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12:40:37
文档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09-1)3090204210徐甫一.前言有机农业作为持续农作系统的一种方式,创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近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成为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健康水平、依赖系统自生循环而生产无污染、健康食品的一种较彻底的替代农业。 中国的有机农业提法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但仅基于理论的探讨,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才逐步开展了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农耕实践一直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它成功地维系
推荐度:
导读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09-1)3090204210徐甫一.前言有机农业作为持续农作系统的一种方式,创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近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成为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健康水平、依赖系统自生循环而生产无污染、健康食品的一种较彻底的替代农业。 中国的有机农业提法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但仅基于理论的探讨,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才逐步开展了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农耕实践一直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它成功地维系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09-1) 3090204210  徐甫

一.前言

有机农业作为持续农作系统的一种方式,创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近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成为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健康水平、依赖系统自生循环而生产无污染、健康食品的一种较彻底的替代农业。 

中国的有机农业提法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但仅基于理论的探讨,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才逐步开展了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农耕实践一直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它成功地维系了数千年而肥力不减,并建立起了一整套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及管理模式,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不过没有进行深入的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的研究与总结。到目前为止,有机农业或有机食品在中国公众眼中还未被认识,有机就是传统,就是落后的理念仍在许多人认识中存在。

二.市场有机食品状况

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转基因等名词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生的头等大事。于是,打着无污染、纯天然标签的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目前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行业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估计还不足1%。的支持将为有机食品的发展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十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有机食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比重将达到或超过5%,但部分有机食品仍将依赖进口,特别是奶制品、葡萄酒、巧克力、燕麦、糖、水果等产品;中国将成为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大国,有机食品有望占到整个中国食品市场的1%-1.5%,国际有机食品市场对中国有机食品的需求将达到或超过5%。近年来,我国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到2006年底,中绿华夏认证的企业数已达到601家(含转换期),产品数27个,认证的面积共计2万公顷,产品实物总量211万吨。认证企业数、认证面积、产品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6%、50%、56%,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到2006年底,有机食品国内销售额达到56亿元,200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1.7亿元,国内有机食品的生产企业达到2300多家。

  2008年年底,中绿华夏认证的企业数已达到8家,截至2009年10月,通过认证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认证企业数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这无疑给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中国有机食品发展潜力 

     中国有机食品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望成为一个新型的食品支柱产业。 

1. 市场份额 

  有机食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现有的认证有机产品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的。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需求趋势看,有机食品在今后十年时间有望达到10-15%的份额,因此从总量上将有较大的提高。另外从品种需求看,有机茶、小麦、奶制品、油料、土豆、调味品等都有着较大的市场前景。 

据1997年统计,国内绿色食品企业总产值已达393.1亿元,年销售额达240亿元,截止1997年底,全国共有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已达120万公顷(中国食品报,1999a)。据国外人士预测,绿色食品类全球销售额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中国食品报,1999b)。 

按此发展速度,国内绿色食品在未来10年内也有望达到2-3%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绿色食品中的AA级产品将相应增加,有机食品的国内消费也将开始。 

2.资源优势 

  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如中国的豆类、野生及人工培育蘑菇、茶叶、中草药、经济树种、核果类、新鲜蔬菜等都有众多的品种资源,中国的许多地方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这些生物资源往往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和保健作用,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地区优势 

  中国区域经济中有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其中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9个省区,这些地区是中国经济不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也是中国贫困地区最为集中的地带,其中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又是两个最贫困的区域,云贵高原的贫困人员主要分布在深山区、大山区、高寒区、石山区、少数民族区,黄土高原的贫困人口则集中在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旱涝成灾、地方病严重的地区。 在这些贫困地区由于土地、气候条件不适,人口吃粮都成问题,但有着独特的地方资源优势。如黄土高原的水果生产、陕南的木耳生产、甘肃中西部的马铃薯豆类、河北承德的肉牛养殖,都成为极具开发有机食品的高价值的地方资源。这部分地区尽管人口少,但土地面积大,国土面积占到全国版图的一半还多,因此如何结合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在这些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件一举多得的重大事业。 

4.技术优势 

经过二十余年的工作,中国农业研究无论在生态环境治理,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还是产品产后加工贮藏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贮备,如地方特色品种(豆类、特菜的选育)、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Bt及植物类农药),生物肥料快速堆腐及生产、节水技术、就地保险等,一些新技术不断产生和推动,这些为有机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另外许多地方资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传统生产及管理技术和经验,如蘑菇栽培,混农林业、林草结合、旱地耕作等。通过结合现代科技技术与传统经验,就可以保证有机食品的质量与风味。 

文档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

在中国发展有机食品的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09-1)3090204210徐甫一.前言有机农业作为持续农作系统的一种方式,创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在近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为迅速,成为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健康水平、依赖系统自生循环而生产无污染、健康食品的一种较彻底的替代农业。 中国的有机农业提法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但仅基于理论的探讨,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才逐步开展了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产品的出口。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农耕实践一直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系统,它成功地维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