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进军 葛承红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 要:在较为详细的分析医院医用耗材内涵就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结合当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实际情况,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医院医用耗材管理质量为目的,分别从管理分类、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和管理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管理策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医用耗材管理体系。
关键词:医用耗材 管理 管理信息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创新,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和材料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使得医用耗材的类型和总量都在迅速增加,其成本开支逐步成为仅次于药品的一项重要开支项目。随着耗材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其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应的问题,例如传统的以价格为主导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医院的耗材管理需要。因此,探讨当前医疗耗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对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效率,让医用耗材更好的为医疗工作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医院医用耗材内涵就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1.医用耗材管理内涵。所谓的医用耗材,主要是指在医院实施医疗服务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人体植入物以及一次性卫生材料通常指的是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人体植入物、一次性的卫生材料和通过消毒之后能够再次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另外,还包括有特殊医用耗材,主要是指部分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设备,主要是由医院专科使用而能够对人体进行生命支持的医用耗材,其不但具有技术复杂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影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对其提出极高的安全标准。
2.做好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技术及水平不断提升,并得到逐步完善,导致当前我国医用耗材开始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医用耗材主要包括不可收费与可收费两种类型医用耗材。当医用耗材的收费越高时,患者需要支出的医疗成本就越高,使得民众医疗费用不能得到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好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对控制医疗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医用耗材还是医疗服务的物资基础支撑,因此做好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能够为医疗服务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二、当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用耗材覆盖了治疗及诊断等各个医疗环节,但是当前大部分的医院在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个部门的人员在耗材采购、使用、存储、消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管理效率较低。管理效率低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会导致耗材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当前医院仓库在耗材管理过程中大多没有对耗材进行详细的分类,仓库的管理方式过于单一、笼统,在实际的耗材应用、出库过程中容易出现耗材从购买到过期都没有查出的情况,影响了耗材的使用效率,导致管理成本增加。
2.分类不明确导致管理效率第因为医用耗材的来源点较为广泛,不但包括过程耗材,还有进口耗材,而且类型复杂。同一中产品的类型又包括多种规格,不同代理厂商提供的耗材名称又各不相同,导致医院耗材管理部门在采购和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使得采购数量、使用计划出现混乱,影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3. 耗材采购模式问题。传统的医院医用耗材的采购模式容易使得购买与销售双方出现问题,导致耗材价格变相提高,尤其是一些高价值的进口耗材,其价格虚高严重,直接导致患者医疗成本上升。
4.耗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队伍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容易导致管理水平、管理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医用耗材管理工作属于医院的后勤管理,其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医院管理人员也对之不予重视。导致当前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是非专业人员,提高耗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势在必行。
三、医院医用耗材管理问题应对策略与建议
1.对耗材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明晰管理重点。在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将耗材分为特殊耗材(收费)与消耗性耗材(不收费)两类。同时,将允许收费的特殊耗材分为植入耗材和其他特殊耗材两个部分。因为当前对植入耗材提出了可追溯性规定,所以医院应该将医用耗材的管理重点置于其他特殊耗材、消耗性耗材,从而形成明确的界限。同时,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将科室收入与成本核算口径进行改善,将医用耗材的收入与医生绩效工资相分离,且耗材的收入不再纳入到科室收入进行解算,对应的耗材支出也不纳入成本核算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医用耗材的浪费,提高耗材的利用率。
2.采用“零库存”模式,改革库存管理方式。医用耗材是医疗俯卧工作的物质基础,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医用耗材。但是,一旦库存增加,则容易出现物资积压过期的问题,导致医用卫生资源浪费、医院医疗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医疗机构应该尝试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模式。所谓“零库存”,不是简单的没有库存,而是根据各个科室的耗材使用计划,将采购的耗材至二级进入到治疗、诊察等阶段,产生直接的医疗价值,即量出而人、按需采购,保证仓库长期处于“最合理库存”状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资金占用、积压等问题。
3.提高医用耗材管理信息化水平。为了可以实时的对医用耗材进行精确的实时统计和管理,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耗材计算管理系统,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并优化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使得其能够更好的为耗材统计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便于实时“零库存”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耗材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耗材的管理成本。通过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对耗材管理进行全面控制,可以实现对医院各个科室耗材的实际消耗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降低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耗材管理准确性、效率。
4.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为了保证医用耗材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在信息化系统应用之后,对耗材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业务培训尤为必要。具体来讲包括这样的措施:① 通过在职培训、同行交流的方式获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操作及使用技术;② 聘用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人员和管理专业人才充实耗材管理队伍;③ 抽调其他部门人员进入管理队伍,实现知识和资源互补,提高耗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亮. 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 中国科技纵横, 2015(16).
[2]殷亮. 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节约建议[J]. 中国医院管理, 2012(10).
[3]陈美光. 探讨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外医疗,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