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 ||
课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 |
课程标准 | (1)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2)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3)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 |
教学内容 分析 | 在学习了轴对称的概念和作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通过用坐轴表示轴对称,让学生体验到两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规律。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1.会由一点求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 2.掌握两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规律. | |
过程方法:在找两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自觉探索的习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 ||
情感态度:再找点、描点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 ||
重点、难点 | 重点:会由一点求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 难点:找两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规律. | |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 投影,电子白板,多媒体平台 | |
课程实施 类型 |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 |
√ |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 |
备注 | ||
教学活动步骤 | ||
序号 | 教学环节 | |
1 | 一、情境引入 | |
2 | 二、探究新知 | |
3 | 三、例题解析 | |
4 | 四、课堂训练 | |
5 | 五、小结归纳 | |
6 | 六、作业设计 |
教学活动详情 | ||
教学活动1:设疑引入 | ||
活动目标 | 由旧知识引入到新课内容,并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 | |
解决问题 | 由轴对称过渡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初步感知到轴对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联系。 | |
技术资源 | PPT展示轴对称知识和思考题 | |
常规资源 | 投影 | |
活动概述 | 前面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的性质,如果我们把轴对称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那么对称点的坐标具有什么规律呢?课文P43的思考题你能说出答案吗? | |
教与学的策略 | 老师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课题 | |
反馈评价 | 引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活动2:探究新知 | ||
活动目标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 |
解决问题 | 学生按要求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描点,然后观察、归纳坐标规律。 | |
技术资源 | 演示文稿 | |
常规资源 | 投影 | |
活动概述 | 探究: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1) (1)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以上各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并写出坐标,观察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归纳:关于横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是: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以上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并写出坐标,观察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归纳:关于纵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是: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4.按以上规律,说出点P(X , Y )经X轴对称的对称点P1的坐标,再说出P1经Y轴对称的对称点P2坐标, 观察点P经过两次轴对称所得点P2的坐标有什么规律? 归纳:一个点经历关于横轴、纵轴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对称点坐标规律是: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互为相反数. 在以后学了“中心对称”后,两点被称为关于原点对称. | |
教与学的策略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坐标变化规律。 | |
反馈评价 | 通过学生观察、感知,基本上掌握了坐标变化规律。 | |
教学活动3:例题解析 | ||
活动目标 |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 |
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总结的规律解决问题。 |
技术资源 | 演示文稿 | |
常规资源 | 投影 | |
活动概述 | 【例1】已知,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的值. (1)关于y轴对称; (2)关于x轴对称; (3)关于x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 [解析】(1)关于y轴对称,说明纵坐标相同,横坐标相反,; (2) 关于x轴对称,说明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 (3) 关于x轴对称,关于y轴对称,说明经过横、纵两次对称变换,即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各互为相反数,. 【例2】如图,中,的坐标分别为 ,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全等,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符合题意的点D的坐标.
【解析】符合题意的点的有: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3,-2);点C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1,2);还有经上两次轴对称变换的对称点 (1,-2),共有三点符合题意. 【点拨】因为题目中限定了两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都是A,B,而A、B均在横轴上,所以只考虑关于横轴对称的对称三角形;另外,题目中对后一三角形的描述为以A,B,D为顶点,即指可以A对应B,所以还要考虑A、B的对称轴x=2 | |
教与学的策略 | 通过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并应用投影进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最后老师进行方法归纳总结 | |
教学活动4:课堂训练 | ||
活动目标 | 学生运用画图、规律两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 |
解决问题 | 学生体会规律简单但规律易忘,画图麻烦但不易忘。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好处。 | |
技术资源 | 演示文稿 | |
常规资源 | 投影 | |
活动概述 |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5)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a,b),则a+b的值为( ) A.1 B.-1 C.5 D.-5 3.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P1,点P1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2,则P2的坐标为( ) A.(a,b) B.(a,-b) C.(-a,b) D.(-a,-b) 4.若点(a,b)与点(m,n)满足a+m=0,b-n=0,则这两点关于( )对称. A.x轴 B.y轴 C.x轴或y轴 D.不确定 5.小明在一面镜子前看书,小亮从镜子里看到小明的书中有一个图:图中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在原点处.那么,请你写出小明书中的的顶点坐标. | |
教与学的策略 | 学生先思考,然后相互交流。 | |
教学活动5:小结归纳 | ||
活动目标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并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 | |
活动概述 | 学生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1.掌握两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坐标规律. 2.会由一点求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坐标.(两种方法)。 | |
教学活动6:作业设计 | ||
活动目标 |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 |
活动概述 | 一、教材第45页习题第2、3题。 二、教材第46页习题第6、7、8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