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师大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26:58
文档

北师大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整数整数:分成正整数、0和负整数。自然数:分成正整数和0。0的作用:0可以表示“没有”、“起点”、“占位”、“分界”。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数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 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倍数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推荐度:
导读整数整数:分成正整数、0和负整数。自然数:分成正整数和0。0的作用:0可以表示“没有”、“起点”、“占位”、“分界”。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数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 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倍数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整    数 

整    数:分成正整数、0和负整数。          自 然 数:分成正整数和0。

0的作用:0可以表示“没有”、 “起点”、“占位”、“分界”。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数    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  

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那么: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倍数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偶  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奇  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质  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合  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般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小    数 

小      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组成: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小数的进率: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的分类:有限小数:如:41.72          无限小数:如:4.33……

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π     循环小数:如: 3.555 ……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移动: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1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100倍;…  

3. 小数点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分    数  

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组成: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

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百 分 数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百分比关系,没有单位。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改写 

1. 准  确  数: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

        以亿做单位是12.543亿。  

2. 近  似  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

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则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 加法结合律:(a + b ) + c=a + ( b + c )  

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a         4. 乘法结合律:( a × b )× c=a × ( b × c )

5. 乘法分配律:( a + b ) × c = a × c + b × c  

6. 减法的性质:a –b – c = a - ( b + c )     7. 除法的性质:a÷b÷c = a÷( b×c ) 

 运算顺序 

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应 用 题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有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常见类型:  

加法:已知部分求总数;已知两数求和;两数比较时求较大数。

减法:已知总数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求多多少,少多少;两数比较时求较小数。

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求每份是多少;求几份;求分率、百分率;求单位“1”。  

数量关系:(注意各个数量之间的变化)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单量×数量=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位位“1”×分率=比较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量 

一、长度单位进率: 

1厘米 =10 毫米                1分米 =10 厘米     

1米=10分米=100 厘米         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  

二、面积单位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倾=10000 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三、体积和容积单位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质量单位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五、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平年365或闰年366天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既是4的倍数又是400的倍数就是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有31 天      平年2月有28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有30天                 闰年2月有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a ÷ b = a :b =(b≠0)

比a : b(b≠0)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a ÷ b(b≠0)

被除数除号除数
分数(b≠0)

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化简比分成三种,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的化简。化简比后还是一个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按比分配:已知两数的和与两数的比,先求一共多少份,再按比分配;

已知两数的差与两数的比,先求相差多少份,再求每份是多少;

已知其中一个数与两数的比,先求每份是多少。

正比例和反比例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k(一定)。

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线和角 

直  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  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  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

        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垂  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

          平角:两边成一条直线进的角,平角180°。

          周角: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360°。

 二、平面图形 

三  角  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长  方  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正  方  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梯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圆:一种曲线图形。圆心O。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r。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d。圆有无数条半径也有无数条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周长C

面积S

圆相关公式:同等圆直径半径关系:d = 2r      r =d÷2

已知直径半径求周长:c =πd     c = 2πr

已知周长求直径半径:d = c÷π   r = c÷π÷2

圆周长的一半:c圆的一半=c÷2 =πr   半圆周长:c半圆=c÷2+d=(π+2)r

圆的面积:s圆 =πr2              环形面积:s环 =π(R2-r2)

环形大小圆半径关系:R=r+环宽      一个弯道长度相差:π×环宽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图形半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对称轴无数142311
图形的变换:

平  移:图形向哪个方向(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移动了多少距离;

旋  转:图形以哪个点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

轴对称:以哪条线为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

 三、立体图形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圆  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  锥: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棱长总和L

表面积S

体积V

                           

内容补充

                                                   

                                                   

                                                   

                                                   

                                                   

                                                   

                                                   

                                                   

                                                   

                                                   

                                                   

                                                   

                                                   

                                                   

                                                   

                                                   

                                                   

                                                   

                                                   

文档

北师大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整数整数:分成正整数、0和负整数。自然数:分成正整数和0。0的作用:0可以表示“没有”、“起点”、“占位”、“分界”。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数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 数的整除: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那么: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倍数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