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黄静波孙晓艳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发展减速、国内外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广东省出口形成冲击。文章基于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减速、原材料价格上升、国外需求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都是导致广东省出口贸易减速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分散出口风险、优化进口结构、增加内需及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
关键词:经济冲击;广东省出口贸易;协整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外贸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连续23年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对外贸易额一直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左右。广东的外贸出口经历了极富特点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黄静波和赖伟娟(2004)认为广东省出口结构与加工贸易联系密切,比较优势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慕蓉和庄丽娟等(2005)从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两个方面分析广东的出口贸易增长情况,认为收益递增是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张昱(2006)认为广东省在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外贸主体、市场结构四个方面都显示了较强的外贸竞争力。黄静波等(2006)曾指出:广东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强劲扩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广东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以及国内生产总值与出口增长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符合传统的出口需求方程模式;出口退税率调整与出口额变化呈较弱的相关性,这种状况与广东的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有关。
但是,以上都是基于长期贸易发展状况展开的研究。近几年,国内外环境变化很大,多项经济因素集中在较短时期内对广东的外贸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利用月度数据对广东近年出口状况及原因做深入分析,以期对广东省出口发展有新的认识。
一、广东省出口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广东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结构特征
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广东省出口增长率和外贸总额增长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总体上看出口增长率高于外贸总额增长率。2005年1月-2007年6月出口增长率平均达26.2%,但2007年7月后,除少数月份外出口增长率都降到20%以下(见图1),体现了各种短期的内外经济冲击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发展产生的效果。
2008年1-9月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增长13.3%,增幅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3.5%,回落10.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3.0%,回落4.7个百分点。出口回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装、塑料制品和玩具行业。2008年1-8月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746.31亿美元,增长9.6%,增幅同比大幅
黄静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电子信箱:lnshjb@mail.sysu.edu.cn;孙晓艳: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图12005年1月-2008年9月广东省外贸发展状况(单位:%)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www.gdstats.gov.cn)。
回落29.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706.10亿美元,增长12.1%,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看,广东省出口总额保持领先地位,但增速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和沿海主要省市。2008年1-9月广东出口增速比全国低8.8个百分点,比山东、浙江、江苏和上海分别低16.8个、10.8个、9.9个和9.5个百分点。
广东省近年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与其出口贸易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1.出口市场。多年来,广东省出口贸易伙伴一直集中于亚洲、美国和欧盟三大市场,2007年广东对美出口占到总出口的23.5%,对欧盟19.92%,对36.93%。2008年1-3月,广东对以上三个市场出口达793.73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出口额的.21%。
虽然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但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受出口伙伴国特别是美欧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较大,影响广东省出口总额的稳定性,处于被动地位。
2.出口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直是广东省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但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78.67%下降到2007年的66.67%,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由2002年的18.33%上升到2007年的28.44%,2008年1-8月仅有微小上升,为28.5%。
贸易方式结构的变化反映出,近几年广东省劳动力出现短缺、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一些出口加工贸易型企业甚至把工厂移向内地,影响了广东省出口的发展。
3.出口产品结构。由于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广东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拥有优势地位,近年来出口结构出现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2532.52亿美元,增长23.8%,占出口额的68.5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83.48亿美元,增长22.9%,占比3
4.76%。
2008年1-9月,广东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势,但仍快于整体出口增长水平,机电产品出口2127.4亿美元,增长18.6%,占广东省外贸出口总值的70.7%。这两类产品出口的较快增长,显示了广东出口产品结构由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附加值、注重研发的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4.出口经营主体多元化。近年来,广东省出口贸易中,“三资”、集体、私营企业的增长较快,特别是私营企业异军突起。2007年国有企业出口569.94亿美元,增长17.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22.22亿美元,增长19.7%;私营企业出口651.亿美元,增长37.8%。
但是,2008年1-8月国有企业出口401.29亿美元,增长12.8%;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出口1771.59亿美元,增长37.3%;私营企业出口436.78亿美元,增长5.8%。2008年私营企业出口增长速度下降较多,与近期的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密切相关。
(二)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近期变动
广东省出口增速下降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如成本上升、进口减速、人民币升值,也与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如世界经济发展低迷、需求下降。
1.人民币汇率。2005年7月人民币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兑美元开始小幅升值。2008年6月人民币兑美元月均汇率达6.71。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的3年间,人民币币值相对于汇改当日累计上升幅度已超过18%。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使得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减少。
2.原材料价格。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各种原材料价格相应上涨。2007年,国际市场主要商品,特别是原油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原油价格2007年12月比上年同期上涨44.93%;铁矿石价格在2005、2006年分别上涨71.5%和19%的基础上,又上涨9.5%;谷物和植物油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小麦上涨87.12%、豆油6
3.39%、棉花上涨19.47%。尽管原油价格已经回落,但已被拉动上升的原材料价格调低态势滞后严重。
广东省加工企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相关工业原料和中间产品价格提升,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价格上升,进而影响出口量。
3.劳动力成本。近年来物价上涨带动工资相对提升,再加上最低工资标准调高、《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因素,劳动力成本增加。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获得的数据,即使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中国的农民工劳动力价格在2006年还是上升了10%-15%(Anderson2007)。
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是以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赢利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廉价工资。劳动力成本增加,引起产品价格提高,从而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出口量。
4.进口量。中国是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广东省更是鲜有资源性产品的地区,许多原材料和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的减少使企业可用于生产的投入减少,产出和出口量减少。另一方面,出口的减少通过加工贸易会对进口产生影响,同时进口的变化也将影响出口,原因是加工贸易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使进口和出口之间产生了相互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
5.国外需求。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广东的主要出口市场,其经济发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其对进口产品的需求。比如,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使欧美经济增长放缓,居民的消费能力降低,对进口产品需求减少,从而造成出口方出口数量减少。
2008年1-7月,广东对美出口同比增长6.3%,增速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回落7.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和玩具三个主要项目的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5.1%、12.4%和4%。
6.因素。此期间影响广东省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为出口退税率调整、关税调整和加工贸易目录实施。以出口退税率调整为例,2006年9月15日起,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2007年7月1日起,退税率进一步下降,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一些产品的退税率降到5%。出口退税率下调造成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价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
2008年11月1日,中国重新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共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其实,再次大规模提高出口退税,说明当前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属于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但这一措施的效果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显现。
C T K ADF 1% DW C T K ADF 1% DW LEX C 0 1 1.098805 -2.6211 1.941751 LEX C 0 1 -7.024903 -2.6227 2.024369 LRE C T 0 1.002266 -4.1958 1.9208 LRE C T 0 -4.816376 -4.2023 2.027497 LRP C T 0 -0.910781 -4.1958 1.598373 LRP C T 0 -5.138518 -4.2023 1.984121 LLA C T 0 -1.867241 -4.1958 2.026072 LLA C T 0 -7.716605 -4.2023 1.952870 LIM C 0 0 -2.6816 -3.5973 2.184298 LIM C 0 0 -7.3717 -3.6019 1.930872 LFN C T 1 -2.407869 -4.2023 2.001176 LFN C T 1 -5.751378 -4.2092 1.985110 ZC
C T 1
-1.4672
-4.2023
2.006252
ZC
C T 1
-4.4490
-4.2092
2.000614
表1
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
:检验形式(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的阶数,加入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差项为白噪声,△表示一阶差分。
二、影响广东省出口贸易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前面已提及,由于广东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出口贸易发展基本符合传统的出口需求方程模式。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我们对包含需求、价格和进口变量的标准出口方程进行扩充,选取世界市场需求、进口量、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因素作为自变量,考察这些因素对广东省出口(EX )的影响。
为了考察在短期影响广东出口的因素,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均采用月度数据,数据长度为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由于部分指标的月度数据存在可获得性方面的困难,只能选用相关的代理变量。变量和数据说明如下:
IM 表示广东省的进口量;RE 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月均汇率;
由于美国是广东省主要的出口对象国,它的需求反映了世界市场需求,商品零售总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国民的消费水平。本文以美国的商品零售总额为代理变量表示世界需求,以FN 表示;
由于企业是根据生产成本来定价的,出厂价格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成本,以广东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代表原材料价格,用RP 表示;
CPI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广东省月均CPI 作为劳动力成本的代理变量,用LA 表示。
以出口退税率代表贸易变化,用模糊变量ZC 来表示,2005年1月到2007年6月退税率相
对较高期间取1,2007年7月到2008年6月退税率相对较低期间取0。2008年11月退税率的再次调高不在本文分析的数据时段内。
人民币汇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 ),美国各月的商品零售总额来于美国商务部网站(www.doc.gov ),劳动力成本、进口、原材料价格的有关数据源于各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以及商务部网站(www.mofcom.gov.cn )。
(二)
协整分析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
为了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除变量之外的各变量作对数处理,分别以LEX 、LRP 、
LIM 、LLA 、LRE 和LFN 表示。通过Eviews 软件利用ADF 法检验各时间序列及其差分序列的平稳
性,结果见表1:
T LIM 1.238853 17.12148 LRE -0.252483 -0.384012 LRP -2.060783 -1.419944 LLA 1.861045 1.603473 LFN 0.450875 0.847759 ZC 0.122590 2.245957 C
-2.253811
-0.234487
R Á 0.973409
Adjusted R Á 0.968851 DW
2.4254
F Prob. LIM LEX Granger 1.29569 0.26213 LLA LEX Granger 1.67954 0.20280 LRE LEX Granger 4.83516 0.03404 LRP LEX Granger 0.65390 0.49925 ZC LEX Granger 1.80843 0.18667 LFN LEX Granger
9.12219
0.00450
表2
回归结果(被解释的变量:LEX )
如表1所示,变量LEX 、LRP 、LRE 、LLA 、LIM 、LFN 及ZC 在1%的显著水平下ADF 检验值都大于临界值,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对变量的对数取一阶差分,发现它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平稳序列,即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首先,主要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 )或施瓦茨准则(SC )确定滞后阶数k ,根据取使得AIC 的值或SC 的值最小的k 值的原则确定滞后阶数为
1,ADF 检验已显示,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
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然后,建立回归方程:
LEX t =β0+β1LRP t +β2LIA t +β3LRE t +β4LIM t +β5LFN t +β6ZC t +εt
式中,β0、β1、β2、β3、β4、β5和β6为待定系数,εt 为随机扰动项。结果如表2:
回归结果中,R 2表明各解释变量对的解释程度达97.34%,拟合很好;DW 检验值近于2,基本排除了模型自相关问题。
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
进行ADF 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平稳,结果为残差项的ADF 检验值(-4.126145)大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3.6171),即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 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该回归方程不是伪回归。因此,LEX 与LIM 、LRE 、LRP 、LLA 、
LFN 、ZC 之间存在长期(指数据覆盖时期)稳
定的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格兰杰(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实质是检验变量及其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影响其他方程中的变量,如果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则称它们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否则为不存在格兰
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在滞后1期时,表3中的F 统计量明显大于P 统计量,说明原假设被拒绝。进口、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国外需求、变化都是广东省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
4.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证实了LEX 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变量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可以通过引入误差修正模型来说明,如下式:
△LEX t =16.23578-0.015747△ec t-1+0.434972△LIM t-1-2.216245△LIA t
(0.633814)(0.633814)(2.161150)(-0.668681)-0.073728△ZC t -1.691402△LRP t -1.519291△LRE t-1+1.435735△LFN t (-0.493603)(-0.435963)(-0.830073)(0.947015)
R 2=0.729554R 2=0.670393DW=1.691904
上式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016,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滞后1期的非均衡误差以0.016%的
表3
格兰杰检验结果
注:
滞后期为1。
(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1.脉冲响应函数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因此在分析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何,而是分析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及该影响什么时候达到最大,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脉冲响应函数方法。
现在着重讨论进口、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世界需求、因素中任一个的冲击引起的出口响应函数。纵轴表示各变量增长率的变化,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设置为30期(月)。
从图2可得到以下结果:(1)给LIM一个正向冲击,LEX在第一个月没有反应,在第2个月开始表现出正相关并达到顶点(0.017),值得注意的是11个月后变为负向影响。原因可能是前期进口
图2分别由各因素冲击引起的LEX的响应函数
注:实线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LEX对相应的变量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偏离带;横轴表示滞后的期间数,设置为30个月,纵轴表示增长率。
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过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反而造成出口减少。(2)对于国外需求的一个正向冲击,出口在第2个月才表现出正向反应,并于第三个月达到峰值(0.02),此后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最终稳定在正向影响上。(3)对于劳动力价格来说,正的冲击最初也会对LEX形成一个正向影响,但这一影响在第2个月才显现并达到顶点(0.002),第3个月变为负向影响,在第7个月达到顶点(-0.0048)后稳定在正向影响上。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可能会加大技术投入和先进设备的应用,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带动出口增加。(4)给人民币一个正向冲击,出口在第1个月没有反应,第2个月带来出口的增加,第3个月后转化为负向反应并稳定在负相关上。(5)原材料价格的一个正向冲击,带来出口的负向反应,在第4个月达到最低值(-0.005),最终稳定在0附近,说明较长时期后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出口量的影响不再显著。(6)对于因素一个正的冲击,出口表现出正向变化,第8个月达到峰值(0.0032)后转化为负向反应。(7)而对于LEX自身的冲击,LEX在第一期就表现出正向的反应并达到峰值(0.117),最终稳定在正相关上。
2.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是将各个变量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大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各个变量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根据相对重要性信息随时间的变化,估计变量的作用时滞和作用的相对大小。因此,方差分解能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对前30期各个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做方差分解(见表4),得到国际需求、进口、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因素对出口的影响贡献率平均为9.33%、 2.33%、0.82%、5.29%、0.41%、0.58%。
其中:(1)人民币汇率对LEX的贡献率起初比较小,随着期数的增加贡献逐步增加,最大达到16.02%,再次确认了汇率变动的“J曲线效应”;(2)进口、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出口的贡献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增大,说明这些因素促进出口需要较长时间;(3)原材料价格对出口的贡献在第16个月达到最大(0.49%),以后贡献逐渐减弱;(4)世界需求对出口的贡献也是先升后降,在第14个月达到最大(11.11%);(5)在LEX的方差来源中,自身的贡献度占据着支配地位,年均80.49%,但贡献率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揭示了各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时间特征和相对重要性,也佐证了误差纠正模型所反映的调整过程的滞后特点。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了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口、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可以引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1.世界需求与出口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注意分散出口风险,保证世界市场的需求。要在加强与欧美各国经贸往来的同时,积极开拓南非、东盟、南美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对外投资带动出口。发展服务贸易出口,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水平,增加服务贸易对出口的贡献率。
2.进口与出口相互依存,存在正相关关系。近年来广东省出现了内需不足的情况,产生不了对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需求,转化不成强大的生产力,影响了出口的发展。要千方百计扩大广东省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外来民工的收入,注意保护和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满足农民消费,利用积极的财政扩大内需。
3.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挤压出口利润。加工贸易是广东省的主要出口贸易方式,其中又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因此,要优化进口产品结构,优先进口有利于产业结
--
9经济热点
《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表4冲击对内生变量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
LEX
LEX LFN LIM LLA LRE LRP ZC
1 0.116900 1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 0.000000
2 0.130627 95.052 2.269250 1.791932 0.020394 0.002124 0.016 0.256817
3 0.134668 93.28395 4.597073 1.694423 0.019188 0.037987 0.10823 0.259155
4 0.137017 91.40372 6.180484 1.700843 0.052508 0.150832 0.23810 0.273430
5 0.138653 .91165 7.243638 1.718842 0.13568
6 0.335993 0.35720 0.296997
6 0.139930 88.66814 7.992719 1.74826
7 0.2434 0.570332 0.4380
8 0.333535
7 0.140972 87.61343 8.563597 1.767457 0.362975 0.834636 0.47974 0.3781
8 0.141845 86.70820 9.0285 1.770748 0.457088 1.117184 0.49386 0.424358
9 0.142594 85.92025 9.424215 1.760717 0.522144 1.413156 0.49380 0.4656
10 0.143256 85.216 9.767748 1.745016 0.558586 1.722400 0.451 0.497783
11 0.143861 84.57573 10.06666 1.732384 0.572671 2.047559 0.48615 0.518852
12 0.144435 83.979 10.32408 1.730375 0.573104 2.392753 0.4854 0.529457
13 0.145001 83.36374 10.54161 1.744403 0.568685 2.762753 0.4869 0.531839
14 0.145578 82.75355 10.72066 1.777662 0.566970 3.162469 0.45 0.529152
15 0.146182 82.11844 10.86303 1.831501 0.573730 3.596638 0.49186 0.524796
16 0.146826 81.44559 10.97094 1.905943 0.592918 4.069634 0.49305 0.521936
17 0.147523 80.72477 11.04694 2.000191 0.626910 4.585358 0.49261 0.523225
18 0.148283 79.94805 11.09375 2.113031 0.676858 5.147183 0.49044 0.530692
19 0.149114 79.10944 11.11403 2.243124 0.743042 5.757937 0.48668 0.545739
20 0.150025 78.20453 11.11035 2.3186 0.825180 6.419909 0.4816 0.569221
21 0.151023 77.23021 11.08505 2.550090 0.922666 7.134878 0.47556 0.601545
22 0.152114 76.18443 11.04023 2.7248 1.034738 7.904135 0.46879 0.2783
23 0.153307 .06597 10.97775 2.912860 1.160593 8.728515 0.4615 0.692773
24 0.154608 73.87432 10.924 3.113390 1.299443 9.608413 0.4540 0.751198
25 0.156025 72.60956 10.80613 3.326021 1.450552 10.54380 0.4462 0.817653
26 0.157565 71.27235 10.69970 3.550368 1.613238 11.53422 0.4384 0.1682
27 0.159237 69.86384 10.58106 3.786081 1.786866 12.57879 0.4305 0.972810
28 0.161048 68.38578 10.45123 4.032810 1.970830 13.67620 0.42259 1.060557
29 0.163010 66.84046 10.31116 4.290169 2.1537 14.82467 0.4145 1.154445
30 0.165130 65.23075 10.16173 4.557712 2.367388 16.02195 0.407 1.253999 构优化的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寻找新的进口替代品,推动进口来源多样化,不在原材料进口价格上受制于人。
4.人民币升值抑制出口的作用已经显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使企业进口成本增加、出口利润减少、出口量减少。因此,要掌握好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速度和方向,适度放缓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给企业适应的机会。
--
10经济热点《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5.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占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企业家用在改进技术设备上的投入相对减少,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因此,要注意培养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鼓励企业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积极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利润及生存空间越大,企业越有能力承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同时要鼓励劳动者学习新技术、掌握先进生产方法,提高自身价值。
6.在当前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的形势下,可以采取适度调高退税率的缓解企业压力。同时,指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品内销外销的比例,减少管理成本以减少退税率下降造成的损失。
总体上,各项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广东省出口的影响均存在一个滞后期,基本上在2-3个月左右,其影响的效果显现出来。这对于出口的制定和调整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慕蓉、庄丽娟、胡学冬,(2005)“推动广东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商业研究》第21期。
傅江景,(2002)“广东出口贸易比较与竞争优势分析,”《学术研究》第4期。
黄静波、赖伟娟,(2004)“广东省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黄静波等,(2006)《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
孙霄翀、宋逢明,(2008)“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王莉、罗婉容,(2004)“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国际贸易问题》第8期。
王秀荣、王文清,(2007)“出口退税调整对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外税务》第11期。
张海梅,(2002)“广东加工贸易的非均衡结构分析,”《南方经济》第9期。
张昱,(2006)“广东省外贸竞争力评析,”《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
Anderson,J.,(2007)“中国制造业的瓶颈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证券市场周刊》第37期。
(责任编辑阿齐)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Short-run Economic Shocks on Guangdong’s Export
HUANG Jing-bo SUN Xiao-yan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slowdown of world economy,Guangdong is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uses monthly data to analyze several short-run facto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Guangdong’s export.The empirical methods include cointegration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A reasonabl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ecrease of imports,rising price of raw materials,declining in foreign demand,increasing labor costs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RMB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lowdown of Guangdong’s export. At last,some advices 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ur analysis.
Keywords:Economic shocks;Guangdong’s export;Cointegration analysis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