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5
一、教学目标:
1、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人称向大家介绍这一动物;
2、 着重介绍动物外形、生活习性和有关趣闻,学会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3、 把收集的图片和所写的文字结合起来,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
二、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
把动物外形、生活习性能介绍的比较生动清楚;
难点:
把收集的图片和所写的文字结合起来,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
三、教学评价设计:
、注重过程性评价:奋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图片活动,尤其是指导如何展开想象和联想,把动物外形、生活习性能介绍的比较生动清楚;在成文构思时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重点,要很好的借助阅读教学促进读写结合,推进学生学以致用。
2、评价标准多元化化:在评价学生习作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创作。本次习作是学习写作以来的第五篇习作,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标准:比上次进步最大的;书写最工整的;语言最优美、形象生动的;联想的内容最合理有趣的;最能表达动物外形、生活习性的;从整体上讲最符合习作要求的等等。
3、评价主体系统化: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机制。学生作文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同位评价+自己评价。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交流导入,激发愿望
(一)谜语导入,激情引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好吗?
(1)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
(2)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
2、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动物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3、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动物园要引进一批动物,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些动物,准备为这些动物设计名片,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忙为动物设计名片。(板书:设计动物名片)
4、名片是向别人介绍的一种卡片,卡片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出示:各种形状),还可以在卡片上画上动物或贴上动物的图片或照片。
5、要想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名片,介绍词很重要。介绍词上会注明姓名等相关信息,简单明了,让喜欢它的人看了会更了解它们。我们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书写名片内容,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它”来介绍动物。
(设计理念:通过与孩子聊天,把可爱的孩子们全面带入动物与众不同的名片的魅力世界,激发孩子自己构思设计动物名片的美好愿望。)
(二)例文引路,自主探究
我的的名字叫鲸。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如果我把嘴巴张开,可以当餐厅。里面放上一张桌子,周围坐上五六人绝对没有问题。当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3吨重,7米长。我每天体重增加90千克,每小时增加4千克。我每天能吃3吨食物,你看惊人不惊人?有人叫我“鲸鱼”,千万不要误会,我可不是鱼。
首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薛爱华同学是怎么给她喜爱的海洋动物写介绍词的?她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方面?
1、自主阅读薛爱华同学设计的“鲸”。
2、引导讨论
3、交流:(名字、大、不是鱼)(板书:名字、外形)
4、体会薛爱华怎么把鲸的“大”写具体的?请大家在书上找出描写“大”的句子。
5、小结:举例子、列数字
6、自读评议《海龟》,板书:生活习性
你们可能在电视里和水族馆中见过我,我的名字叫海龟,个儿挺大,体长可达2 米多,体重有500多千克。我的潜水本领非常出色,可以在水下停留一昼夜或更长的时间。我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外出旅游不管走多远,从不迷失方向。
我一从蛋壳里钻出来,便爬向大海,寻找安全。当我产卵时,又回到我出生的海滩。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指导习作,技法指导
技法1: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
1、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介绍词内容怎样就能吸引大家呢?薛爱华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上,鲸和海龟都像人一样在向大家介绍自己,像这样写就是用了拟人手法,会使名片更加生动有趣。
2、出示:拟人手法,语言生动有趣
技法2:认真观察,描写外形特征
1、设计动物介绍词,光有生动的语言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真观察,描写外形特征。出示:认真观察,描写外形特征
动物名片——
大家好!我是一条小金鱼,我的祖先诞生于中国,我的同类有几百种。我有四个大大的“眼睛”,你肯定没见过吧。一对突出的真眼睛下又生出两个大水泡,我可是刚刚出生的新品种啊。我身长13厘米,大约30克重,五颜六色的身子就像披了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一条蝴蝶似的尾巴游起来犹如拖了一条薄薄的彩纱,多么美丽呀。一双真眼不停地东张西望。我最爱吃小鱼虫,我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跳着欢快的舞蹈,我是很多小孩的朋友,你喜欢我吗?
让我们来看看这张名片(小金鱼)
2、这张名片小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小金鱼进行了介绍?
3、我们只有把动物的外形描写具体,大家读了自己的文章后才会对这种动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写动物的外形,要注意从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去仔细观察,把它与外形相似的动物区分开。(板书:作比较)在描写动物的外形时,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技法3:融入感情,抓住生活习性
1、具体地描写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融感情于具体描写中,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出示:融入感情,抓住生活习性
(设计理念:通过提供范文,给予学生借鉴、参考的“模板”,以此来进一步“阐释”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使大家树立超越范文的信心,及时鼓励孩子从多个方面构思文章,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创作出自己最优秀的文章来。)
(四)总结要求,自主设计
1、出示:习作要求
2、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现在,让我们用搜集到的动物资料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内容。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特别应关注写作能力不强的孩子,教师应该时刻注意他们的写作进程,力求使每一个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习作。
(设计理念:在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到一个字:“静”!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主动去打扰学生,应该让孩子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写作。这样,孩子才能聚精会神地进入“创作内涵”中去,写出的文章才能又快又好!)
环节三、作后评改——展示作品,评改拔高
(五)作后评价,修改提高
1、学生自改习作
引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写的作文多读几遍,先从字、词、句入手,针对错别字和病句进行全方位修改;然后再围绕“把收集的图片和所写的文字结合起来,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这一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2、学生合作互改
由学生根据意愿自由组合或分小组进行互评互改,既要发现别人习作的闪光点,又要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自己也能够取长补短。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互改,实现共享资源,最终达到共赢,在互改中,各方都应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把自己的内心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以便大家及时改正。)
3、集体点评修改
老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集体点评修改,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又要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力求作文更加完善。
(设计理念: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让全体同学集体修改,让大家获得修改作文的范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精致。)
4、再次自我修改
通过赏评习作,互相启发,你一定发现许多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再试试看,能否把同学写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过来,使你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打开自己的习作,把重点段落再进行修改。
(设计理念:学生动笔对自己的作文再进行一次加工润色,使文章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让读者读后应该为之一振,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六)名片展评:比一比谁设计得动物名片最精美并授予“最佳设计者”荣誉称号
1、 誊抄成文
2、 给文稿配上图片或画画。
(7)板书设计:
设计动物名片
名字、外形 、生活习性
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转变叙述人称,练说仿写。在学生读懂习作例文的基础上,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在组内进行介绍,同组评议补充。在练说的基础上,学生仿写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展评名片,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制作的动物名片内容丰富多彩,图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我从中选取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学习园地,这样既可强化学生习作兴趣,又鼓励学生创新实践精神。
不足之处:
学生练说的时间偏少,比如虽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但因时间紧和个别学生准备不充分,造成部分学生没有练说的机会。在创作中,语言不够丰富,表达不够清楚。
教学建议:
抓好课前铺垫。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