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38:36
文档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表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节教学内容识字3计划学时2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学情分析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2.认识“神、州”等生字。会写“夕、与”等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重点难点1.正
推荐度:
导读教学设计表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节教学内容识字3计划学时2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学情分析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2.认识“神、州”等生字。会写“夕、与”等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重点难点1.正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识  字  3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

学情分析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2.认识“神、州”等生字。会写“夕、与”等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重点难点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其中要求会写的字。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你对我们的祖国有什么了解吗?(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采用了“三字经”的形式,在我们的面前描绘了一幅祖国的美丽图画。

二 初读三字经

1.自由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集体识记。

2.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并在课文中找一找。

3.初识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

  神 州 川 涌 岛 隔 峡 与 陆 民 族

4.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

5.同桌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三 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生接读。

2.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

(1)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①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老师讲解“华夏”名称的由来。)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③你喜爱美丽的祖国吗?读出你的感情来。指名读,齐读。

(2)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①出示这几个地方的图片,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谁愿意做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地方?(任选一处介绍。)

③看到这壮丽的景象,你想说什么?(祖国太伟大了!)指名读。

(3)第三句:岛,隔海峡,与,是一家。

①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指哪儿是岛。

②为什么说和是一家?(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那里生活着和我们血脉相通的中国同胞。)

(4)第四句: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①“各民族”指的是哪些民族?你是什么民族的?

②看“读读认认”。这些小朋友都是哪个民族的?读一读。

③我们的祖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请你去查找资料,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④指导朗读。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富饶。

3.齐读全文。说说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 总结

是啊,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人民多么勤劳,让我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

第   二   课   时

一 导入

1.读课文。

2.说说自己找到的资料,小组间互相交流。

二 指导书写生字

1.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写—与 眠—民 旅—族

2.观察发现。

(1)相似的字:川、州。

(2)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指导。

  (1)夕:撇不宜过长。

(2)川:撇要写成“竖撇”,中间的竖应稍短,右边的竖要长。

(3)民:字形是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4.仿写。

三 朗读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9、欢庆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本课写了十三亿人对国庆这个节日的欢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认识“庆、献”等生字。会写“亿、洁”等字。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 识字、写 字、学习 诗 歌 的方法, 养成良 好的习 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 诗 歌 的 喜爱之情,加 深对祖 国 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喜欢诗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文题目

1.交流信息。

(1)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吗?(十月一日。)这一天我们叫它什么节?(国庆节。)

(2)在课前我们都收集了国庆节的资料,你愿意讲给大家听听吗?(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盛典。)

2.感受、理解“欢庆”。

(1)同桌互说,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欢度国庆的。

(2)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播放录像。)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国庆节的小诗——《欢庆》。

出示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4.扩词训练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师生交流。

2.再读课文,读通顺。

(1)学生自由练读,同桌轮读,互相评价。

(2)学生挑战,竞赛读。(老师注意正音,指导读通、读顺课文。)

(3)老师范读。

三 精读课文,练习说句子

1.质疑、释疑。

(1)自学课文,勾画疑难问题。

(2)在小组中质疑,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小组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质疑。

(4)释疑小结。

2.朗读训练,体会感情。

(1)小组接读。

(2)重点指导朗读第一、二行。

师生交流读,教给学生朗读“小秘诀”:读书的时候,眼中有物,心中有情,你就能读出味道。

(3)学生体会读。

3.迁移仿说。

(1)结合你们收集的图画进行仿说。

老师示范: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说一句“天安门换上美丽的新装”。你能给你的图片像课文一样配上一两句诗吗?

(2)和同桌说一说。

(3)指名说。

(4)品读后四行。

一起读这首诗的后四行,要把骄傲、自豪和对祖国妈妈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4.回归整体,品读全诗。(配乐朗读。)

四 诗朗诵表演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然后自告奋勇登台表演。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录像,边看边背诵课文。

二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接龙读,领读,齐读。

2.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认真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1)“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2)“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3)“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4.指导书写。

  (1)“亿”字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2)“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3)“庆”字的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4)“旗”字的笔画多,注意书写顺序。

三 读读写写

1.组词练习。

洁  庆  曲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金黄)的果实  (火红)的旗帜  (洁白)的鸽子

(欢乐)的乐曲  (美好)的日子  (快乐)的节日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10   北京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本课写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我们应该热爱北京。

学情分析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央、瓦”等生字。会写“央、交”等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 部分,感受北京 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图学文,使学生知道 首 都北京是一座美 丽的 城市,激发学生热 爱首 都北京 的情 感。

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 看图片导入

1.展示图片,并说出这是什么地方。

2.板书课文题目。我们一起走近北京,去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

3.投影出示天安门图和立交桥图。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5个自然段。)

(2)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并快速记忆生字。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先讨论后发言。

(1)央: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2)交: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点。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找出与课文插图相对应的段落。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强调“美丽”一词,读重音,齐读。

北京如何美丽呢?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什么?

小结:北京真美呀!要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去体会。下节课,我们就走近雄伟的天安门、立交桥,去领略那里的风采。

第二课时

一 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

2.你都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 指导学习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

2.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请你读读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景物?课文中哪一自然段介绍到它?

3.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课文。

(学生讲哪一部分就教哪一部分,通过投影图片、录像,直观理解这些景点和词语,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来看图介绍。)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段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老师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景物的位置。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方位的词,画上“”。(、前面、中间。)

(2)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段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你为什么喜欢这段?(柏油马路,立交桥,道路两旁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让我们感到北京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比较句子

哪句话写得好?(第二句。)读出来。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你最喜欢哪儿?(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高楼大厦。)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上的名胜古迹。

4.北京多美呀!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段中的“真”和两个“!”告诉你什么?你怎样读这个自然段?

5.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6.齐读课文。

三 总结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北京的美?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从天安门、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和街道等几方面介绍了北京的美。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般的城市,所以我们热爱北京。)

2.你还知道哪些城市也这么美,介绍给大家。

四.读读写写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练习:比一比,说一说哪句好,并试着写一组这样的句子。

北京有许多柏油马路。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11    我们成功了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本课写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乐同庆。从而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讯、传”等生字。会写“申、匹”等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 尊 心和 自豪 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北京申奥成功 的 重大意义,从而理 解 课文中人们 的 激动心情 和 自豪感。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

2.理解北京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 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做什么事情成功了,成功以后的感觉如何,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刚才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千甚至在几万人面前的成功。

二 创设情境

1.看图,你们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时见到过。)

老师讲:这幅图是2001年7月13日夜晚的情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们一起看课文《我们成功了》。(齐读课文题目,读出成功时激动的心情。)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标出自然段。(4个自然段。)

(2)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识字。

3.出示词语卡片。

  申办 奥林匹克 相互 拥抱 欢乐的海洋 高高飘扬 北京

4.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三 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你对奥运会的了解有多少?说说你查到的资料。

老师讲:在1993年,北京就申办过奥运会,但却以两票之差失败了,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让我们一起再一次重温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表现当时情景的录像,亲自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没有事先约定却做了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学生甲:因为每个人听到这个喜讯后都特别激动。

学生乙:因为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都想去庆祝一下。

  所以说此时的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再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想想此时的北京是什么样的?

人们都在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你都看到了什么?读一读句子。

看到这儿,你想干什么?(加入庆祝的人群,一齐去欢呼,去跳跃。)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小结:请你去了解、收集北京的变化。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和同学,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把你看到的变化拍下来,带给大家看看,好吗?

四 朗读全文

总结: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成功了!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二 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识字的方法。

(2)互相检查读音。

2.引导学生利用旧字认识新字。

  专—传 军—挥 萝—锣 陆—击 用—拥 包—抱 目—泪 杨—扬 羊—洋 目—相

3.写字指导。

(1)“京”的上横和“互”的下横都是长横。  (2)“申、洋”这两个字的竖为主笔。

(3)“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

4.认真书写生字。

5.口头组词。

三 练习朗读

自由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

四.板书设计 

11 我们成功了  

天安门        中华世纪坛

几十万群众      人如海

欢呼         歌如潮

北京

欢乐的海洋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二(2)班

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12   看雪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本课写了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特点及雪景的美丽壮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省、店”等生字。会写“讲、打”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 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 孩子们 对雪、对北京的向 往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盼望  回归、实现祖 国 统一的愿望。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雪吗?在哪儿看过?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可以谈谈我国南北气候特点、雪景、孩子们的游戏。)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省去听听一位老师给大家介绍的内容。

2.揭题,板书课文题目:看雪。齐读课文题目。

3.根据题目质疑。(谁?在哪儿看?看到的雪景怎么样?)

二 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 识记生字

1.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识记生字的方法。

(1)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2)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3)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2.借助偏旁识记。

  (1)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

(2)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 巩固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接龙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惊奇的‘惊’?”答:“不是惊奇的‘惊’!”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读对五个以上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五 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六 指导生字的书写

1.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2.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二 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第一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在很难看到雪。)

板书:省

2.既然很难看到雪,题目还说看雪,的孩子们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大家齐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1)指导看图,领会“橱窗”的意思,注意图中的地点是在大街上。

(2)讨论填空:

  在这一自然段中看雪的人是(  ),时间是(  ),地点是在(  ),看到的是(  )做成的雪景。

过渡:那么,是谁在哪儿看到了真正的雪景呢?

3.默读三至九自然段,回答。(老师小时候在她的故乡北京看过雪,玩过雪。)

(1)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指导读孩子和老师的对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北京、的位置,老师,介绍南北气候特点及两地之间的距离。

(3)和北京的距离远吗?理解老师的话“不算太远”。(因为北京和都属于祖国的一部分。北京就在老师的心中。)

(4)看雪景录像,老师范读第九自然段。

①说说看到了什么。(白雪,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

②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③指导用喜爱、赞美的感情读第九自然段,读出快乐的语调。

④出示课后练习,连线。

4.北京的雪景太美了,在的许多小朋友都想快点儿到北京去看一看,课文中哪一自然段讲到这一点?(第十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有感情地读。

(2)自由读第十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①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②汇报读懂了什么。

③理解“盼着”一词,说说自己平时“盼着”什么,文中为什么用“盼着”,进行祖国统一教育、爱国教育。

④“那里的小朋友”指哪里的小朋友?

⑤读老师的话,指导读出“深情”。

你能以小朋友的口气来说这句话吗?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读问句,其他学生读老师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桌练读,指名读。

6.思考:文章结束时老师和孩子在想什么?

三  板书设计

12看雪

省                       北京

很难看到雪                   洁白的雪花

洁白的棉花                   堆雪人,打雪仗

(盼望统一 早日看雪)

教学设计表

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   节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

计划学时2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学生具备简单的识字方法,但没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2、 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认识近义词。依照例句说句子,使学生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句式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 读训 练,使学生扩大阅 读量,积累语言, ,受到 思 想 品德和情 感 的熏 陶感染。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特点。

2.教给学生说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媒体应用教学幻灯片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集体备课或电子教案
第  一  课  时

一 我的发现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每组里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生对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再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5.给生字找朋友:口头组词。

6.同桌之间互说反义词,看谁知道得多。

二 日积月累

1.我会选。

(1)读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

(2)出示“中心、”,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词语意思相近。)

(3)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语,我们叫它近义词。

(4)你能找到其他词的近义词吗?(生举例)

  著名—有名  特别—非常  漂亮—美丽

 2.读读说说。

(1)读读第一句话。你看到的花坛是什么样儿的?看到美丽的花坛,你有什么想法?怎么读这句话?指名读。

(2)仿照第一句话说第二句。

(3)填空。

(4)读读你写的句子。

3.我会读。

(1)自己朗读,圈出不认识的字,全班交流。

(2)指名朗读,同桌互读,师生接读。

(3)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 口语交际

1.读题目要求,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

2.准备好风景名胜的资料。

3.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说说自己介绍的风景名胜是哪儿,选择风景名胜相同的学生结为一个“旅游团”。

(2)完成分组。

4.分组交流。

(1)小组同学商量选择交流的方式。

①“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②“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③“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内容。

(2)各组代表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

(3)其他小组可以自由提问。

(4)评选出“最佳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

二 展示台

1.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2.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课学习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文档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表基本信息上课时间授课班级累计节次总节教学内容识字3计划学时2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学情分析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感受祖国的伟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2.认识“神、州”等生字。会写“夕、与”等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重点难点1.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