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五年级 | 备课教师 | ||
教学课题 | 《书湖阴先生壁》 | |||
教学内容 | 2、古诗两首 | |||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正确书写。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诗的意境 3.能有感情读诗,背诵古诗。 4.知道不同题目可以写出不同内容的诗的常识。 |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悦之情。 | |||
教学过程 | ||||
课前预习 | 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和古诗的有关资料 | |||
情境导入 出示问题 (5分钟) | 一 、以学生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汇报,引入课文的教学。 1、解题: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诗《元日》《泊船瓜洲》等。《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交流课前对古诗的理解。 3、提出问题:问题一:自读古诗,说说词语及诗意?问题二:想象诗描绘的画面,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
自学课文 释疑问难 (5分钟) |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诗中作上批注,搞不懂的问题或发现新的问题自己记录下来,提到学习小组讨论。 | |||
互学讨论 分组合作 (8分钟) |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1、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问题一、和二。2、分工互助。副组长主持讨论,组员依次发言;组长负责人纠错和知道工作。记录员记录好小组归纳的意见和没搞明白的问题。汇报员做好在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工作。 | |||
展示交流 反馈总结 (15分钟) | 1、小组汇报互学问题目标 质疑预设: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花木成畦:花木一畦一畦,整齐美观。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 2、小组里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3、指导学生美读全诗。 (1)通过第一、二行中的“静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静幽雅,注意读得轻松愉悦。三、四行注意“绕”“送”等动词,读得高昂跳跃一 (2)让学生想象画面,反复美读。 (3)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之情。读出赞美愉悦的语气。
| |||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7分钟) | 1、了解古诗常有“书……壁”“题……壁”等句式作题目的基本常识。 2、背诵其他写景古诗,强化诗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 |||
教学板书 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