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4729大学语文2015年10月真题重新排版打印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24:10
文档

04729大学语文2015年10月真题重新排版打印版

2015年10月《大学语文》真题一、单选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B【解析】《秋水》(节选)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描写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A.终南捷径.问心无愧.以身作则.开诚布公A【解析】《
推荐度:
导读2015年10月《大学语文》真题一、单选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B【解析】《秋水》(节选)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描写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A.终南捷径.问心无愧.以身作则.开诚布公A【解析】《
2015年10月《大学语文》真题

一、单选

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 )。 

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 

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 

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 B

【解析】《秋水》(节选)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描写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 )。 

A.终南捷径 .问心无愧 .以身作则 .开诚布公 A

【解析】《就任北京大学校雀之演说》中说:“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所以A项“终南捷径”是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成语。 

3.下列《我的世界观》语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透彻感悟的是( )。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B.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C.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D.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 A

【解析】《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作者的人生基本理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 

4.《垓下之围》中,展现项羽知耻重义性格特点的情节是( )。 

A.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连斩数将 

C.瞋目而叱,吓退杨喜 .愧见父老,自刎乌江 D

【解析】《垓下之围》中,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5.《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事迹,又记张巡轶事。这样的叙述方法是( )。 

A.顺叙 .分叙 .插叙 .倒叙 B

【解析】《张中丞传后叙》先为许远辨诬,再写南霁云的事迹,并补叙了张巡、许远的轶事,所叙事件紧紧围绕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属于分叙的叙述方法。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朝中重臣的推荐 .胡服更漂亮舒适 

C.赵武灵王的偏爱 .有利于骑马作战 D

【解析】“胡服”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的汉族服装,它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所以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 

7.下列表述中,说明了《先妣事略》艺术特色的是( )。 

A.情节一波三折 .场面有声有色 

C.语言简洁省净 .行文夹叙夹议 C

【解析】《先妣事略》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所以语言简洁省净是其艺术特色,C选项正确。 

8.《秋夜》中表现黑暗势力色厉内荏的语句是( )。 

A.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 

B.闪闪地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C.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 

D.鬼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 D

9.下列现代著名作家中,其作品以控诉旧礼教、歌颂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著称的是( )。 

A.茅盾 .巴金 .钱钟书 .施蛰存 B

【解析】巴金的代表作《家》,通过对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深刻暴露了封建末世的黑暗与腐朽,控诉了旧礼教、旧势力的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 

10.《哭小弟》中说小弟“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其主要用意是( )。 

A.举出实例强调小弟的乐观精神 .用细节塑造更丰满的人物形象 

C.用小事来折射小弟的“不甘心”.用琐事给英雄形象赋予人情味 C

【解析】本文通过写小弟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有食物的诉求,表明小弟的心有不甘和活下去的愿望。 

11.《我与地坛》:“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以下叙述符合作者态度的是( )。 

A.想使母亲骄傲的动机很庸俗 .人人应该摒弃想出名的想法 

C.为母亲而出名完全可以理解 .想出名是一些人的真实愿望 C

【解析】想让母亲为我出名的愿望太过于强烈,以致于觉得有些狼藉的出名念头也多了些值得理解的成分。 

12.《蚂蚁大战》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 )。 

A.比拟 .排比 .比喻 .借代 A

【解析】《蚂蚁大战》中作者用写人的口吻来写蚂蚁,赋予蚂蚁以人的行为、举止、神态和心理,运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 

13.《湘夫人》选自屈原的( )。 

A.《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B

【解析】《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14.下列《饮酒》(其五)诗句中,表现作者“忘我心态”的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C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体现了忘我心态。 

15.《行路难》(其一)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比喻抒情 .借举止抒情 .借景物抒情 .借象征抒情 B

【解析】诗人以“停杯投著”“拔剑四顾”的典型举止,形象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所以诗句使用的抒情方法是借举止抒情,B项正确。 

16.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玄宗返长安途经马嵬坡的是( )。 

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C.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秦纡登剑阁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D

17.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情感内涵的是( )。 

A.对沉迷声色的追悔 .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哀痛 

C.对宫殿园林的思恋 .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忧伤 B

18.下列语句中,出自《再别康桥》的是( )。 

A.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 .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 

C.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D

【解析】ABC三项均出自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 

19.《断魂》中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 )。 

A.王三胜 .孙老者 .二麻子 .沙子龙 A

【解析】文中王三胜是狐假虎威、过分自以为是并且鲁莽气盛,争强好胜,庸俗自身的任务。 

20.《苦恼》中写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这种表现手法是( )。 

A.烘托 .反衬 .类比 .对比 C

【解析】《苦恼》中作者运用了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写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的处境、神态和遭遇,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状况,属于类比的表现手法。 

二、多选

21.下列先秦诸子关于治国的论断中,出自《孟子》的有( )。 

A.治大国如烹小鲜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E.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DE

【解析】A项出自老子的《道德经》;C项出自《庄子》。 

22.下列西方名著中,傅雷曾经翻译过的有( )。 

A.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C.丹纳《艺术哲学》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E.毛姆《刀锋》 ACD

【解析】傅雷的译著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丹纳《艺术哲学》等30多部。 

23.《陌上桑》写罗敷采桑时,为其美貌所吸引而失态的人有( )。 

A.行者 .少年 .夫婿 .耕者 .働者 ABDE

2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象征着祖国崛起的有( )。 

A.神话的蛛网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D.雪白的起跑线 .淤滩上的驳船 BCD

【解析】BCD三项是一组富于生机与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AE两项具有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色彩,展现了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 

25.下列《婴宁》语句中,能表现婴宁性格的有( )。 

A.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B.婢推之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D.操女红精巧绝伦 .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BCE

【解析】此三句突出表现婴宁婴宁天真自然,清新脱俗,而不是呆板做作的特点。尤其通过婴宁的笑表明未经封建礼教熏染,纯洁无邪的心。 

三、词语解释 

2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者: 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解析】题干译为: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27.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 祷告。 

【解析】题干译为:之后发兵的时候,他就派遣随从把一少牢的祭品奉在寺庙里。28.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固: 必,一定。 

【解析】题干译为:今当决心死战,愿为各位痛快一战 

29.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浮图: 佛塔。 

【解析】题干译为:快要出城,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宝塔,箭的半截射进了它上边的砖中。 

30.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贱: 底层百姓。 

【解析】题干译为:宣传道德要从下层民众做起,而推行法令要从贵族近臣做起。 

3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通“缭”,盘绕。 

【解析】题干译为:山水环绕草木茂盛。 

32.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 请。 

【解析】题干译为: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 

33.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向: 先前。 

【解析】题干译为:先前那些一边喝酒一边唱歌的人出来了,藏在树下的人也出来了。 

34.我到边远地区看傩戏 傩戏: 驱鬼逐疫、表现鬼神生活的戏剧。 

【解析】傩戏,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35.女正色,矢不复笑 矢: 立誓,决心。 

【解析】题干译为:众人再三挑逗,婴宁"亦终不笑"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A.指出这两段文字的论点。 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分) 

B.两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例证法。(2分) 

C.说明这两段文字的写作特点。 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2分) 

37.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A.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让老百姓穿胡服,练习骑马射箭。(2分) 

B.“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一句展现了赵武灵王什么样的精神? 勇于变革、坚持变革。(2分) 

C.指出这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2分) 

38.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A.就题材而言,这首诗属于哪种类型? 咏物诗。(2分) 

B.第二联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借典故抒情。(2分) 

C.说明尾联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 表层意思: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湘。深层意蕴: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2分) 

39.阅读《雨巷》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A.这节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孤独愁苦,也有思索与探求。(2分) 

B.“丁香”有什么象征意义? 美丽,高洁,愁怨。(每点1分,最多2分)

C.分析这节诗所体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浓郁。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文档

04729大学语文2015年10月真题重新排版打印版

2015年10月《大学语文》真题一、单选1.下列表述中,说明了《秋水》(节选)主要构思特点的是()。A.借助两个历史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论说B.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C.由小到大逐层推进D.援譬设喻广征博引B【解析】《秋水》(节选)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描写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2.下列出现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成语中,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A.终南捷径.问心无愧.以身作则.开诚布公A【解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