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校服采购制度
按照校服管理规定,采取学校与家委会主导、3家校服企业遴选原则召开校服采购会议,以确定本年度校服相关事宜。
一、召开校务会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校服管理小组,确定召开校服采购会议时间。
二、由于确定需求选购的是新生校服,随机抽取5位新生家委会的家长代表,代表家委会参与校服采购工作。
三、通过比较选择,邀请3家知名企业参与本校校服会议。
四、家长现场确定企业:
1、是否征订校服: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各位家长代表表决,确定校服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2、通过厂家展示、陈述,家委会现场确定校服供应企业、款式风格、服装面料、服务方式等。(要求:价格应低于本年市教委规定的上限,款式风格尽量符合学校特色和文化氛围。)
五、厂家参与的要求:
1、具有完善的公司资质证明材料,在校服行业有良好的口碑和一定的合作相类似客户操作案例,能承担起相符相关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校服相关工作。
2.按照中小学生校服抽查检验流程。第一条在校服监督抽查过程中,有下列三项记录的企业不得参与校服的评选:(一)质量问题严重的生产企业;(二)主要指标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三)拒绝配合检查和抽查的。
3、3家企业做好现场服装展示,并依次进行阐述各自的优势,由学校校服管理小组和家委会代表共同投票决定遴选出更适合本校情况的企业。
六、共同确定交货时间、双重质检相关问题。
七、按照市教委今年的规定,签订相关合同,并及时备案。
中小学学校校服征订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加强社会监督,全面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努力做到有利于贯彻上级部门精神,有利于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学校依法办学。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动我校学生校服订购制度的落实。
二、程序目标
1、按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校服购置工作。
2、召开学校校务会,积极稳妥和规范地做好校服推广工作。积极提倡统一着装,但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其统一着装。
3、在坚持学生自愿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从上级推荐的定点生产经营企业购置校服,由学校填报采购计划表,交企业按要求制作,制作后由企业送到学校,学校按采购计划表的要求付款。
4、所订校服质量必需符合质量要求,不得含有损人身健康的物质。
5.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在校服征订中牟利。
中小学学校校服管理规定
校服是一个学校对师生管理与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统一穿着校服,有利于提升自心,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培养团队意识,规范行为举止,加强自我约束,有利于抵触相互攀比和穿着奇装异服的不良习惯,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的加强内部管理,塑造四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为规范校服着装,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着装要求: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着校服,校服必须成套着装(女生裙装视季节调整)。季节更替或者有重大活动安排时,根据学校通知着装。
2、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参加活动,必须穿着统一校服。周一升旗仪式统一穿着正装,系领带领结(有体育课允许下身穿着运动裤,但上身需穿着西服佩戴领花、领结)。周五放假日统一穿着正装,系领带领结。其余时间班级自行统一。
3、穿着校服要整洁,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纽扣全扣或敞开最上面第一颗纽扣。夏季不允许出现上身自己的T恤衫。
4.因特殊原因不方便穿校服者,须向班主任提交家长签字的申请表。经学校审核无误后上报学校,经批准后他们可以不穿。
5.各年级不穿校服的必须到教导处报到注册。
6、校服内有特设的白色条块,用于书写,家长可以写学生的姓名班级,以便区分。
7.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可以提前在学生宿舍换衣服。
二、爱护要求
1.学生要爱护校服,养成穿、护、洗、存的好习惯。
2.不要在校服上挂饰品,也不要在校服上写字、涂鸦。
三、管理监督
1.班主任专门管理这个班学生的校服。指导处(值班班)负责学生校服的检查、反馈和提醒。
2.学生校服纳入日常行为规范考核项目。不符合服装要求的,按人数扣除相应分数。
中小学校服选用管理办法
1.学校集体决策
(1)每年秋季开学前,将校服采购纳入“三重一大”事项,在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2)根据校服着装规范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选型要求(包括款式、套数、件数、价格区间等。),制定工作计划,启动校服购买意向征集。
(3)校服每三年购买一次(即小学1-3年级和4-6年级),不同时期在开学年级购买。年级不组织购买校服。
2.征求购买意向。
3.建立和选择组织。
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与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得低于80%。
4.发布采购需求
在区教育局指导下,联合发布招标息并实施招标活动。
5.确定供货企业
(1)对意向供货企业进行资格性及资料符合性审查,并做好深度调研,核实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誉度;
(2)根据学校在校学生人数选取合理比例的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共同组成评定组,评定组人数不得少于学校人数的30%(1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少于300人),其中家长和学生代表不少于评定组总人数的80%;
(3)组织对师生和家长进行校园文化、服装专业基础知识和着装礼仪的宣传和培训;
(4)组织意向供货企业进行样衣展示、方案说明;
(5)优先采用综合评分法,由评标小组按照“优质优价”、“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确定供应商。
6.公示采购结果
(1)票选结束后,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拟确定的校服供货企业名称、款式、质量标准及检测项目、采购价格、采购流程、服务年限、售后服务和意见反馈渠道等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公示期间无异议,或相关反映问题得到有效处理,方可签订合同
7.签订采购合同
由学校与供货企业签订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签订校服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代收取校服费用;
8.校服检查验收
校服发放前,按照合同约定,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验收。重点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报告原件及成衣质量标识,并抽取不同批次和样式的校服两套(件)留样封存。
9.售后服务监督
(1)采购结束后,及时公示质检报告和售后服务相关事项,督促供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做好售后服务;
(2)定期组织开展校服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后续采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