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班级 | 二(3)(4)班 | 备课教师 | 马 杰 | 上课时间 | 2017年1月4日 第19周 星期三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的含义,经过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分糖果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 |||||||||||
过程与方法 |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分东西的过程,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乐于动手参与分东西的数学活动,能与小组同学愉快地合作。 | ||||||||||||
教学重点 | 学会较大数量的平均分;体验分法多样性,会用表格记录分数量较多物体的过程。 | ||||||||||||
教学难点 | 学会较大数量的平均分 | ||||||||||||
教具准备 | 糖 PPT | ||||||||||||
教法运用 |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 ||||||||||||
学法指导 | 小组合作法 动手操作法 讨论法 | ||||||||||||
环节 |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Ppt、时间 | |||||||||
导入 | 同学们,我们分一分与除法这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你们还记得吗? | 学生自由回答 | 引入课题 | P1-2 | |||||||||
3min | |||||||||||||
初学新知 | 分20块糖果。 1.提出问题。 展示一包糖果请小朋友观察,猜猜有多少块糖果? 提出问题: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2.动手分一分。 请小朋友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替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每次分几块?几次分完?然后,动手分一分。 在分的时候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展示表格)横着第一行表示5位小朋友,竖着第一列表示分的次数,中间表示每次分的结果。 | 1让学生先数糖果。 2小组合作分糖果并做记录。 3小组汇报。 |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的含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 P3-5 | |||||||||
6min | |||||||||||||
合作探究引导析疑 | 分苹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1) 策略之一:先规定盘子数再分。 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盘6个。 ②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 ③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 ④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6个盘子里,每盘2个。 (2) 策略之二:先规定每盘的苹果数再分。 ①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分成6盘。 ② 每个盘子里放3个,可以分成4盘。 ③ 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分成3盘。 ④ 每个盘子里放6个,可以分成2盘。1、每个学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分苹果的过程。 以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生思考后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能力。 | 1.先让生思考 2.分一分 | 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分糖果的过程 | P6 | |||||||||
6min | |||||||||||||
环节 |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Ppt、时间 | |||||||||
深化学习拓 展 训练 | 3.交流分糖果的方法。(既要体会分法的多样性,更要体会平均分小数目的物品时应用乘法口诀的简便性。) 小朋友都分完后集体交流。先看黑板上展示的分法,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可以上台展示自己的表格。对每一种分法,都要引导学生边分边估:每次分了多少块糖果,还剩多少?几次分完? 发现一次就能分完20块糖果的,请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把平均分与应用乘法口诀结合起来。 | ①小组合作分一分,并做记录。 ②小组汇报。 | 能用语言表述自己分东西的过程,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分法的多样性。 | P7 | |||||||||
8min | |||||||||||||
检测反馈 | 分一分,填一填:把18个圆形。 1、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2、平均分成6份,每份( )个。 3、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 4、平均分成5份,还剩( )个。(培优) 5、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 1请一名学生与老师演示 2小组合作 | 乐于动手参与分东西的数学活动,能与小组同学愉快地合作 | P8-9 | |||||||||
15min |
结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全班交流,自由回答 | 回顾新知 | P10 | |||||||||
3min | |||||||||||||
作业布置 | 板书设计 | ||||||||||||
完成数学单元测试试卷 | 第七单元复习 1.提出问题 2.动手分一分。 3.交流分一分的方法。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