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门西北角花园为例
摘要:通过资源调查和资料查阅,以高校东门西北角花园为研究对象,统计出高校东门西北角花园园林植物计26科40属49种。其中乔木21种,灌木21种,藤本2种,地被5种。其观赏群落复杂多样,依据调查分析现有的植物配置是否合理,通过分析来探寻提出优化配置的园林应用建议。
关键词:园林植物;资源调查;园林应用
校园绿化建设不仅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休憩和人居环境,而且高雅文明的校园绿化及园林景观有利于改善校园部分小气候,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因素,更是相关专业教学与实习的重要基地[1]。校园植物为学生识别和观察植物提供素材,同时能让非专业学生了解植物并保护植物,爱护校园环境[2]。为了解校园现有的园林植物现状,对高校东门西北角花园的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再于探清园林植物种类、观赏价值等,为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利用提供研究和应用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地概括
郑州简称郑,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原腹地,九州之中,华北平原南部,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东经112°42'-114°13',北纬34°16'-34°58',气候属暖温带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7月最热,平均27.3℃;1月最冷,平均0.2℃ ;年平均降雨量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调查地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为黄棕土。
1.2调查对象和方法
该研究区域位于河南省校园,东门四个花园中的西北角花园。采用普查法,实地观察并详细记录花园内各植物的生长情况、种类及数量等。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东门的西北角花园植物现有近49种,基本都为常用园林植物。从植物形态来看,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的运用比例也不同。其中乔木、灌木占比例较大,藤本所占比重最小(表1)。
表1植物生长型统计
Table1 Statistics of the growth of plants
项目
Project | 种类 Species | 比例 Proportion |
乔木trees | 21 | 42.9% |
灌木 shrubs | 21 | 42.9% |
藤本植物Liane | 2 | 4% |
地被植物Cover herb | 5 | 10.2% |
2.1.1乔木的统计
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乔木树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得出,乔木共21种,占所调查植物数量的42.9%。园中的乔木种类如表2所示。
表 2 高校西北角花园乔木类植物
种名
Specific name | 拉丁名 Scientific name | 数量/株 Quantity | 生长状况 Growth conditions |
桃 | Amygdalus persica L | 7 | 有病虫现象 |
银杏 | Ginkgo biloba L | 7 | 良好 |
雪松 | Cedrus deodara (Roxb.) G | 3 | 良好 |
白玉兰 | Magnolia denudata | 5 | 良好 |
紫叶碧桃 | Amygdalus persica f. atropurpurea | 2 | 良好 |
紫玉兰 | Magnolia liliflora Desr | 3 | 良好 |
龙爪槐 | Sophora japonica Linn. var. japonica f. pendula Hort | 3 | 良好 |
杏树 | Armeniaca vulgaris Lam | 2 | 良好 |
樟树 |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 1 | 长势差,生长缓慢 |
合欢 |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 2 | 长势差,有病虫害现象 |
石榴 | Punica granatum L | 4 | 良好 |
毛白杨 | 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 | 6 | 良好 |
石楠 | 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 1 | 良好 |
二球悬铃木 |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 2 | 良好 |
黄荆 | Vitex negundo Linn | 1 | 良好 |
棕榈 |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 6 | 良好 |
红叶李 | 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 atropurpurea (Jacq.) Rehd | 8 | 良好 |
白皮松 | 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 1 | 良好 |
女贞 | Ligustrum lucidum Ait | 4 | 良好 |
小蜡 | Ligustrum sinense Lour | 3 | 良好 |
栾树 |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 5 | 良好 |
以上乔木种类隶属13科,18属。其中蔷薇科比重最大,出现4种,松科、木犀科、豆科、木兰科其次为2种,大部分长势良好个别长势差,有轻微的病虫害现象。
2.1.2灌木的统计
灌木共21种,占所调查植物数量的42.9%。园中的灌木种类如表3所示。
Table 3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rth-west garden shrub plants
表 3 高校西北角花园灌木类植物
种名
Specific name | 拉丁名 Scientific name | 数量/株 Quantity | 生长状况 Growth conditions |
大叶黄杨 | Euonymus japonicus L | 56 | 良好 |
迎春 | Jasminum nudiflorum | 4 | 良好 |
海桐 | Pittosporum tobira | 6 | 良好 |
南天竹 | Nandina domestica | 19 | 良好 |
金钟 | 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 | 5 | 良好 |
榆叶梅 | Amygdalus triloba (Lindl.) Ricker | 3 | 良好 |
海仙花 | Primula poissonii Franch | 3 | 良好 |
锦熟黄杨 | Buxus sempervirens L | 6 | 良好 |
湖北海棠 | 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 9 | 良好 |
丁香 | Syringa Linn | 若干 | 良好 |
椤木石楠 | Photinia davidsoniae Rehd. et Wils | 2 | 良好 |
贴梗海棠 | 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 | 8 | 良好 |
紫薇 | Lagerstroemia indica L | 3 | 良好 |
桂花 | Osmanthus fragrans | 15 | 良好 |
日本小檗 | Berberis thunbergii DC | 若干 | 良好 |
牡丹 | Paeonia suffruticosa | 若干 | 良好 |
蔷薇 | Rosa L. | 8 | 良好 |
月季 | R. chinensis | 55 | 部分长势不佳 |
芍药 |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若干 | 良好 |
荆条 | Verbenaceae | 17 | 欠修剪 |
木槿 | Hibiscus syriacus Linn | 32 | 长势不佳,修剪过多 |
2.1.3藤本的统计
藤本植物的数量较为稀少,调查发现2种藤本植物,占所调查植物种类的4%,它们是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藤本种类如表4所示。
表 4 高校西北角花园藤本类植物
Table 4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rth-west garden Lianas plants
名称
Name | 拉丁文 Scientific name | 生长状况 Growth conditions |
凌霄 | 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 | 良好 |
紫藤 | 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 良好 |
2.1.4地被的统计
地被植物共有5种,占调查植物种类的10.2%,地被植物有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酢酱草(Oxalis corniculata Linn)、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园中的地被植物种类如表5所示。
表 5 高校西北角花园地被植物
Table 5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rth-west garden Cover plants
名称
Name | 拉丁文 Scientific name | 生长状况 Growth conditions |
高羊茅 | Festuca elata Keng ex E. | 良好 |
黑麦草 | Lolium perenne L | 良好 |
葱兰 | Zephyranthes candida | 良好 |
酢酱草 | Oxalis corniculata Linn | 良好 |
麦冬 | Ophiopogon japonicus | 良好 |
通过对高校西北角花园的调查和资料分析,鉴定出现的植物种类有49种。其中乔木、灌木出现比重最大,均为42.9%,藤本为4%,地被为10.2%。隶属蔷薇科、银杏科、松科、木兰科、樟科、豆科、石榴科、杨柳科、悬铃木科、马鞭草科、无患子科、棕榈科、木犀科、卫矛科、海桐花科、小檗科、报春花科、黄杨科、千屈菜科、芍药科、锦葵科、紫薇科、禾本科、石蒜科、酢浆草科、百合科。通过对以上种类数量以及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优势科为蔷薇科、木犀科、松科、豆科。
通过对西北角花园的景观分析,发现此区域内植物群落的层次为三层。乔木—灌木-地被。基本采用自然式设计,营造了简洁、流畅的景观效果。大多为常绿植物,但是植物季相变化少,缺少景观变化性。生长状况方面,大部分植物生长良好,少数植物有病虫害现象,另有一部分植物由于被大乔木遮挡或由于其他原因缺乏日照,因而长势差,生长缓慢甚至濒临枯死,还有部分处于未修剪状态,管理较少,从而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
3.讨论
3.1存在问题
(1)园林植物多样性较低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绿化中的表现形式,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3]。而通过对高校西北角花园植物种类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所用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较低,具体表现为植物品种较为单一,引进新优植物植物和种类数量少。
(2)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
乔、灌、草和花卉相结合的群落结构,不仅会增加城市绿量,而且还能提升了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4]。高校西北角花园的园林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未能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不明显,致使整体景观效果显得平淡无趣。绿篱植物的应用都以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大叶黄杨为主,面积较大,缺乏艺术性的配置,造型简单,表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不仅降低了景观的可观赏性,而且也降低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3)园林植物管理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花园中植物造型单一,并且看到一些长势不好的植物、缺乏修剪的植物形态等影响园林景观效果的现象。花园中的球类灌木造型简单,经年不变,应该加强对园林工人造型技术的培训,修剪出变化多样的造型。同时花园中可以将适宜造型的小乔木修剪出优美的冠型,提高园林整体景观质量。
(4)设计理念陈旧
高校西北角花园设计的理念有些陈旧,从整体就能看出设计的时间距现代较久。其中的植物配置没有充分注重各植物的生态要求,在配置上也没有特别注重生态最大化要求,很多植物配置简单且层次太少。
3.2建议
3.2.1做好绿化管理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动校园绿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满足师生对户外生活空间的追求,实现校园绿化的可持续发展[5]。因此校园绿地一定要加强绿化管理,对现有树种要做到有效防治病虫害,对出现的枯枝要做到及时的修建[6]。保持绿化土壤的清洁,加强对需要特别养护的树种的后期管理。做好爱绿、护绿的宣传工作,提升学生素质,减少对花园植物的伤害和毁坏。
3.2.2加强园林植物的引种工作
加大对新优植物的引种,丰富校园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内容。增加园林植物中草花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使植物群落向多层次、立体化方向发展[7]。最大限度的增加绿量,运用艺术性的手法营造出自然的植物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整个花园景观格调自然协调。
3.2.3改变设计理念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8]。在植物配置上,一方面要考虑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王彦华, 王立君, 闰世杰. 生态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8): 292-293.
[2] 张天麟. 《 园林树木 1200 种》[M]. 中国园林, 2005, 21(7): 80-80.
[3] 夏欣, 杨琴军, 徐永荣. 高校生态校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对策[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6(1): 107-111.
[4] 安利波, 王展. 大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探讨[J]. 绿色科技, 2011 (7): 44-45.
[5] 毛美余, 蔡鲁祥.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5416-5419.
[6] 杨潇怡, 张力, 冯岳东, 等. 彩叶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的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 17(2): 138-141.
[7] 付璐, 沈守云.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66-67.
[8] 俞孔坚, 李迪华, 段铁武.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J]. 生物多样性, 1998, 6(3): 205-212.