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应用数学中的乘、除法和连除法去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
2、在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和连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
3、在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和连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数学中的乘、除法和连除法解决问题时,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例1、学校有12盒水彩笔,每盒24支,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得水彩笔多少支?
(1)要求:认真读题,题中给了我们什么条件(学校有12盒水彩笔,每盒24支,平均分给3个班。),问题是什么?(每班分得水彩笔多少支?)
(2)根据题目中给的条件,这道题能不能直接一步就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不能),既然不能,那我们就要按照“先算……再算……”的顺序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巡视教室,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先算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方法二:先算每班分得几盒水彩笔。
算式:(支) 算式:(盒)
再算每班可以分得多少支水彩笔。 再算每班可以分得多少支水彩笔。
算式:(支) 算式: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小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途径是很多的,途径不同,方法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多思考。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选择组好的方法。
怎样写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答:每班分得水彩笔96支。
列综合算式的理由:因为乘法和除法都是同级运算,所以先算谁就把它写在最左边,按运算次序依次写算式,上面的算式中有乘,有除,是乘除法的综合应用。
小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选择分步写算式,也可以用综合算式来表达。
例2、4辆这样的车一次运32吨。一次运完200吨货物,需要派多少量这样的车?
(1)要求:认真读题,题中给了我们什么条件(4辆这样的车一次运32吨。一次运完200吨货物),问题是什么?(需要派多少量这样的车?)
(2)单独列式,并计算,说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先算每辆车一次运多少吨
算式:(吨)
再算一次运完200吨需要多少辆车
算式;(辆)
答:一次运完需派25辆车。
综合算式:
(辆)
答:一次运完需派25辆车。
小结:根据综合算式得出这是连除应用。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为什么要加括号?
这里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括号的添加是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顺序先后添加的,不是随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定要与解决问题的步骤一致,必要时可以添加小括号来解决问题。
应用练习:教科书61页练习十三第5题
一堆糖果,如果4颗装1袋,可装48袋。如果8颗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
方法一:先算一共有多少颗糖果。
(颗)
再算8颗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袋)
答:可以装24袋。
综合算式:
应用练习:12人正好乘3辆缆车,这个旅游团共有104人,需要乘多少辆缆车?
解:先算每辆缆车能装多少人。
再算104人乘车需要多少辆缆车。
答:需要乘26辆缆车。
综合算式:
答:需要乘26辆缆车。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乘除法和连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发现思考的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一样,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法,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