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系
一、课程名称:建筑结构
二、课程性质: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是建筑工程管理三年制高职高专及五年高职学生。
2、课程特点:本课程是土建类各学科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为基础,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及工程定额与预算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
它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除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1)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掌握结构的基本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法,荷载及材料
强度的取值,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实用表达式。
(3) 掌握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能正确地确 定截面尺寸,配筋计算、钢筋布置、配筋图绘制。能正确地进行构件承载力校核;能正确地进行正常使用阶段验算工作。
(4)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构造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5) 学习中注意设计理论和公式的含义及适用条件,不能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
2.实践教学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整体式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计算简图的绘制、内力分析及计算、主要基本构件配筋计算、施工图绘制,并能写出设计说明书,列出部分构件的材料表。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总教学时数128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分配:
1、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结构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优缺点。
第三节:建筑结构的发展简况。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结构的一般概念,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建筑结构的发展简况。
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钢筋的力学性能。
第二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第三节: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钢筋的种类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质,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第二节: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熟练掌握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第四章 受弯构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
第三节: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受弯构件裂缝及变形验算简介
〔教学要求〕
掌握受弯构件的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熟练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了解受弯构件裂缝及变形验算原理及过程。
第五章 受扭构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受扭构件的概念和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了解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掌握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六章 受压构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构造要求
第三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第四节: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受压构件的概念和构造要求,熟练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了解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第七章 受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受拉构件简介
第二节:预应力混凝土概述
第三节: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第四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
第五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受拉构件的概念,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了解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和构造要求。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单向板肋梁楼盖
第三节: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简介
第四节:楼梯
第五节:雨篷
〔教学要求〕
掌握梁板结构的概念及应用、单向板及双向板的概念;熟练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计算的全过程,并能进行设计;了解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过程;掌握双向板肋梁楼盖,现浇楼梯的构造;了解雨篷的设计过程及构造。
第九章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排架结构的组成、传力途径及设计内容
第三节:结构布置
第四节:排架的内力计算
第五节:单层厂房柱设计
第六节:几种承重构件的选型
第七节:各构件间的连接
〔教学要求〕
掌握排架结构的组成,传力途径及设计内容;了解结构布置,内力计算,柱的设计,承重构件的选型及各构件间的连接。
第十章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三节:荷载的简化与计算
第四节:多层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简介
第五节:无抗震设防要求时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第六节:非抗震设计时框架节点的构造要求
第七节: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教学要求〕
掌握多层高层房屋结构体系,框架结构的设计过程及构造要求;了解多层框架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第十一章 砌体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
第三节: 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和柱的设计
第五节: 过梁、挑梁和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熟练掌握砌体结构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了解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了解网状配筋砌体承载力计算;掌握混合结构房屋墙和柱的设计;了解过梁、挑梁和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
第十二章 钢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节:钢结构的材料
第二节:钢结构的连接
第三节:钢结构的构件
第四节:钢桁架及屋盖结构
〔教学要求〕
了解钢结构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选用原则,钢材主要力学性能及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因素,钢结构连接方法和特点;掌握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掌握普通螺栓和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了解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了解钢梁的类型、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计算及提高整体稳定的措施;掌握型钢梁的设计方法;了解梁局部稳定的概念,设置加劲肋的原则及构造;了解梁的拼接和连接;了解钢屋盖的结构组成;掌握支撑的种类、作用和布置原则;了解普通钢屋架的形成和尺寸;掌握普通钢屋架的荷载及内力计算方法;掌握普通钢屋架的构件截面及节点设计方法。
第十三章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场地、地基和基础
第四节: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规定
第五节: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规定
〔教学要求〕
了解抗震的基本概念,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多层房屋和钢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震害;掌握多层房屋和钢混凝土框架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和抗震构造要求。
2、课时分配:
序号 | 课程内容 | 理 论 学时数 | 实 践 学时数 | |
1 | 绪论 | 2 | ||
2 |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 | 2 | |
3 |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 | 4 | ||
4 | 受弯构件 | 20 | 4 | |
5 | 受扭构件 | 2 | ||
6 | 受压构件 | 16 | ||
7 | 受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 14 | ||
8 |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 12 | ||
9 | 单层厂房排架结构 | 8 | ||
10 |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 | 8 | ||
11 | 砌体结构 | 16 | ||
12 | 钢结构 | 8 | ||
13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 10 | ||
合计学时数 | 122 | 6 | ||
总计学时数 | 128 |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容结束后,要完成课程设计——现浇钢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并绘制施工图,历时24学时。
八、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教材:《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 《建筑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东南大学出版社
《土木工程材料》 东南大学出版社
九、课程考试与评估
考核形式:考试成绩结合课程设计成绩。
评估方法:笔试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包括平时作业成绩10%,课程设计20%)
十、一些说明:
本大纲适合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及五年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