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24:25
文档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
推荐度:
导读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                 m2 ;总建筑面积:                m2 ;

容积率:                    ;  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  □多层住宅  □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  □学校教学楼  □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  □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 □易燃易爆危险源  □含氡土壤  □危险化学品 □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  □废水  □油烟  □垃圾  □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序号单体名称建筑类型

(公建、住宅)

建筑面积

层数建筑高度结构类型主要使用功能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  □建筑玻璃幕墙 □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  □雨水花园  □硬质场地透水铺装  □其他         :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  □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  □工业化预制构件   □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  □整体化定型卫生间 □可再利用材料   □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  □大型会议室  □多功能厅  □剧场  □体育馆  □演播厅  □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三、

绿色建筑等级

1.绿色建筑等级: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 (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评分表)

表2-A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评价指标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自评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
评分项权重Wi

0.160.280.180.190.19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换算得分Qi

加权得分WiQi

加分项得分Q8

总得分∑Q
表2-B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

评价指标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自评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
评分项权重Wi

0.21

0.24

0.20

0.17

0.18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换算得分Qi

加权得分WiQi

加分项得分Q8

总得分∑Q
四、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与场地规划、室外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不同建筑类型选择,未选技术可删减)

分类技术内容评价分自评分备注
土地

利用

住宅建筑人均住宅用地面积

19
公共建筑容积率
住宅建筑住区绿地率

2
住宅建筑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
公共建筑绿地率7
公共建筑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2
住宅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

6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3
公共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6
室外环境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2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D)

2
场地环境噪声情况及噪声预测值4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及室外风速放大系数2
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1
场地内人活动区涡旋或无风区2
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风压差

1
户外活动场地乔木、构筑物遮荫面积比例

2
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2
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场地出入口距公共汽车站步行距离、线路数量3
场地出入口距轨道交通站步行距离、线路数量3
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3
场地内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3
自行车停车设施3
机动车停车设施3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

6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的步行距离

场地1000米范围内公共设施的种类数量

公共建筑兼容的公共服务功能种类数量

6
公共建筑配套辅助设施设备

公共建筑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发的公共空间

公共建筑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免费开放

续表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不同建筑类型选择,未选技术可删减)

分类技术内容评价分自评分备注
场地设计及生态设计保护场地原有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3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占绿地面积比例※(S)

3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S)

3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达到50%

3
复层绿化,绿化覆土深度及排水能力3
住宅建筑每100㎡绿地配置的乔木数量

3
公共建筑垂直绿化面积

公共建筑屋顶绿化面积

创新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1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1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屋顶绿化应在备注栏中填写绿化类型(简单式、花园式、组合式)及覆土厚度。

3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基本要求

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处理措施:                       。

3.土地利用

1)集约利用土地

住宅建筑

住宅层数:□3层及以下  □4-6层  □7-12层  □13-18层 □19层及以上

住宅户数:    户,户均人数   人, 人均住宅用地指标:        m2/人

公共建筑

规划用地面积:      m2;地上总建筑面积:     m2容积率:   

2)合理设置绿化

住宅建筑:□新区建设  □旧区改建

住区绿地面积:      m2,住区用地面积:      m2,绿地率:      (%)

住区公共绿地面积: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公共建筑:绿地面积:      m2,用地面积:      m2,绿地率:      (%)

□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

3)地下空间利用

住宅建筑:

地上建筑面积:   m2,地下建筑面积:   m2,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为: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车库  □设备用房  □管理用房   □其他              

公共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     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m2,总用地面积:               m2

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为: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机房、□管理用房、□商业用房  □其他                                              

4.室外环境

1)□玻璃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率:           %

2)□室外夜景照明:(需电气专业配合) 

□泛光照明  □轮廓照明   □重点照明  □动态照明   □广场照明  □其他         

垂直面照度(EV)    lx ,灯具发光强度I     cd  建筑立面平均亮度Lb            cd/ m2

标识面平均亮度Ls            cd/ m2

3)主要污染源及处理措施

□废气:□地下车库废气、□厨房油烟、□实验室废气、□其他                          ,

处理措施为:                       。

□废水:□厨房废水、□卫生间污水、□实验室废水、□地下车库、□其他                ,

处理措施为:                          。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实验室垃圾、□医疗垃圾、□其他           ,

处理措施:                              。

4)危险源及处理措施

□土壤氡浓度              Bq/m3,处理措施                     。

□危险化学品                  ,处理措施                     。

□电磁辐射来源                ,处理措施                     。

□易燃易爆危险                ,处理措施                     。

5)室外风环境(应附风环境分析报告)

a)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最大风速     m/s,室外风速放大系数为    。

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最大为   Pa。

b)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条件下:

场地内人活动区  □涡漩区  □无风区;(有打√,无打X)

有    %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     Pa。

6)降低热岛强度措施

□乔木遮阴,活动场地乔木树冠直径     m,数量    棵,遮阴面积     m2,

□构筑物遮阴,构筑物名称         ,遮阴面积    m2,

活动场地面积          m2,  场地范围内遮阴措施面积占户外活动场地面积的       %。

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热反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面积    m2,占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总路面材料         ,太阳辐射反射比系数     ,总道路面积    m2, 采用反射材料路面的面积    m2,

屋顶面层材料    ,太阳辐射反射比系数     ,总屋顶面积    m2, 采用反射材料屋面的面积    m2,

5.交通设施

1)公共交通

a)场地主要人行出入口设在              。

b)地块周边有     条线路公交汽车站点,线路名称         ,距离人行出入口距离    m。

c)地块周边有     条路轨道交通,线路名称         ,距离人行出入口距离    m。

2)停车布置

a)非机动车停车数量:   辆,位于 □室外  □室内,室外设有:□风雨棚  □其他        。

b)机动车停车数量   辆,其中:地面     辆,地下   辆; 

停车方式:□机械式停车、□地下车库、□停车楼;

□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地面停车不占用步行空间及活动场地,并设有:□风雨棚  □树荫。

6.公共服务

住宅建筑

□幼儿园,距离基地出入口   m;□小学校,距离基地出入口   m。

□商业服务设施,距离基地出入口   m。

场地1000m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其他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兼容多种公共服务功能:□办公  □宾馆  □博览  □体育  □大型商业 

                                □其他     ;

共同使用的配套辅助设施设备:□会议  □展览  □健身 □便利店  □咖啡茶座  □车库

□锅炉房  □空调机房  □食堂  □报告厅  □其他      ;

可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运动场馆 □图书馆  □餐饮设施  □公共厕所 

□其他     ;

可向周边居民免费错时开放的室外活动场地:□体育设施场地  □屋顶花园  □停车场  

□其他      。

7.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1)保留原有:□自然水域  □湿地  □植被

2)雨水基础设施:

□下凹绿地:位置:     ,面积     m2。

□雨水花园:  位置:     ,面积     m2。

□景观水体:位置:     ,面积     m2。

□硬质场地透水铺装:透水铺装面积     m2,硬质场地面积     m2,占硬质场地面积的   %,

透水铺装类型:□植草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其他         。

3) 地下室顶板绿地覆土厚度      m,周边与自然土壤接壤周长         m。

4) 绿地种植:乔木    种、灌木    种、草本    种,详见景观设计苗木表。

5)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

住宅建筑:绿地配置乔木    株/100 m2

公共建筑:

屋顶绿化:□花园式  □组合式  □草坪式;屋顶绿化覆土厚度      m。屋顶面积     m2,

可绿化屋顶面积     m2,屋顶绿化面积     m2 ,绿化屋顶标高    

垂直绿化:□墙面攀爬型  □墙面贴植性  □构件绿墙型,位置:     ,面积     m2  

8.创新

□ 旧建筑利用:原有建筑功能         ,改造利用后使用功能            ,建筑面积     m2      

□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总平面设计。

五、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1.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表4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根据住宅、公建不同建筑类型选择,未选技术可删减)

分类技术内容评价分自评分备注
围护结构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优化设计

6
外窗、玻璃幕墙设有可开启部分

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10
节材设计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

10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5
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G)

5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厨房、卫生间

6
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G)

10
室内声环境主要功能房间噪声级6
主要功能房间隔声性能9
减少噪声干扰的的措施4
公共建筑中观演类、会议室等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

3
室内光环境建筑主要功能房间有良好视野

3
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国家标准8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14
湿热环境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

12
室内空气质量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8%

10
住宅建筑设有明卫

3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的面积比例

13
创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于国家现行节能设计标准20%2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1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建筑节能设计

1)建筑节能设计详见节能设计专篇(应符合上海市建筑节能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其他           

太阳能集热板面积        m2,安装位置:□屋面  □墙面   □阳台  □其他         

3.节材设计(在□内有打√,无打X)

1)装饰构件

a)□纯装饰性构件,位置       ,□装饰和使用功能一体化构件,功能         ;位置        。

b)纯构件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

2)土建与装修一体化

住宅建筑:总户数      ,装修户数      ,装修比例       

公共建筑:□仅公共部位  □所有部位  

3)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名称       ,房间面积         m2 

可重复使用隔断的材料:□橱柜 □玻璃  □活动隔断  □轻钢龙骨面板  □其他        

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墙)的比例:       %

4)采用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

a)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类型:□预制梁  □预制柱  □预制外墙板  □预制内墙板  □预制阳台、

□预制楼梯、□预制雨棚  □预制栏杆 □其他           ,材料为:□钢 □混凝土 □木材  

b)预制构件用量比例Rpc        %。

5)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厨房、卫生间

□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卫浴间

6)材料选用

□可再利用材料,材料名称                 ,用量         m2;

□可再循环材料,材料名称                 ,用量         m2;

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6%  □10%  □15%  。

        □一种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材料名称        ,占同类材料的用量比例:□30%  □50%  

□二种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材料名称         ,占同类材料的用量比例:□30%  

4.

室内声环境

1)建筑类型:□住宅  □学校  □医院  □旅馆  □办公  □商业  □其他         

2)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高要求标准  □低限标准

表5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表(可根据房间用途增加序号)

序号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  dB)

3)主要功能房间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

外墙材料名称      ,□墙体自隔声 □隔声材料,墙体厚度      mm,空气隔声性能     (dB)

外窗玻璃组合                        ,空气隔声性能     (dB)       

楼板材料名称      ,□楼板自隔声 □隔声材料,楼板厚度      mm,空气隔声量     (dB)

撞击声隔声量     (dB)

隔墙材料名称      ,□墙体自隔声 □隔声材料,墙体厚度      mm,空气隔声性能     (dB)

4)减少噪声干扰的的措施

□建筑平面布置合理,噪声源房间远离对噪声敏感房间布置

□产生噪声或振动的设施隔声、隔振处理措施:□墙体隔声  □楼板隔声  □设备基础减振

□采用同层排水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使用率         %

□采用其他降低排水噪声措施            ,使用率         %

5)专项声学设计

房间类型:□多功能厅  □接待大厅  □大型会议室  □观众厅   □其他             

专项声学设计详见声学设计专篇。

5.室内光环境

1)视野、视线及采光设计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        m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

2)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

住宅建筑:卧室、起居室的窗地面积比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统计(采光分析详见分析报告)

表6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采光评价统计表

房间名称房间面积(m2)

达标面积(m2)

采光达标比例(%)

总计
3)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措施:□天窗  □反光板  □导光管

主要功能房间采取合理的控制眩光措施:□遮阳  □其他          

□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

表7内区采光评价表

房间名称房间面积(m2)

达标面积(m2)

采光达标比例(%)

□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         m2,与首层地下室面积的比例     %

6.湿热环境

1)可控遮阳类型:□活动遮阳百叶  □卷帘遮阳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  □双层通风幕墙内置百叶

2)可控方式:□电动  □手动  □智能

3)可控遮阳调节措施的面积比例     % 

7.室内空气质量

1)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面积的比例      %,□设有直接采光通风卫生间;

2)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平均通风换气次数    次/h,所占面积比RR=     %.

3)室内装修主要面层材料:

a)楼、地面: □细石混凝土 □水泥砂浆  □涂料  □地砖  □大理石 □花岗石  □其他        

b)内墙:□涂料 □乳胶漆 □壁纸 □花岗石  □大理石  其他        

c)顶棚:□涂料 □乳胶漆 □金属板  □矿棉板  □其他          

8.创新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建筑单体设计。

文档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