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目标是认识生字、研究多音字、掌握识字方法、了解动词用法、积累数量词、朗读儿歌、了解大自然科学常识,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好。
第一单元:
重点:认识40个生字,会写30个字,了解动词意思,积累并运用动词。
难点: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措施: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让识字变得更轻松。同时,注重写字训练的有序性。
第二单元:
重点:认识62个生字,会写40个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朗读儿歌,积累数量词。
难点:掌握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一般特点,运用恰当的数量词表达。
措施:读好课文,积累词句,关注特色词句,图文对应、表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技巧。同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通过多种途径来识字,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动词运用的细微不同。最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好。
入境、对比体会、体验生情等策略,以读促悟。提取信息,恰当表达。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认识70个生字,会写38个字,能在语境中正确朗读多音字“朝、重、干、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并运用其中的词语夸夸某处景物。在诵读中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感受语言的优美。仿照例子展开想象,并用“好像、真像”说说图中的石头;仿照“综述——例举——综述”的例子说说生活中的事物。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认识68个生字,会写38个字,能在语境中正确朗读多音字“种、好、结”。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能借助短语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能用“一边……一边……”说句子。通过链接儿童生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玲玲心情的变化。积累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词句。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认识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弄错、劝告、赛过”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借助课后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内涵,初步研究不同的思维方法,知道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行动和后果。
1.教学方法贯穿整个单元,以阅读和表达融合为主线,创造表达话题,促进理解。
2.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认识47个生字,掌握24个字的写法,准确区分多音字“难、斗、铺、盛”的发音,并积累相关短语。同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是重点,通过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产生由衷敬意。难点在于借助关键词句复述故事或场景。
3.措施包括引导学生了解人物背景,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师生交流初步认识人物,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阅读图画的能力,朗读时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复述。
4.在第七单元,学生需要认识48个生字,掌握24个字的写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研究默读,试着不出声。同时,阅读儿童诗和古诗,展开想象,感受美。难点在于借助提示研究复述课文。
5.在第八单元,学生需要认识62个生字,掌握32个字的写法,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研究默读。同时,阅读童话故事,体验角色,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会与朋友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借助提示研究复述课文。
6.措施包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练前后关联,搭设脚手架,助力学生想象。同时,学生需要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3.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链接学生的生活,运用相关词语和句子,使研究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也要重视字音和字形的辨析,打好语文基础。
2.在复述课文时,可以借助提示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从而提高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