤)列车或少量货物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
客运站的设备:站房、站场、站前广场.
(8)货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哪些主要设备?答案:
答案:
货场是办理货运业务的基本场所,是车站办理承运、保管、装卸和交付的一个生产车间,是铁路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口,是货运的起点和终点,是铁路联系社会的窗口、货物的集散地。
货场主要设备:配线、场库设备、装卸机械及检修设备、检斤设备和量载设备、货场用具、房舍.
(9)高速铁路车站有何特点?
高速铁路车站与普通铁路车站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高速铁路车站作业单一,只办理客运作业,不办理货运业务。
2)高速铁路车站不办理行包和邮件装卸作业。
3)高速铁路车站首先要保证安全第一。
4)高速铁路车站要以方便旅客使用为宗旨,思想上要从“管理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5)高速铁路车站的客运和行车工作组织工作水平要适应高效率快速作业要求。
6)高速铁路车站站房一般采用上进下出的设计方式实现进出站旅客的分流。
7)高速铁路车站的设计体现了地域特征和人文特征。
(10)什么是铁路枢纽,铁路枢纽有哪些主要设备?
答案:
在铁路干、支线的交汇点或终端地区,由各种铁路线路、专业车站以及其它为运输服务的有关设备组成的总体(铁路运输综合体)称为铁路枢纽
在铁路枢纽内,一般具有下列设备:铁路线路 、专业车站、疏解设备、 其他设备。
模块四
(1)铁路车辆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可按用途如何细分。
答案:
客车:
运送旅客的车辆:
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
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车辆:
餐车(CA);行李车(XL)
因某种特殊用途编组在旅客列车中或单独几辆编组的车辆:
邮政车(UZ);空调发电车(KD);公务车(GW);医疗车(YI);卫生车(WS);试验车(SY);维修车(EX);文教车(WJ);宿营车
货车:
通用货车指适合于装运多种类型货物的车辆,对运送的货物没有特殊要求,在铁路车辆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包括棚车、敞车、平车等车辆。
棚车(P)
敞车(C)
平车(N)
专用货车一般指只运送一种或很少几种货物的车辆。
罐车(G)
保温车(B)
集装箱车(X)
水泥车(U)
矿石车(K)
长大货物车(D)
家畜车(J)
毒品车(W)
粮食车(L)
特种货车是按照特种用途设计制造的车辆,其结构和用途与上述车辆不同,主要包括救援车、检衡车、发电车、除雪车和钢轨打磨车等。
(2)铁路车辆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
每一辆车一般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内部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
(3)简述转向架的基本作用及要求。
答案:
1.车辆上采用转向架是为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和容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以满足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2.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车体沿线路的运行的平动。
3.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4.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
5.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振动和冲击,减少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6.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7.转向架是车辆的一个部件,在转向架与车体之间尽可能减少联结件,并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以便于转向架可单独制造和检修。
(4)简述轴箱定位装置的结构形式。
答案:
1.固定定位
2.导框式定位
3.干摩擦导柱式定位
4油导筒式定位
5.拉板式定位
6.拉杆式定位
7.转臂式定位
8.橡胶弹性定位
模块五
(1)铁路机车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类型机车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从运用上分,有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和调车机车。
机车按牵引动力来划分,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蒸汽机车的构造比较简单,制造和维修容易,成本也较低。内燃机车的特点是效率高能耗低,牵引性能好,起动加速快,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因此成为取代蒸汽机车新型机车。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机车和动车组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力,有效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是现代铁路机车的主力机车类型。
(2)黏着和蠕滑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
黏着:由于正压力而保持车轮与钢轨接触处相对静止的现象称为“黏着”。
蠕滑:滚动时轮轨接触处会产生弹性变形,这种新的弹性变形会使接触面间发生微量滑动,称之为“蠕滑”。
(3)简述内燃机车的发展历程及优缺点。
答案: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内燃机车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6个时期。
1.萌芽时期(14-1922年)
2.早期发展时期(1923-1945年)
3.战后恢复和大发展时期(1946-1960年)
4.持续稳定发展时期(1961-1976年)
5.机车水平显著提高的发展时期(1977-1992年)
6.内燃机车交流传动大发展时期(1993年起)
内燃机车的优点是热效率高、能耗低;水的耗量少;投资少;乘务条件好;具有可靠的电阻制动或液力型动;牵引性能好;起动加速快,降低运输成本
内燃机车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修理工艺水平高和运用保养要求较高,对高温高海拔和长大隧道的适应能力较差,排出的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4)简述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
柴油机的活塞在最高位置时,活塞顶部与气缸、气缸头所包围的空间组成燃烧室。为了向气缸内供给细线空气、喷送燃料和向缸外排出燃烧后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在气缸内膨胀并推动活塞对外作机械功。一个气缸的工作过程就是喷入燃油→燃烧→膨胀做功→排气→进气→压缩→燃烧。
(5)简述电气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答案: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
牵引变电所是设置于电气化铁路沿线,安装有受电、变电、配电设备的建筑物,其任务主要是将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输送来的110千伏(或者22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变压为25千伏的单相交流电,向其邻近区间和所在站场线路的接触网送电,保证可靠而又不间断地向接触网供电。
牵引网是由馈线、钢轨回流线、接触网组成的双导线供电系统,完成对电力机车的送电任务。
(6)电力机车上的电器设备分别装设在哪3条电气回路中?
答案:
主电路中包括的电气设备主要有受电弓、主断路器、主变压器(即牵引变压器)、整流调压线路、电抗器柜、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等。
辅助电路电源来自变压器的辅助绕组,通过劈相机将单相交流电变成三相交流电后,供给牵引通风机、油泵机组和空气压缩机等辅助电机使用。
控制电路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中各电气设备的控制电路(包括各种控制开关、接触器、电控阀等)同电源、照明、信号等的控制装置连成一个电系统。
(7)什么是整备作业?在整备作业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
机车在牵引列车或调车工作之前,需要供应机车必须的物资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种物资供应和准备工作的总称,叫做机车整备作业。
1.补足适用标号的燃料油。
2.按规定补充各种润滑油脂、工作油和柴油机冷却水。
3.按规定补足质量良好的机车用砂,并试验撒砂作用良好。
4.了解机车的维修情况和机车技术状态。
5.按作业程序、标准对机车进行检查、给油和自检自修作业;进行机车电气全面试验及制动机系统的机能实验。
6.进行机车无线电话、机车自动信号、自动停车装置或安全监控装置实验,并将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
(8)简述机车运转制的主要方式?
答案:
机车交路是指机车在固定区段担当运输任务的周转区段。 按机车担当的牵引任务分为:客运机车交路、货运机车交路、补机机车交路、小运转机车交路。按机车运转制分为:循环运转制交路、半循环运转制交路、肩回式运转制交路、环形运转制交路。
按乘务员换班方式分为:立即折返交路、外段驻班交路、中间站换班交路。按交路区段长度分为:一般机车交路和长交路。
机车运转制:机车从事列车牵引作业的方式。分为肩回运转制、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
模块六
(1)牵引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
答案:
1)动力车重联控制,对高速列车的动力设备进行远程自动控制及故障监测,信息通道为列车总线、车辆总线及贯穿全列车的少许硬连线。
2)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控制,它是控制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之一,牵引时根据司机设定的速度,制动时根据司机设定的制动力,由主司机室的控制单元根据牵引制动特性进行计算,然后动态分配给牵引单元,当某一牵引单元因故障丧失牵引制动力时,在其他牵引单元电机功率富裕、粘着允许的情况下均分丧失的牵引制动力。
3)驱动、定速控制,根据指令和列车运行状态的前提下,实现列车牵引和速度控制。
4)过分相控制,动车组的过分相控制能够适应我国自动过分相、半自动过分相、手动过分相三种模式并存的现状。自动过分相模式不需要任何操作,信息显示单元(IDU)提示分相区,司机手柄可以不回零,如在定速状态下控制系统将锁定当前状态,过分相后将回到过分相前的状态。半自动过分相模式时,列车接近分相标准点,司机按一下过分相按钮,封锁变流器控制脉冲,断开主断路器,分相后自动闭合主断路器,自动恢复到过分相前的状态。
5)列车控制与监测,主要包括车门控制、照明控制、逆变器控制、空制、客车制动系统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烟雾报警处理、客车信息的集中显示与智能故障诊断等。
(2)简述动车组的优点。
答案:
1.动力效率较高,起动加速快。动力分散的动车组驱动轴较多,黏着性能比较稳定,容易实现高速运转。
2.由于动车组在两端都有司机室,因此,转换运行方向较为方便,可以加快运转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明显提高行车密度,从而提高整个铁路网的运输能力。
3.动车组甩挂方便,比较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
4.动车组的制动效果好。电力动车组因为有较多的电动机,所以再生制动能力良好。
5.另外,动车组一般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动方式,制动效果更为显著。
6.最大轴重小,同时对线路的影响小。由于动车组的牵引设备分散布置在各动力车上,能够降低列车的轴重,减小运行阻力,减少对铁路线路的影响,并降低维修保养费。
7.动车组更加注重环保。高速动车组的内部装饰和化工材料全部符合国际环保组织规定的要求,卫生间均采用集便式便器,集中收集排放污物,不会对列车行经路段沿线造成污染,车内外噪声也非常小,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3)简述动车组转向架的主要任务。
答案:
1.承载:承受车架以上各部分重量(包括车体、车架、动力装置和辅助装置等),并使轴重均匀分配。
2.驱动:即牵引,仅动力转向架有牵引功能,保证必要的轮轨黏着,并把轮轨接触处产生的轮周牵引力传递给车架、车钩,驱动或牵引列车前进。
3.缓冲:缓和线路不平顺对车辆的冲击,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运行平稳性和稳定性。
4.转向: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
5.制动:产生必要的制动力,以使车辆在规定的距离内减速或停车。
非动力转向架并不产生驱动力,它是被动拉着走的,因此它可以没有驱动或牵引作用。
模块七
(1)简述铁路信号的分类及显示意义?
答案:
包括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两大类
1)听觉信号
是以颜色、形状、位置、灯光和状态等表达的信号。如用信号机、信号旗、信号灯、信号牌、信号表示器、信号标志及火炬等显示的信号都是视觉信号。
2)视觉信号
是以不同器具发出音响的强度、频率、和音响的长短时间等表达的信号。如用号角、口笛、响墩发出的音响以及机车、轨道车鸣笛等发出的信号,都是听觉信号。
铁路信号又按信号机具是否可以移动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和手信号。
固定信号是铁路信号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铁路上,依据运营要求,采用下列基本的信号。
要求停车的信号;(一般叫做禁止信号或简称停车信号)。
要求注意或减速运行的信号;(一般叫做运行信号)。
准许按规定速度运行的信号。(一般叫做运行信号)。
(2)什么叫联锁?联锁条件关系和原理是什么?
答案:
概念: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通过技术方法,使进路、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之间按一定程序、一定条件建立起的既相互联系,而又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既联锁。
联锁条件关系:道岔和信号机之间,以及信号机和信号机之间的联锁关系,应满足下列条件:
原理:①当进路上的有关道岔开通位置不对或敌对信号机未关闭时,该信号机不能开放;信号机开放后,该进路上的有关道岔被锁闭,其敌对进路不能再开通,敌对信号机也不能再开放。
②正线上的出站信号机未开放时,进站信号机不能开放通过信号;主体信号机未开放时预告信号机不能开放。
③尖轨与基本轨间、心轨与翼轨间有4 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或开放信号机。
联锁原理: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联锁的原理,图 所示为一会让站。若有一下行旅客列车从车站正线通过,必须保证下列条件:
①在开放进站信号机之前,必须先使进路上的所有道岔1、3、4、2都开通到Il道的位置。
②在道岔开通后丷出站信号机、进站信号机x及预告信号机XY依次开放,显示正线通过信号。
③当进站信号机开放以后,这一进路上的所有道岔都被锁闭,不能动作
④当进站信号机开放以后,敌对进路信号机Sl、、S3、s和、X3都被锁闭,不能再开放。
(3)简述轨道电路的作用和结构?
答案:
轨道电路以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称为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是电气集中、自动闭塞、机车信号和调度集中等信号设备的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的组成,如图所示。
图 1 轨道电路组成示意图
(4)转辙机的作用及分类
答案:
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除转辙机本身外,还包括锁闭装置、安装装置和各类杆件,它们共同完成道岔的解锁、转换和锁闭。
转辙机的作用:
a、根据操作要求,将道岔转换至定位或反位。
b、道岔转换至规定位置而且密贴后,自动实行机械锁闭,防止外力改变道岔位置。
c、当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后,正确反映道岔位置,并给出相应表示。
d、发生挤岔以及道岔长时间处于“四开"位置(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时,及时发出报警。
转辙机的分类:
按动作能源和传动方式分为电动转辙机、电动液压转辙机、电空转辙机。电动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机械传动方式。电动液压转辙机由电动机提供动力,采用液压传动方式,简称电液转辙机。电空转辙机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由电磁换向阀控制。
按供电电源分为直流转辙机和交流转辙机。
直流转辙机采用直流电机,目前大量使用的ZD6型电动转辙机就是直流转辙机。交流转辙机采用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机,目前推广的提速道岔所用的转辙机为交流转辙机,如ZYJ7型、S700K型。
(5)什么是闭塞?闭塞的种类?闭塞主要设备有哪些?
答案:
所谓闭塞,就是保证区间或闭塞分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运行一个列车,而保证一个区间或闭塞分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运行一个列车的设备称为闭塞设备。闭塞是铁路上防止列车对撞或追撞(追尾)的方式,是铁路上保障安全的一个较主要的方法。
闭塞方式分类:铁路的闭塞方式可分为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和移动自动闭塞。
D型单线继电半自动闭塞室内设备主要有:半自动闭塞机和设在控制台盘面上的按钮及表示灯。其室外设备主要有:半自动闭塞用的轨道电路和受闭塞机控制的出站信号机等。
ZPW-2000主要包括:
①发送、接收设备。
发送和接收设备均设置于相邻车站的信号楼内,发送设备用于向轨道发送移频信号,接收设备从轨道接收传输的移频信号,动作轨道继电器。
②室内·室外传输通道。
ZPW-2000A轨道电路采用sTP国产铁路信号数字电缆,电缆模拟网络将外线电缆统一
补偿至10km。
③电气绝缘节(又称为调谐区)。
利用电感、电容元件构成的调谐单元(BA)与空心线圈(SVA)构成电气绝缘节,隔离相邻闭塞分区的移频电流。在调谐区内,如果有不足26m长的列车(如单机、轨道车等)停留时,不能可靠分路轨道电路。因此,应反方向设置停车标志,禁止反向运行的单机在调谐区内停车。
(6)简述 GSM-R 系统组成?
答案:
GSM-R 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交换子系统(SSS)、基站子系统(BSS)、运行与维护子系统(OMC)、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子系统(GPRS)、终端子系统及移动智能网子系统(IN),并通过交换子系统(SSS)中的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实现与其他通信网络的电路域业务的互联互通,通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系统(GPRS)中的网关GPRS业务支持节点(GGSN)实现与其他数据信息网络的分组域业务的互联互通。
模块八
(1)简述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的主要功能。
答案:
TMIS系统以运输生产管理,特别以货运管理为系统目标,实时地组织和指挥运输生产、服务于货主。通过TMIS系统实时信息的生成与处理,可实现全路2万多列列车、60多万辆货车(未含企业自备车)、60多万个集装箱及货物的实时动态追踪管理,具体包括:列车运行动态信息、机车动态信息、车辆动态信息、集装箱动态信息、主要技术站信息的实时动态追踪管理。
(2)简述列车调度系统(TDCS)的主要功能。
答案:
1.列车车次自动跟踪和无线车次自动校核
2.实现区段与站间“两个透明”
3.调度命令、日班计划通过网络自动下达
4.列车运行自动采点
5.行车日志自动生成
6.列车运行实绩图自动生成
7.列车运行图管理
8.列车早晚点自动计算与部分运输指标自动统计
(3)简述货票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
答案:
1.货票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向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
使用货票信息系统后,适当简化了货物托运手续,提高了货运准确率和效率,并且根据货主需要,提供对货物进行成本计算、运价确定和收益分析计算等服务,推荐合理的运输方案,以及时周到的服务满足客户需要。还可以利用铁路拥有货票等信息方面的优势建立起现代化的货运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树立良好的铁路货运市场形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货主服务。
2.货票信息系统是实现货运组织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货票系统的投人使用,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代替手工操作,使货运操作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的计算里程、运费的劳动中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最大限度杜绝里程和运费计算错误,提高了准确性。货运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对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努力把高附加值、高运价率和长运距的货物纳入到运输计划中,确保运输质量,提高运输效益。还可以利用货票信息作为实际装车和计划完成的考核依据,杜绝虚报、漏报,强化运输管理。
(4)简述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在铁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
1.运输管理
2.编组站列车编组管理
3.车辆管理
4.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
(5)简述铁路安全“车对地”、“地对车”、“地对地”、“车上监测”系统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1.“车对地”安全监测
应用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线路及其他固定设备每一处的连续动态安全监测。如应用轨道检测车、钢轨检测车和安全综合检测车,利用网络化的车载计算机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的同步综合监测与评价。
2.“地对车”安全监测
应用安装在行车线路土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客货运机车、车辆的连续动态安全监测。如已投人使用的机车车辆运行状态及超偏载的安全监测系统、机车车辆机械故障诊断仪器及系列红外线轴温探测仪和轴温报警装置等。
3.“地对地”安全监测
应用各种地面设置的安全监测装备,实现对重点线路、桥梁、隧道、道口等固定设施的动态安全检查。如建立列车超速防护控制系统、车站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列车接近安全防护报警系统等。
4.“车对车”安全监测
应用旅客列车车载安全监测装备,实现对列车关键设备的连续动态安全监测。如列车运行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①对制动系统的监测诊断,包括制动机、电动阀的制动或缓解状态,折角塞门开关状态等;②车辆运行品质监测诊断,包括转向架是否失稳、平稳性能指标、车轮擦伤、横向振动、垂向振动;③轴温报警,轴温声光报警及显示值;④防滑器监测诊断;⑤车辆电器监测诊断;⑥车门、火灾险情监测诊断;⑦集中显示车厢诊断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