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古代歷史文化(不分導師) 2011年 3月19日14點~17點
一、名詞解釋。(3分×10)
1.藩府本
2.鐵琴銅劍樓
3.四始六義
4.九品中正制
5.改土歸流
6.貢生
7.凌廷堪
8.內藤湖南
9.《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10.李約瑟
二、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1分×10)
古文辭類纂 廿二史考異 楚辭章句 新語 佩文韻府
六經正誤 四六談麈 折獄龜鑒 臺海使槎錄 (缺一個,疑是《墨子閒詁》)
三、問答題。(20分×2)
1.列舉五本清代以前及清代重要的《論語》研究著述,并說明其主要內容、特點。
2.近年來出土了一批新的簡帛材料,談談其對學術研究的重要價值。
四、標點并翻譯。(20分)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代歷史文化
一、名詞解釋(2分*10個)
四始六義、麻沙本、六書、靜嘉堂文庫、武威漢簡、因声求义、载记、校勘四法
二、寫作者及時代
增補元史藝文志、文淵閣書目、五燈會元、唐音癸籤、四書賸言、校勘學釋例、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三、簡答題(三選二,30%)
1、新出土簡帛文獻對古籍整理研究的影響。
2、任意列舉三本清及清以前的《尚書》或《左傳》著作,并評價和優劣。(題目大意如此)
3、《四庫全書》對古籍整理及后世學術的影響。(題目大意如此)
四、標點翻譯
世道多難,儒教淪喪,文武之軌,將遂凋墜。或沈溺於聲色之中,或驅馳於競逐之路。孤貧而精六藝者,以游夏之資,而抑頓乎九泉之下;因風而附鳳翼者,以駑庸之質,猶回遑乎霞霄之表。捨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擁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若乃下帷高枕,遊神九典,精義賾隱,味道居靜,確乎建不拔之操,揚青於歲寒之後,不揆世以投跡,不隨眾以萍漂者,蓋亦鮮矣。(抱樸子·勖學)
古之正義,東西南北,苟舟車之所達,人跡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後雲天子。德厚焉,澤湛焉,而後稱帝。又加美焉,而後稱皇。今稱號甚美,而實不出長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邊)長不寧,中長不靜,譬如伏虎,見便必動,將何時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於匈奴,竊為陛下不足。且事勢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蠻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植之勢也。天下之勢倒植矣,莫之能理,猶為國有人乎?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舟車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捫然數百里而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新書·威不信》)
古代历史文化 2008年3月16日上午8:30-11:30
一、解释下列名词20
封禅 联绵词 蝴蝶装 白鹿书院 五山刻本(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三家分晋 开化纸 定州八角廊汉墓竹简 史记三家注 金匮石室
二、写出各书的作者、时代10
文渊阁书目 风俗通义 读史方舆纪要 古文尚书冤词 说文释例 广韵 故训汇纂 集韵 玉函山房辑佚书 校雠通义
三、问答40(三选二)
1、什么是避讳?古书避讳主要有哪些方式?古代的避讳制度对古文献的流传、整理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2、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于1907年经其子陆树藩之手售予日本三菱财团,后来成为东京静嘉堂文库的主干藏书。其后近百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的不同看法。试就这一情事发表你的看法。(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3、简要评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四、标点并翻译30
1、《新书·威不信》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若舟车所达人迹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2、《汉书·儒林传》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则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氂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于威宣之际孟子孙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7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20%)
三家分晋 三纲五常 三辅 平水本 和刻本 诂经精舍 经筵 史志目录 他校 四始六义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 (20%)
群书治要 苍颉篇 东塾读 天工开物 皇清经解续编 玉海 小学考 元史 说文通训定声
三、问答题(30%)
1、试述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具体内容和历史背景。
2、王国维说的五大发现分别指什么,试取一种简述1949年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 (30%)
1、《礼记·学记》一段
2、《礼记·表记》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6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30%)
版心 周公庙遗址 三纲五常 三通 等韵 殿本 馆阁 碎义逃难 嫌名 数术 方技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
异域志 楚辞集解 史记会注考证 论语集解义疏 诸子辨 故训汇纂 国榷 十七史商榷 千顷堂书目 直斋书录解题 史记志疑 三国志
三、论述二选一
1、试述敦煌文书和出土缣帛
2、试述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
1、《风俗通义·正失篇》一段
2、《孟子·梁惠王上》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5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清代四大藏书楼 利马窦 明堂 开宝藏 三省 马王堆帛书 银雀山汉墓竹简 齐衰 正始石经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
观堂集林 古文四声韵 文史通义 经籍访古志 尚书今古文注疏 三苍
三、论述
1、简述古籍整理的方法及其存在的缺陷。
2、简述清据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并择其代表著述进行评价。
3、二十世纪文献学的成就及其局限。
四、标点翻译
1、《礼记•曲礼》
2、《韩非子•外储说上》
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典文献学考博试题
古代历史文化
一、名词解释
<周易>出土本 、<老子>出土本、蝴蝶装、禅宗、会典、春秋三传、净土宗、山长
二、著作作者时代
茶经
三、论述
1 疑古派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2王国维学术思想演变的脉络
3什么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和影响?
四、标点翻译
1左传一段
2孙子兵法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4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逸诗 四科十哲 九流十家
二、论述
1、什么是《诗经》“六义”,谈谈对它的理解
2、“述而不作”、“以意逆志”、“诗无达诂”、“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出处和理解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3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齐衰 巫蛊之乱 郡望 汲古阁 貌阅 禹贡 转语 右文说 银雀山竹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二、翻译下列短文,并解释加点的词
《汉书·李广苏建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吕氏春秋·任地篇》:“草諯大月,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
三、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
1、《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告而从之
2、《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非礼也
四、请简述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学的成就与问题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 考试时间: 2002
一、解释名称、术语(20%)
柱下史 太史公书 逸周书 谥号 斩衰 章句 居延汉简 曹洞宗 遣唐使 谱牒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时代(10%)
《汗简》 《考工图》 《先秦诸子系年》 《古书通例》 《日本访书志》 《考信录》 《龙龛手鉴》 《独断》 《四部正讹》 《新学伪经考》
三、问答题(3题选2题)(40%)
1、试述四库全书总目在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请选择清代至20世纪前半叶(14-1949)的一、二位有代表性的学者,论述其学术的特色与贡献
3、请列出郭店楚简中儒家简的主要篇名,并简述这些竹简对儒学研究的意义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方括号中的只标点不翻译)(30%)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子飨之曰……与君周旋
2、刘知几史通曰竹书纪年……[按纪年……未见竹书也]
考试科目:古代文史知识 考试时间:2001年3月18日下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30%)
籀文古文 五德终始 三星堆遗址 差遣 天台宗 皇史宬 律吕 拗救 四渎 周礼六官
二、指出下列著作的作者(10%)
困学纪闻 释名 博物志 史记会注考证 十驾斋养新录 新学伪经考 方言笺疏 两唐书 北堂书钞 读史方舆纪要
三、问答题(选二) (30%)
1、简评“走出疑古时代”说 (15%)
2、请列出清代说文研究四大家的《说文》研究著述,并简述各书的得失优劣(15%)
3、简述宋及宋以后理学的发展脉络 (15%)
四、标点今译(标点于原文,今译写于另纸)(30%)
1)《史记·汲郑列传》:黯为人性倨……直谏不得久居位
2)《韩非子·难势》:慎子曰飞龙乘云……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3)《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公命以字为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